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数学下册26_1二次函数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26_1二次函数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第二十六章 二次函数
[本章知识要点]
1. 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2.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二次函数作为一种数学模型的意义,并了解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
3. 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能通过图象和关系式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
4. 会运用配方法确定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
5. 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组)的近似解.
6. 会通过对现实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能运用二次函数及其性质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26.1 二次函数
[本课知识要点] 通过具体问题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MM 及创新思维]
(1)正方形边长为a (cm ),它的面积s (cm 2)是多少?
(2)矩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如果将其长与宽都增加x 厘米,则面积增加y 平方厘米,试写出y 与x 的关系式.
请观察上面列出的两个式子,它们是不是函数?为什么?如果是函数,请你结合学习一次函数概念的经验,给它下个定义.
[实践与探索]
例1. m 取哪些值时,函数)1()(2
2+++-=m mx x m m y 是以x 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 分析 若函数)1()(22+++-=m mx x m m y 是二次函数,须满足的条件是:02≠-m m . 解 若函数)1()(22+++-=m mx x m m y 是二次函数,则
02≠-m m .
解得 0≠m ,且1≠m .
因此,当0≠m ,且1≠m 时,函数)1()(22+++-=m mx x m m y 是二次函数. 回顾与反思 形如c bx ax y ++=2的函数只有在0≠a 的条件下才是二次函数.
探索 若函数)1()(22+++-=m mx x m m y 是以x 为自变量的一次函数,则m 取哪些值? 例2.写出下列各函数关系,并判断它们是什么类型的函数. (1)写出正方体的表面积S (cm 2)与正方体棱长a (cm )之间的函数关系;
(2)写出圆的面积y (cm 2)与它的周长x (cm )之间的函数关系;
(3)某种储蓄的年利率是1.98%,存入10000元本金,若不计利息,求本息和y (元)与所存年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
(4)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和为26cm ,求菱形的面积S (cm 2)与一对角线长x (cm )之间的
函数关系.
解 (1)由题意,得 )0(62>=a a S ,其中S 是a 的二次函数;
(2)由题意,得 )0(42>=x x y π
,其中y 是x 的二次函数; (3)由题意,得 10000%98.110000⋅+=x y (x ≥0且是正整数),
其中y 是x 的一次函数;
(4)由题意,得 )260(132
1)26(212<<+-=-=x x x x x S ,其中S 是x 的二次函数. 例3.正方形铁片边长为15cm ,在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为x (cm )的小正方形,用余下的部分做成一个无盖的盒子.
(1)求盒子的表面积S (cm 2)与小正方形边长x (c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小正方形边长为3cm 时,求盒子的表面积.
解 (1))2
150(4225415222<<-=-=x x x S ; (2)当x=3cm 时,189342252=⨯-=S (cm 2).
[当堂课内练习]
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1)02=-x y
(2)2)1()2)(2(---+=x x x y (3)x
x y 12+= (4)322-+=x x y 2.当k 为何值时,函数1)1(2+-=+k k x
k y 为二次函数? 3.已知正方形的面积为)(2cm y ,周长为x (cm ).
(1)请写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2)判断y 是否为x 的二次函数.
[本课课外作业]
A 组
1. 已知函数72)3(--=m x
m y 是二次函数,求m 的值. 2. 已知二次函数2ax y =,当x=3时,y= -5,当x= -5时,求y 的值.
3. 已知一个圆柱的高为27,底面半径为x ,求圆柱的体积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若圆柱的
底面半径x 为3,求此时的y .
4. 用一根长为40 cm 的铁丝围成一个半径为r 的扇形,求扇形的面积y 与它的半径x 之间
的函数关系式.这个函数是二次函数吗?请写出半径r 的取值范围.
B 组
5.对于任意实数m ,下列函数一定是二次函数的是 ( )
A .22)1(x m y -=
B .22)1(x m y +=
C .22)1(x m y +=
D .2
2)1(x m y -=
6.下列函数关系中,可以看作二次函数c bx ax y ++=2(0≠a )模型的是 ( )
A.在一定的距离内汽车的行驶速度与行驶时间的关系
B.我国人口年自然增长率为1%,这样我国人口总数随年份的变化关系
C.竖直向上发射的信号弹,从发射到落回地面,信号弹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不计空气阻力)
D.圆的周长与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
[本课学习体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