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关键问题分析
地下水不仅是工业、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而且也是关键的水资源组成部分。
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地下水环境评价的力度,才能在有效防止地下水环境污染的基础上,促进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标签: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地下水在建设中的意义
储存在岩石和土壤空隙中的水称为地下水。
由于岩层的过滤和地表岩土的保护作用,地下水在水质和卫生条件方面都较地表水优越,因此地下水是工农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供水水源。
尤其是华北、西北相对干旱的地区,地表水相对稀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就颇为重要。
此外,地下水是一种天然的矿产资源;地下矿水还具有医疗价值,地下热水也是一项重要能源,观测地下水还可以预报地震,分析地下水还可作为找矿的标志。
因此,地下水在发展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但地下水同时又具有潜蚀作用,是造成岩溶、塌陷、管涌、滑坡等特殊地貌或灾害的主要营力,也会危及地下工程和建筑物的安全。
因此在开发利用地下水时不能不对其有害因素予以密切关注和了解,进行有效的防治,还要防止地下水的污染。
研究地下水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防止污染和破坏。
如果地下水被污染和破坏就很难治理和恢复,有的甚至不能再恢复,因此要十分重视保护地下水资源。
2地下水环境影响的各种因素
2.1建设工程的大范围开采
由于人们长时间使用和开采地下水,所以水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由于人为的作用以及边界条件改变,使其他层面的水会流入含水层,一部分浸入含水层的水质量比较差,对地下水水质产生一定影响。
在引水工程中,过滤网要是长时间使用就会生锈,而且引水工程输水管里面会析出一定的化学物质,会给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不仅如此,含水层水动力要是发生变化,地下水溶解物质化学平衡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水质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产生全新的水化学环境,而且在含水层产生全新的物理化学反应。
一些含有金属矿氧化物也会进入水中,在降落漏斗部分,氧化效果会提升,借助硫化物的氧化会将金属转化成易溶状态,迁移能力也会显著提升,进而流入含水层,地下水可溶性固体的高度也会显著提升。
2.2农业活动
2.2.1农业活动致使产生地下水污染问题
主要的体现就是地下水和一些废弃物溶混进而使地下水水质降低。
其中就是
因为大范围的使用农药,大面积的进行施肥进而产生污染的情况。
肥料里面存在氮元素会使地下水会产生硝酸盐问题,这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如今我国使用比较广泛的农药是杀菌剂和除草剂等,这些农药里面包括有机磷、有机氯以及硝基,长时间处于环境中,就比较容易产生环境污染情况。
对于有关部门来说需要明确以及检验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的数量和恶化情况,确保能够正确地处理污染物。
2.2.2农业灌溉与地下水动态平衡的关系
灌溉能够增加渗透补给,使大规模潜水补给条件产生改变,而且也使低洼地区蒸发量增加。
一些排泄条件优良的区域会加大下伏含水层水头变化幅度,而无排水条件的区域主要通过蒸发排出,对于排水条件较差的区域会造成水位上升,进而产生水化学动态变化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
以上种种情况均取决于灌溉工程条件或当地水文地质条件。
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内容
3.1确定地下水质的评价范围
基于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评价,可通过对地下水质评价范围的确定,了解其影响情况。
具体表现为:(1)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行业技术规范要求的考虑,确定有效的地下水质评价范围。
在此期间,若其评价等级高,则有利于扩大地下水质影响评价范围,得到客观、准确的评价结果,促使地下水质改善方面的工作开展更具针对性,实现对地下水质的科学评价。
(2)当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确定好水质方面的评价范围后,需要评价人员在专业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的支持下,有效开展地下水质影响方面的评价工作,并通过对其评价范围内地质条件、污染源补给状况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对地下水质影响进行有效评价,丰富地下水环境影响方面的评价内容。
3.2明确地下水环境的调查范围
在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中,为了得到有效的评价成果,则需要在实践中明确地下水环境的调查范围。
在此期间,需要做到:(1)在既有的资料、专业理论知识的配合作用下,结合地下水环境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划分好预测评价区、分区域调查区及重点勘查区,使得地下水环境调查范围更加明确,为相应的影响评价工作开展提供支持;(2)在明确地下水环境调查范围的过程中,也需要评价人员通过对调查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系统运行状况、径流和排泄条件等方面的考虑,确定最佳的地下水环境调查范围,使得其影响评价工作开展更加高效,实现对地下水污染问题的有效应对。
同时,基于对地下水环境调查范围的明确,需要作业人员对调查区域内水文地质勘查精度是否良好加以考虑,绘制好相应的地质图,并对其图幅范围进行合理调整,确保地下水环境调查状况良好性,逐渐提高其影响评价工作效率与质量。
3.3地下水位监测以及人员素质
工作人员在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时,必须对以下几方面的关键点予以充分的重视。
(1)地下水位监测的有效性。
假如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出现了地下水位检测方法运用不当的问题,那么就会对最终的监测评价结果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2)评价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
由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影响评价效果的重要因素。
所以,加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培训的力度,才能促进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准确性的稳步提升。
4结语
通过对影响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效果因素的分析后发现,工作人员必须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影响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效果的关键因素,才能在促进工作质量和效率稳步提升的基础上,为地下水資源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婷,王海荣,王宇.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若干关键问题的思考[J].化工设计通讯,2017,43(12):201-202.
[2]姚巧红.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2017,43(07):213-214.
[3]郁金国.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若干关键问题探讨[J].低碳世界,2017(0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