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男女生对对碰一、活动目的:十一二岁的男生女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逐渐进入了“异性疏远期”,这是一个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过渡阶段。
如何帮助孩子们自然地度过这一“不自然”的交往期,使男生女生能了解彼此的共性和差异,用接纳、理解的态度去化解与异性交往中的矛盾和烦恼,用欣赏、学习的态度与异性和谐相处、感受友好相处的乐趣,是本课设计的主要意图。
二、教学目标:1.分析男女生交往过程距离拉大的原因,了解男生和女生各自的心理特点,让学生知道男女生存在着性别差异,因差异而产生矛盾。
2.面对男生、女生交往中的困惑,能够站在异性的角度彼此尊重和理解,尝试并学习如何与异性同学沟通。
3.正视心理差异,积极面对,学会和谐相处,共同营造愉快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如何与异性同学沟通,掌握男女生交往的恰当方式。
教学难点:男女生应当如何以恰当的方式正常交往。
四、教学对象:六年级学生五、教学方法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特点,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重点、突破点,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问答法”和“活动法”进行教学。
六、教学准备:教学幻灯片、情景剧、背景音乐七、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初步体验(5分钟)1.听口令做动作师:同学们紧张吗?老师有点紧张。
我们做个小游戏一起放松一下,好吗?游戏名字叫做“听口令,做动作”。
我们看一下游戏规则:同桌二人面对面;2.认真听好口令,并做出相应的动作3.分享你游戏中的感受。
好现在开始……同桌的你经常帮助我,请让我握握你的手吧,谢谢你!拍拍同桌的肩,给他点鼓励,继续加油!同桌的友谊多么美好,让我热情地拥抱你吧!师:(指着一对男生或者女生)老师发现你们在游戏中特别积极,说说你游戏中的感受好吗?生1:没感受;生2:很好玩——(玩的过程中很自然)师评价:从你们的拥抱中,老师看得出你们的友谊非常深厚,从你们的笑脸中,我明白你们的关系很亲密,是一对好朋友师:老师发现了这一组同桌(男女生),没有完成第三个口令,为什么没完成?生:不好意思师:害羞、不好意思说明我们男女生有了朦胧的感觉,我们即将步入青春期了。
2.换座位师:为了消除大家的尴尬、不好意思,今天的课堂王老师想做一点改变,每位同学自由选择座位。
换位之前,老是想采访几位同学,小姑娘,你想和男生坐还是女生做。
帅哥,你呢?看来女生都想和女生坐,男生想和男生坐坐,那么老师满足你们的要求,男生坐这一边,女生坐这一边。
下位过程中请同学们轻声、有序,我们比比赛看男生速度快还是女生先做好。
(换座位过程中:音乐:《斗牛》)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体验男女生交往的距离(二)唤起记忆、现场调查(5分钟)1.回忆儿时感受师:换好座位后,老师发现男生和女生的距离拉大了。
男生女生坐在一起就没有现在这么舒服(板书课题)这么坐,你们舒服吗?可是你们小时候男女生在一起可没有这么大的距离,你们还记得小时候的感觉吗?跟着下面的画面我们回到小时候,看看那时候,男女生是什么样。
课件展示,音乐《丢手绢》课件展示过程中,教师进行语言引导。
师:小时候的我们一起堆雪人,虽然天气很冷,但是我们心却热乎乎的。
幼儿园里我们一起包汤圆,我将白面偷偷抹到小女孩的脸上,瞬间她成了小花猫。
最高兴的是,夏天我们一起玩水,我们用脚将水泼到对方身上。
太有趣了!2.实话实说加深感受师:你们找到那个时候的感觉吗,伴着这种感觉,让我们再做个小游戏——实话实说。
男生们,小时候站路队和小姑娘拉过手吗?如果拉过手那么点点头;女孩们,小时候和男生一起玩过吗?如果玩过请你眨眨眼;小时候排座位,老师安排你和异性小朋友坐在一起,你介意吗?如果不介意,请你们微微笑?你们无声的回答已经将你心底最真实的想法展现出来。
师:小的时候,我们男孩女孩在一起有没有这么大的距离。
老师和你们也和你们一样,小时候愿意和男生玩,而且玩得很开心,很自然,但是到了十一二岁的时候,感觉有一些……有谁能说说我的感觉?生:不自然、别捏、不好意思师:对此,老师采访了一些老师和家长们,想听听他们的感受吗?(观看谈话视频)设计意图:通过小时候和现在的对比,突显男女生交往的距离和变化。
再通过实话实话环节让学生慢慢敞开心扉。
3.分析原因看来家长老师们和我都有同感,为什么小的时候我们男女生玩的很自然,但是到了现在我们却很不自然,你知道原因吗?(学生交流)生:我们长大了……图片展示师:是啊,男生女生长大了分不清男女的龙凤胎,由于年龄的增长,性别特征越来越明晰,原来的小男孩长成了帅小伙,原来的小姑娘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小美女。
男女性别意识越来越强;兴趣爱好和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种不自然的感觉是很自然的成长阶段,老师和你们的家长都经历了。
听听现在的他们对于这时期的男女生交往又有哪些想法?家长谈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性思考男女生距离拉大的原因,引导学生对心理变化的研究。
(三)现实思考(10分钟)1.男女生的矛盾师:在大人们看来11、12岁的你们,男生和女生交往犹如一曲动听的歌,时而欢快、时而悠扬,但有的时候,男女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很容易使这首歌变了调,走了音。
