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
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B.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C.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D.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2.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的部分示意图(如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消化的起始部位在②处B.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C.④的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D.肝炎病人怕吃油腻的食物,原因是①分泌的消化液过少3.人们细嚼馒头时,会有甜味这说明淀粉已被分解成()A.葡萄糖B.麦芽糖C.果糖D.甘油4.“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实验中,挤压花生种子后在白纸上留下一个印迹,这说明食物中确实含有()A.蛋白质B.淀粉C.脂肪D.无机盐5.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同学设置如图实验装置,已知试管A实验材料是:淀粉液+唾液,则试管B实验材料应为A.淀粉液+碘液B.唾液+碘液C.淀粉液+清水D.唾液+清水6.下列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A.呼出二氧化碳B.排出汗液C.排出粪便D.排出尿液7.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要想吃的健康就得关注食品安全,讲究合理膳食。
人们的下列做法,做到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的是()①食物多样,粗细搭配②经常吃“洋快餐”,少食水果、蔬菜③用喝果汁、可乐等饮料来代替饮水④“虫眼蔬菜”,放心食用⑤睡觉前多吃一些食物,早餐可以不进食⑥不挑食,不偏食,按时进餐A.①③⑥B.②④⑥C.①⑥D.①⑤⑥8.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这是由于真皮内含有()A.丰富的血管和汗腺B.汗腺和皮脂腺C.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D.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9.人体呼气时,呼吸肌的活动状态是A.肋间外肌和膈肌都舒张B.肋间外肌和膈肌都收缩C.肋间外肌舒张,膈肌收缩D.肋间外肌收缩,膈肌舒张10.图中a表示人体的膈肌,可确定A.甲的膈肌舒张,肋间肌收缩B.甲的膈肌和肋间肌都收缩C.乙吸气D.甲呼气11.成人小肠的长度一般为5﹣6米,盘曲于腹腔内,如图是小肠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3]是小肠绒毛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利于吸收营养物质B.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每种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C.小肠的起始部分为十二指肠D.小肠内表面有[1]皱襞、[2]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12.如下图表示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其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位置是()空气呼吸道肺泡血液组织细胞A.①B.②C.③D.④13.下列关于平静吸气过程的表示,那项是正确的?()A.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气体入肺B.胸廓回缩→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气体入肺C.胸廓扩大→肺缩小→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气体入肺D.胸廓扩大→肺缩小→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气体入肺14.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A.糖类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15.下列不是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的是()A.小肠很长且内表面有皱襞B.小肠绒毛中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壁很薄C.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D.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16.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 ( )A.虹膜和角膜B.角膜和巩膜C.角膜和虹膜D.巩膜和虹膜17.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其中与吸收营养物质相适应的形态结构有()①小肠长约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②小肠内有许多种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如胰液、肠液等③小肠内壁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大量小肠绒毛,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吸收面积④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8.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药物对胃产生刺激。
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19.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有很大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解决生态环境的问题是政府和科学家的事,与中学生无关B.古人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说明黄河水滔滔不绝,不需要保护C.自然界中的物质是十分丰富的,人类砍伐森林对生物圈不会产生影响D.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需要保护和建设这两种系统20.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
在呼吸时胸廓体积、肺内压均会发生节律性变化。
请仔细观察下图,分析B点所处位置的特点()A.吸气结束瞬间,肺内压等于大气压B.呼气结束瞬间,肺内压等于大气压C.吸气结束瞬间,肺内压大于大气压D.呼气结束瞬间,肺内压大于大气压21.如图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气体a、b分别代表氧气和二氧化碳B.外界的a进入血液穿过2层细胞C.①处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呼吸运动D.②处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扩散作用22.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消化系统由口腔、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B.胃只有贮存食物和磨碎食物的功能C.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含有多种消化酶D.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23.地球环境质量下降,栖息地破坏或丧失最重要的原因是()A.植物增长缓慢B.毁林开荒C.环境污染加重D.人类活动的加剧24.下面是给佝偻病小儿开的药方,其中最科学的一组是()A.钙片、生长激素B.钙片、维生素DC.钙片、葡萄糖D.钙片25.如图为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a的发生,是肋间肌收缩、胸腔容积扩大的结果B.气体c代表氧气,气体d代表二氧化碳C.过程a、b是通过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与舒张实现的D.与血管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26.下列有关食物中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水、无机盐和维生素B.缺乏维生素A,易患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病症C.缺少含碘无机盐,易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病症D.脂肪是人体主要供能物质,不参与构成细胞27.下列有关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说法中,叙述正确的是()A.淀粉、蛋白质、脂肪被初步消化的部位分别是胃、口腔、小肠B.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可预防佝偻病C.水、无机盐、维生素不经过消化就能被直接吸收D.消化道中既没有消化又没有吸收功能的器官只有食道28.下列对呼吸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呼吸道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空气的作用B.喉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C.呼吸道黏膜中的毛细血管可温暖血液D.呼吸道以骨或软骨做支架,可以保持空气的畅通29.将少许小麦种子充分燃烧,最后剩下的灰烬是()A.无机盐B.淀粉C.蛋白质D.细胞液30.下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一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
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C.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D.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胰液和肠液中含有能够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分析题干中的图示可知,①只能作用于淀粉,因此是唾液,②只能作用于蛋白质,故是胃液,③只能作用于脂肪,是胆汁,④、⑤对三大营养物质都有消化作用,因此是胰液和肠液,已知⑤是肠液,故④是胰液。
a、b、c是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终产物,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A.①是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只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A错误。
B.④胰液和⑤肠液都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后,对三大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因此它们发挥作用的场所是小肠,B正确。
C.X表示小肠,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C错误。
D.②胃液中只含有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③是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促进脂肪的消化,D错误。
故选B。
【点睛】读懂图示是解题的关键。
2.C解析:C【分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包括胃腺和肠腺。
【详解】蛋白质的消化是从②胃开始,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故A正确;③胰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故B正确;④的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故C 错误;肝炎病人怕吃油腻的食物,原因是①肝脏分泌的消化液过少,影响了脂肪的消化,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3.B解析:B【分析】淀粉是馒头的主要成分,淀粉是没有甜味的,淀粉分解后形成的麦芽糖有甜味。
【详解】馒头在口腔中细嚼时,通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作用被分解成了麦芽糖,因此细嚼馒头感觉有甜味。
故选B。
【点睛】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是关键。
4.C解析:C【解析】“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实验中,挤压花生种子后在白纸上留下一个印迹,这说明食物确实含有脂肪,C正确。
5.C解析:C【分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详解】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就应该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除唾液这个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即在实验组中加入唾液,相应的对照组中加入等量的清水,所以B试管应该加入淀粉液和清水。
【点睛】科学探究实验要注意对照实验原则。
6.C解析:C【分析】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
【详解】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
所以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要注意排便和排遗的区别,排泄排出体外的是细胞代谢的终产物,排遗排出去的是食物残渣。
7.C解析:C【分析】(1)合理膳食是指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