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黄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提取方法研究姓名梁玉彩性别女学号 30年级 07级专业化学教育系(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指导教师王芸芸2011年5 月16 日黄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黄芩苷的提取方法研究论文完成日期:2011年5月16日指导教师签字:黄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黄芩苷的提取方研究摘要黄芩是我国传统中药,其主要有效成分是黄铜类化合物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等。
目前,黄芩主要通过煎煮法、回流法等提取,但这些方法存在有效成分提取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参阅今年来国内外文献,并进行整理综述,以黄芩苷和黄芩素的含量较高,黄芩苷的提取工艺多种多样,各有优劣,并且黄芩苷有很重要的药理作用,已成为多种中成药的组成之一,其提取方法有超滤、水提酸沉淀、醇提酸沉法等,今年来发展起来的先进方法值得关注。
关键词:黄芩;化学成分;提取方法Abstract: The skullcap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main active ingredient is copper compounds baicalin, Han baicalin, baicalein, wogonin and so on. Currently, baicalin mainly through boiling, reflux extraction method, etc., but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these methods the problem of low extraction efficiency, by referring to the literature this year, and to collate review to baicalin and baicalein were higher, Extraction of baicalin diverse, each wi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baicalin have important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has become one of a variety of proprietary composition, methods of ultrafiltration and its extraction, water extraction and acid precipitation, alcohol extraction and acid Journal of Law, and so this year to develop advanced methods of concern。
Key words: baicalin; chemical composition; extraction method目录目录----------------------------------------------- 1 1、黄芩简介------------------------------------------ 1 1.1黄芩的化学成分------------------------------------- 11. 1. 1 黄芩苷---------------------------------------- 11. 1. 2 汉黄芩苷-------------------------------------- 21. 1. 3 黄芩素---------------------------------------- 21. 1. 4 汉黄芩素-------------------------------------- 22、黄芩的药理作用------------------------------------ 2 2.1抗氧化作用:--------------------------------------- 2 2.2抗菌、抗病毒作用:---------------------------------- 3 2.3抗炎作用:------------------------------------------ 3 2.4保肝作用:------------------------------------------ 3 2.5降血压作用:---------------------------------------- 3 2.6抗变态反应作用:------------------------------------ 42.7其它作用:------------------------------------------ 43、黄芩苷的提取工艺探究------------------------------ 4 3.1水提酸沉法:--------------------------------------- 4 3.2醇提酸沉法------------------------------------------ 5 3.3碱提酸沉淀法---------------------------------------- 5 3.4超滤法--------------------------------------------- 63.5微波提取法------------------------------------------ 74、结语---------------------------------------------- 7 谢辞----------------------------------------------- 8 参考文献--------------------------------------------- 91、黄芩简介黄芩最早记载在《神农本草经》中并列为上品,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1]适应性很强,不怕严寒和干旱,荒山荒坡、树林、野地都能生长。