在生活和学习中,你们交往的歌和谐吗?有人摇摇头,看来在男女生交往中你们遇到很多矛盾和冲突是吗?那位同学能举个例子说说?预设一:生谈感受预设二:老师对你们的想法进行了整理,看看调查中的男生女生说些什么?(四)男生女生的矛盾冲突1、袒露心扉,真诚交流师:老师做过一个调查,你看看你是否有同感!或者老师将你们的想法进行总结。
男生1:女生很小气,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
男生2:女生很凶,对我们大呼小叫。
师:男生们,你是否有同感?生:是。
师:能举个例子,说说你的感受吗?生进行交流生活例子。
师:女生好像有话说,我们先看看调查中的女生怎么说的。
女生:男生很烦,总捣乱,无缘无故惹我们。
女生:自以为是,好逞强,爱吹牛。
师:女生是否有同感,能举例说说你的感受吗吗?2、探究真相,分析原因师:面对异性这样的指责,男生女生们,你们接受吗?生摇头。
师:很多同学都摇了头,那么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请把你的想法或者你的解释说给对方听好吗?我们先在心里认真想一想。
小组之间分享,整理你们的想法和语言。
3、心灵交流师:男生女生看过来,我想无论是生活和学习,男生在和女生交往过程中都遇到了很多尴尬和困惑,女生在与男生的交往中对于男生的行为都感到不理解,或者有点生气。
男生们,你想跟对方解释什么呢?女生们你想跟男生说明什么?今天我们敞开心扉,一起听听对方的心里话。
学生交流。
男生:我们不是故意捣乱,只是要和你们玩。
男生:我们只是逗逗女生女生:我们不是故意发脾气。
师:你们的初衷都是善意的,可是你们忽略了此时男女生的心理特点,增加了男女生交往的矛盾。
此时的男女生的心理特点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我们一起看看:此时的男生很想表现,有表现欲;男生交往能力强,希望和女生交往、交流。
而此时的女生女生:好静,发育早,心理比较敏感。
正是这种心理特点的不同,导致我们在交往中遇到了很多矛盾。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自己生活入手,感受男女生的矛盾,敞开心扉,倾听对方心声,了解矛盾产生的原因。
(四)正确的交往方式(17分钟)1.从生活事例中,探究正确的交往方式。
师:男女生心理特点不一样,在交往中往往引发一些冲突和矛盾,让我们交往的歌不再那么协调美妙了,这不小红就有个困惑的事情:(学生短剧表演)师:你能帮这个小红解除疑惑吗?女生:在他朋友面前,让他丢面子。
师:男生如果你是小明,你会生气吗?为什么?师:会,不像男子汉师:如果是同性提醒,你还会生气吗?生:不会生气。
师:女生,如果你是那个女生,你会在什么场合,什么方式提醒呢?生:在没有人的时候,偷偷提醒。
师:小明,这样的提醒您接受吗?男生:接受。
师:我们学会了站在异性的角度,理解对方的心理特点。
这就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这样在交往中,我们会避免很多冲突。
(板书:尊重、理解)师:不仅女生有这样的困惑,男生也有这样的烦恼。
场合二:(男生对女生说:你变胖了)小健这样说好不好?男生:不好,伤自尊男生:不好,当着她朋友的面子,让女生很丢人。
师:女生,如果你是小丽,听到这样的话,你会觉得……师:是啊,女生都非常在意体重身材,老师也是,男生的话让敏感的女生很生气.男生们,你站在那个男生角度来说,你是故意这么说的吗?但是这句话我们该如何说?生:是不是零食很多,少吃点垃圾食品。
师:从大家的发言和纠结的表情中,我知道了,你们都想把话说得委婉一些,你们充分尊重了对方的自尊,的确,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能促使我们男女生交往更加和谐。
2.回归生活,谈感受师:在与异性的交往中,互相理解,互相尊重,能减少矛盾和冲突,那么以后在交往中,你该如何做,才能使我们男女生关系更加和谐。
写在我们的贴纸上。
交流并贴在黑板上。
(交流过程中:音乐《秋日私语》)3. 青春期的预设引导师:从大家的语言中,老师看得出你们对男女生交往方式都有了自己的看法。
可是有个男生在和女生交往中,遇到了这样困惑:我是小亮,我的同桌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我喜欢向她学习,经常向她请教问题,每天一起玩,一起上学。
可是,有些同学总说一些闲言闲语,我同桌慢慢疏远我了,也不再帮我了。
你觉得小亮可以和女生交往吗?生:可以。
师:没有花还是春天吗,没有爱还是世界吗?这种情感很正常,但是你觉得他的方式合适吗?生:天天一起,不合适。
师:我们需要保持适当距离,把握尺度。
板书:尺度设计意图:从身边的事例中让学生们学习体验最恰当的交往方式,学会理解尊重对方,同时,对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学生进行情感和交往方式的正确引导。
(五)总结升华(3分钟)师:男女生的友谊非常珍贵,也非常脆弱,需要我们用理解和尊重去呵护,需要我们用适当的距离去延续,唯有如此我们的交往才会更加和谐,我们青春的树才会更加挺拔,郁郁葱葱。
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首小诗:假如我们的班级/只有男生而没有女生/你是否觉得/是一种缺少的完整/ 假如我们的班级/只有女生而没有男生/你是否发现/缺少了更加丰富的生命/ 男生和女生/组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在这样的整体里/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共同营造激情盎然的春意/男生和女生/相互帮助/共同向前/用女生的花红和男生叶绿/尽情装点出/生命之树的勃勃生机。
(音乐配乐:《梦中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