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苷 提取及结构鉴定
薄层色谱法
吸附剂:硅胶 薄层层析板 薄层层析板, 吸附剂:硅胶G薄层层析板,厚O.25-O . .3mm 展开剂: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7:2 展开剂: : :0.5 :0.5 v/v/v) . . / / 显色剂: %氯化铁-乙醇溶液 显色剂:1%氯化铁 乙醇溶液 方法: 样品配成合适浓度的甲醇液, 方法: 样品配成合适浓度的甲醇液,用 点样毛细管点样, 点样毛细管点样,点2-3次,边点边用电吹风 次 吹干,保证点样斑点直径不大于2mm。层析 吹干,保证点样斑点直径不大于 。 缸用展层剂饱和20min后,将点样硅胶板置 缸用展层剂饱和 后 层析缸内,上行展开,展层完毕后, 层析缸内,上行展开,展层完毕后,从层析 缸中取出,电吹风吹干, 缸中取出,电吹风吹干,将硅胶板浸入显色 剂中浸板,取出即显色. 剂中浸板,取出即显色
目的及意义
目的:对黄芩苷提取分离实验的工艺路线进行进
意义:对黄芩苷提取分离实验的工艺路线进行改进, 提高实验成功率,缩短实验时间,改善实验教学效果. 黄芩苷为祖国医学中的一种传统药用植物,其主要作 用成分黄芩苷已得到了国内外医疗界的广泛认同和应 用,由此黄芩苷的提取工艺和测定方法也就随之变得 尤为重要,就目前较为主要的一些工艺方法的原理和 应用价值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从中得到某些有价值 的信息,对今后发展趋势有所启发。
黄芩苷的理化性质
黄芩苷为黄色结晶,熔点223℃。淡黄色 细针晶(甲醇),熔点223-225℃;易溶于N, N-二甲基甲酰胺,吡啶中,可溶于碳酸氢钠、 碳酸钠、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中,但在碱液 中不稳定,渐变暗棕色,微溶于热冰醋酸, 难溶于甲酸、乙酸、丙酮,几乎不溶于水, 乙醚、 苯、氯仿等。
黄芩苷化学结构式
制药工程综合性设计实验
开题报告
题目:黄芩苷提取及结构鉴定 答辩人:……….. 专业:制药工程
黄芩苷综述 黄芩苷是由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中提 取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其原植物主要产于 陕西,内蒙古等地,以山西产量最大,河北 承德产的质量最好。黄芩味苦, 性寒,归肺, 肝,胆,大肠,小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泻 火解毒,止血,安胎。黄芩苷是黄芩的主要 有效成分之一。是黄芩及其制剂的主要质量 控制指标成分,据药理学研究报道,黄芩苷 具有抗微生物,抗变态反应,降压和镇静, 利胆,保肝和解痉等作用。
黄芩苷的提取
1. 所需仪器与试剂: 所需仪器与试剂:
数显恒温水浴锅,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LDZ5-2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 60%乙醇 ,盐酸,氢氧化钠。黄芩苷的炮制品200g 。
2.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称取黄芩苷粗粉200g,粉碎。溶媒采用60%乙醇(料液比1:10)在温度90度下的恒温 水浴中分别提取两次。第一次加入 10倍量的50%乙醇,提取 1 h, 然后过滤;第二次向残渣中 加入10倍量的60%乙醇,提取 0. 5 h,过滤后将滤液合并,在80度保温,用盐酸调节ph=1-2。保 温30min,室温静置24h,过滤,加水搅拌成混悬液,用碱调pH值至7~7.5,加乙醇搅拌、 过滤,再加酸调pH值至l~2,80℃保温30 min,沉淀用水洗,干燥,得黄芩苷粗品。然后 将粗品用乙酸乙酯回流(料夜比1:3,三次,每次30min)。将不溶物再加适量的甲醇, 回流至甲醇无色,回收甲醇,浓缩,放置析出结晶,过滤。得黄芩苷精品。
参考文献
[1]GaoZ,Huang K,Yang X,el:a1.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nd anfiaxidant activities offlavonoids extractedfrom the radix ofScutellaria baicalemis georgi[J].Biochem Biophys Acta.1999,1472(3):643—650. [2]Li BQ,FuT,DongYY,et a1.Flavonoid baicalininhibitsHIV—1 infection atthelevel ofviral~trr[J].BiochemBiophysRes Commun,2000,276(2):534—538. [3]王洪鹏,朱德领.正交法探讨黄芩甙粗品提取工艺[J].中成药,1995,17(4):6. [4]陈方.用正交法考察影响黄芩甙收率的因素[J].基层中药杂志,1995,9(4):31. [5]赫秉军.改进酸沉工艺,提高黄芩总甙收率[J].中成药,1994,16(2):7. [6]王乃利,周文升,周朝霞.pH值对黄芩甙提取工艺影响的初步考查[J].沈阳药学院学 报,1993,10(2):85. [7]黎万寿,陈幸.黄芩苷提取工艺研究[J].中草药,2OO0,31(2):107—108. [8]唐海燕,牛雪平,卢慧斌,等.黄芩中黄芩甙的提取工艺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2O04,35(3):354—357. [9]周芳,池汝安.黄芩苷制备工艺的优化[J].湖北农业科学,2006,45(6):814—816.