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及陕西等地,多为野生,尤以河北北部野生者为道地药材,其根条坚实,空心少,色黄,品质佳,颜色愈黄,品质愈佳,素有“热河黄芩”之称。
商品黄芩主要为我国北部主产的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
西南地区产的主要为滇黄芩,河北、山西、内蒙古一带尚有粘毛黄芩。
此外,黄芩属中尚有几种植物的根在有些地区也作黄芩使用,但《中国药典》只以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为正品。
《中药大辞典》载:“黄芩一品可分两用。
”《本草纲目》称:“宿芩乃旧根,多中空,外黄内黑,即今所谓片芩。
子芩乃新根,多内实,即今所谓条芩。
”《药品化义》曰:“枯芩体轻主浮,专泻肺胃上焦之火,主治胸中逆气,目赤齿痛,吐衄失血,以其大能凉膈也。
”1 .1 黄芩的化学成分黄芩中主要含黄芩苷( baica lin) , 黄芩素( baicalein) , 汉黄芩素(wogonin) , 汉黄芩苷( wogonoside) , 黄芩素苷(Scutella2r in) 。
此外还有黄芩素糖苷, 黄芩黄酮和5, 7—二羟基2,6—甲氧基双氢黄酮, 白杨黄素及其苷, 木蝴蝶素A 及其葡萄糖醛酸苷, 二羟基木蝴蝶素A, 2, 5, 8—三羟基甲基黄酮,2, 5, 8—三羟基2,7—二甲基黄酮, 4 ,5,7—三羟基—2—甲氧基双氢黄酮及新化合物2,6 ,5,7—四羟基双氢黄酮, 2 ,6 ,3, 5,7—五羟基双氢黄酮。
1.1.1 黄芩苷异名贝加灵, 淡黄色细针晶( 甲醇) [A] =18D + 123( C= 0.2, 吡啶) ,易溶于N, N—二甲基甲酰胺和吡啶, 可溶于碳酸氢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等碱液, 但在碱液中不稳定,渐变为暗棕色; 微溶于热冰醋酸, 难溶于甲醇、乙醇和丙酮; 几乎不溶于水、乙醚、苯和氯仿等。
可用于急性、迁移性或慢性肝炎, 也可用于肾炎或肾盂肾炎。
1.1.2 汉黄芩苷为黄芩中特有成分, 黄色结晶, 230 e 变成红棕色, 302 e 变黑分解, 微溶于50% 乙醇或甲醇, 几乎不溶于水或常见有机溶剂, 水解后生成汉黄芩素。
1.1.3 黄芩素又名黄芩苷元, 黄芩黄素( Noroxylin) , 黄色针晶( 乙醇) mp264~265 e ( 分解) , 溶于乙醇、甲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和热的冰醋酸, 微溶于氯仿和硝基苯, 几乎不溶于水, 溶于稀氢氧化钠呈绿棕色, 遇浓硫酸呈黄色并显绿色荧光。
黄芩素有抗组胺和抗酸胆碱作用, 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对实验性哮喘有效, 能显著抑制被动皮肤过敏。
1.1.4 汉黄芩素异名汉黄芩黄质, 沃贡宁或次黄芩素, 黄色针状结晶( 乙醇水溶液或乙酸酯2苯) , mp203 e , 极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 溶于乙醇、乙酸和氯仿, 微溶于苯和水, 不溶于二硫化碳和石油醚。
2、黄芩的药理作用2.1 抗氧化作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自由基的形成与清除处于动态平衡。
适量的氧自由基具有杀灭细菌、调节免疫功能,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自由基产生明显增多, 它的存在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生物大分子的氧化破坏,诱发脂质过氧化,降低膜脂流动性, 是生物体衰老和许多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
中药黄芩[2]具有较明显的抗氧化活性,黄芩对酶促和非酶促两个途径生成过氧化脂质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黄芩中已知的黄酮大多都具有酚羟基结构,因此是较好的抗氧化剂。
2.2 抗菌、抗病毒作用:黄芩抗菌范围较广,早年体外研究发现,黄芩生品及炮制品对痢疾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
黄芩苷抗白念珠菌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白念珠菌的DNA、RNA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从而导致菌细胞死亡。
黄芩苷还有抗内毒素作用,能减轻内毒素对细胞膜结构的损伤作用。
此外,黄芩对皮肤和指甲的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
2.3 抗炎作用:黄芩抗正常情况下,人体内自由基的形成与清除处于动态平衡。
适量的氧自由基具有杀灭细菌、调节免疫功能,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自由基产生明显增多, 它的存在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生物大分子的氧化破坏,诱发脂质过氧化,降低膜脂流动性, 是生物体衰老和许多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
中药黄芩具有较明显的抗氧化活性,黄芩对酶促和非酶促两个途径生成过氧化脂质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黄芩中已知的黄酮大多都具有酚羟基结构,因此是较好的抗氧化剂。
2.4 保肝作用:TFSS可显著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和肝脏中MDA和SOD的水平,提示TFSS对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