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涵洞盖板方案

涵洞盖板方案

YK51+635涵洞盖板预制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施工图设计;
2、工程合同要求及施工规范;
3、合同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4、本合同段工程的投标书文件、补遗书、图纸审核答疑等;
5、合同文件;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8、我单位的技术实力、设备实力、管理水平、施工能力以及施工类似工程积累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二、编制原则
1、科学的安排施工顺序,根据现场结构物施工顺序安排,做到统筹安排。

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有节奏、均衡、连续的施工。

2、落实季节性施工措施,科学的安排施工项目,确保全年能连续施工。

3、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和施工图设计,严格遵照招标文件有关质量、工期、安全、环保、廉政等方面的要求,以科学合理,先进而又经济适用为原则,结合工程实际编制施工工艺技术措施。

4、以优良设备确保工程质量的原则,配备先进的施工技术设备,提高机械化、标准化施工作业水平。

5、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合理进行临时工程的施工布置,临时工程、临时设施布置尽量利用既有设施与道路,减少占地,保护水土,做到文明施工。

6、坚持专业化组织施工的原则,对桥涵工程的上部预制构件安排有丰富相关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承担施工。

7、预制与现场结构施工进度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各结构预制顺序。

二、工程概况
本涵洞位于盘龙村花椒冲,与路线垂直方向夹角为30度,涵洞斜长37米,断面尺寸4×4米,进水口为直八字,出水口与挡墙相交,除现浇的梯形板外,其余涵洞采用现场预制。

预制场地底板采用满堂钢管架加5×10方木上覆盖2厘米竹胶板顶面要求平整、顺直、光滑,平整度低于2毫米。

满堂架布置按已批复预应力现浇箱梁支架设计布设。

浇筑前按相应规范用沙袋进行预压。

边模采用定性钢模。

采取分段浇筑的方式,相邻两块盖板预制时错开,已预制成型的盖板和台帽端头作为下一模的边模。

用1厘米厚泡沫板隔断。

盖板与台身采用柔性连接,捆扎钢筋前在盖板与墙身见敷设油毛毡两层。

施工生产用水提取盘龙河水使用、生活用水采用自来水。

用电直接从隧道出口接出电力线路提供电力需求,并备用一台发电机组,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站提供。

三、主要施工器具
15KW发电机组1台;电焊机2台ZN50 型插入式振动器2台;钢模板3套,钢管架200米及配套扣件,竹胶板10块。

四、施工工序
施工准备→满堂加搭设并预压→钢筋制作及安装→安装盖板模板、验收→混凝土拌和、运输→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生→拆模→混凝土养生。

总负责人:邹昌亮,技术负责人:郭华忠,生产负责人:李志华,安全负责人:张迎华,钢筋工4人,架子工模板工4 人,起吊养生1人,电工1人,混凝土工2人
五、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
1 施工准备
1.1 施工布置:按预应力现浇箱梁支架设计的满堂架依托涵洞墙身在涵洞顶部搭设预制平台。

1.2 组织技术人员学习和理解设计图纸,对预制盖板的结构尺寸,钢筋规格尺寸,工程数量等进行复核。

1.3 对进场的各种原材料和钢筋焊接接头进行试验,并进行混凝土试配,优化配合比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预制与盖板混凝土同标号的保护层砂浆垫块。

1.4 盖板配模
2 施工工艺及方法
2.1 钢筋的加工:由钢筋加工厂集中加工制作。

主筋采用双面搭接焊连接方式,焊缝长度≥5d(d 为主筋直径),且在搭接区段内(搭接区段长度不小于35d 且不小于500mm),搭接接头的钢筋面积不超过钢筋总面积的50%,主筋和箍筋之间绑扎成型。

沿钢筋骨架的底端和外侧按保护层厚度安装垫块。

2.2 盖板模板的安装:模板准备就位后对模板接缝处用双面胶粘贴密实,将模板固定在底座两侧的钢筋支撑上,均匀涂刷脱模剂,模板安装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安装模板前先在地模上用墨线标出盖板尺寸线,并在模板内侧划出盖板设计尺寸线用以控制混凝土的浇注施工。

混凝土浇筑前应仔细核对预埋筋位置并用空压机清理模板内杂物。

2.3 混凝土的拌和:采用拌和站集中供应盖板用混凝土,混凝土水平运输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垂直运输用滑模装入模板内,应按要求留置混凝土试块,坍落度在搅拌站和施工地点均要进行检测,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2.4 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振捣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振捣混凝土时,振动器的移动间距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 倍,与侧模保持50-100mm 的距离;每一处振动完毕后要
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件。

2.5 混凝土的表面处理:盖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裸露面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

2.6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养护的目的是为硬化的混凝土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混凝土应该在浇筑完成后的12 小时内对混凝土加土工布洒水养护,洒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 天;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和拌和用水相同。

2.7 混凝土的脱模:在常温20℃至30℃之间时,24 小时候后开始脱侧模,脱模时防止碰触混凝土棱角及表面,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拆除底模。

2.9 资料的整理:准确及时的做好施工资料的整理工作。

六、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 质量保证措施
1.1 钢筋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钢筋堆置在离地面30cm 高的钢筋棚内。

钢筋焊缝必须符合要求,在进行钢筋安装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钢筋骨架不变形,不倾斜。

1.2 混凝土拌和用水经试验达到要求后方可使用,砂石料、水泥的相关指标均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有关规定。

1.3 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尺寸、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签认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设有专人观察模板的变形及是否漏浆,不符合要求时及时采取措施。

1.4 预制的砂浆垫块内预埋1.3mm 直径的退火软铁丝以便与钢筋绑扎牢固。

1.5 高温期混凝土施工时,对水泥、砂石料采取遮荫防晒措施,以降低骨料温度,可在砂石料堆上喷水降温,拌和用水采取冷却装置,尽量缩短混凝土的拌和及运输浇筑时间。

1.6 雨期混凝土施工时,对原材料采取防潮和遮雨设施,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 低于5℃,制定冬季浇筑混凝土及养生的施工方案,采用的施工方法和设备应保证混凝土在浇筑后的头七天表面温度不低于10℃。

2 安全保证措施
2.1 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抓生产必须抓安全,以安全促生产,并在现场设专职的安全员1名。

2.2 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并对电器设备设有防雨、防潮措施。

2.3 特殊工种应经岗前培训并获取上岗证,施工人员要进行岗前安全知识培训,确保安全施工。

2.4 设有专职安全检查员,对各设备的电路、机械系统定期检查,排除隐患。

施工人员一律戴安全帽及上岗证进入施工作业区。

2.5 严禁穿拖鞋、高跟鞋进入施工现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