4.工艺流程图
黄芩苷的纯度检测
1. 薄层色谱法 吸附剂:硅胶G薄层层析板,厚O.25—O.3mm 吸附剂 展开剂: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7:2:0.5:0.5 v/v/v) 展开剂 显色剂:1%氯化铁—乙醇溶液 显色剂 方法: 样品配成合适浓度的甲醇液,用点样毛细管点样,点2-3 方法 次,边点边用电吹风吹干,保证点样斑点直径不大于2mm。层析 缸用展层剂饱和20min后,将点样硅胶板置层析缸内,上行展开, 展层完毕后,从层析缸中取出,电吹风吹干,将硅胶板浸入显色 剂中浸板,取出即显色。与标准图谱比较。 2熔点测定 熔点测定 黄芩苷熔点:223℃-225℃ . 黄芩苷熔点 ℃ ℃
进度计划
第一周 60% 90度下的恒 称取黄芩药材 200g,粉碎。溶媒采用60%乙醇在温度90度下的恒 ,粉碎。溶媒采用60 乙醇在温度90 温水浴中分别提取两次。 倍量的60 乙醇, 60% 温水浴中分别提取两次。 第一次加入 4 倍量的60% 乙醇, 提取 1 然后过滤;第二次向残渣中加入4倍量的60 乙醇, 60% h, 然后过滤; 第二次向残渣中加入4 倍量的 60% 乙醇, 提取 0. 5 h,过滤后将滤液合并 过滤后将滤液合并, 80度保温 用盐酸调节ph= 度保温, ph=1 h, 过滤后将滤液合并 , 在 80 度保温 , 用盐酸调节 ph=1-2 。 保温 30min,室温静置24 min,室温静置24h 30min,室温静置24h。 过滤,加水搅拌成混悬液,用碱调 值至 值至7~ . ,加乙醇搅拌、 过滤,加水搅拌成混悬液,用碱调pH值至 ~7.5,加乙醇搅拌、 过滤再加酸调pH值至 值至l~ , ℃保温30 min,沉淀用水洗, 过滤再加酸调 值至 ~2,80℃保温 min,沉淀用水洗,5O 乙醇洗, 乙醇洗, %乙醇洗,95 %乙醇洗,干燥,得黄芩苷粗品。 乙醇洗 干燥,得黄芩苷粗品。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二周
薄层色谱鉴定和熔点测定检测纯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鉴定
实验预算
黄芩粗粉200g 乙醇 乙醇2000ml 黄芩粗粉 盐酸100ml 氢氧化钠 50ml 盐酸 甲醇 200ml 冰乙酸 50 ml 乙酸乙酯50 甲醇20ml 乙酸乙酯 ml 甲醇 1%三氯化铁一乙醇溶液 20 ml液体石蜡 % 液体石蜡
黄芩苷的结构鉴定
黄芩化学成分中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主,而本研究中黄芩 苷粗品的提取方法与一般黄芩的提取方法相似,只是多了 1~2步酸沉纯化步骤,因此其中的化学成分应该仍然是黄 酮类化合物为主,且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应 该较高。对黄芩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很多,如薄 层色谱法(TLC)[15~17]、紫外吸收光谱法(UV)MR). 其中较权威、应用最多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本研究成分分析将以HPLC法为主。
3.提取原理 提取原理
用回流法提取黄芩苷,用酸沉淀法纯化黄芩苷。 用回流法提取黄芩苷,用酸沉淀法纯化黄芩苷。 具有酸性, 黄芩苷具 有 一 定 的 脂 溶 性,具有酸性,可以在盐酸中沉淀出来,黄 芩 苷 具有酸性 可以在盐酸中沉淀出来, 几乎不溶于水,难溶于甲醇 乙醇,丙酮 乙醇极性相似。 为 淡 黄 色 针 晶.几乎不溶于水 难溶于甲醇 乙醇 丙酮,与60%乙醇极性相似。 几乎不溶于水 难溶于甲醇,乙醇 丙酮, 乙醇极性相似
黄芩苷主要成分为黄酮类,结构式如下:
黄芩苷药理作用
黄芩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其中抗菌有效成分以 黄芩苷为主,有抑菌、清热、降压、镇静、利尿、抗炎抗变态反应、 解毒等作用。在实际生产中,黄芩的提取工艺一般采用水提酸沉法, 碱提酸沉法或乙醇直接提取法。黄芩性寒味苦,具有清热揭火,解 毒消肿的作用,临床应用于肺炎、肾炎、肝炎、慢性支气管炎、高 血压、急性痢疾、化脓性感染等,黄芩中含有的成分主要有黄酮类、 甾醇类、氨基酸和糖类,在黄酮类中又以黄芩苷(baiea.1in)、黄芩 苷元(bmeMein)、汉黄芩索(wogonin)和汉黄芩苷(wogonoside)等为黄 芩的特征化学成分,以黄芩苷的含量为最高。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黄芩苷还具有降血压、降胆固醇水平、抗癌、治疗慢性肝炎、降低 转氨酶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