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检测中国古代短篇小说(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班级姓名一、基础知识(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 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嘘欷.(xī)神祇.(dǐ)缱绻.(juàn)巨擘.(bî)B. 不遑.(huánɡ)哀咤.(chà)猾黠.(xiá)迂讷.(nâ)C. 不啻.(chì)觇.视(zhǎn)裨.益(bì)仓猝.(cù)D. 亵.渎(xiâ)谄.笑(chǎn)酒肴.(yáo)惭怍.(zuî)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夫跃曰:“此吾君也!”乃.至前以告之。
/昔尧遭洪水九年者,乃.此子一怒也。
B. 命坐于.灵虚之下。
/于.败堵丛草中探石发穴,靡计不施。
C.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其夕,至邑而.别其友。
D. 饮讫,复以.二觞奉二君。
/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闺窗孺弱,远罹.构害(罹:遭受)/操.童子业.(操……业:从事……行业)B.久不售.(售,考取的意思)/无毫发爽.(爽:差错)C. 迫.而视之,乃前寄辞者(迫:走近)/虫集.冠上(集:聚集)D. 在京坐监..(在国子监读书)/又劣弱不中于款.(款式、规格)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少年又大笑。
B.李公子一连奔走了三日,分.毫无爽...,又不敢回绝十娘,权且含糊答应。
C. 值十娘梳洗方毕,纤纤玉手,揭起舟傍短帘,自泼盂中残水,粉容微露,却被孙富窥见了,果是国色天香....。
D.李甲原是没主意的人,本心惧怕老子,被孙富一席话,说透胸中之疑,起身作揖道:“闻兄大教,顿开茅塞....。
……”二、课内阅读(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翼日进宰。
宰见其小,怒呵成。
成述其异,宰不信。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乃赏成,献诸抚军。
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垯、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益奇之。
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
宰悦,免成役。
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
抚军亦厚赉成。
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
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信夫!”5. 下面各句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无出其右.者(右:上,古代以右为尊。
)B. 细疏.其能(疏:分条记录或分条陈述。
)C.今始.苏耳(始:才。
)D.故天子一跬步..(跬步:一步。
)6. 下面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乃赏成,献诸.抚军。
/箕畚运诸.渤海之尾。
B. 裘马过世家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C. 宰以.“卓异”闻。
/樊於期以.穷困归丹。
D. 成述其.异。
宰不信。
/君知其.难也。
7. 请选出对“翼日进宰。
宰见其小……”一段文字评析正确的一组()①成献虫于宰,宰的反应分四步写,先“怒呵”,次“不信”,继而“赏成”,最后“献诸抚军”,层次井然,刻画了急切邀功请赏的小人形象。
②宰“免成役”“俾入邑库”,真是十年寒窗久不中,一头蟋蟀成秀才;科场、官场的黑暗,窥一斑可知全豹矣。
③“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写成名苦尽甘来,喜上加喜。
④“不数岁……裘马过世家焉”再扬一笔,写成名不仅免役、当秀才,而且家产暴富,裘马过世家,喜剧结局正应了作者的评语“天将以酬长厚者”。
A. 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8. 从文章最后一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观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句,是作者对封建社会中贪官污吏的谴责。
B. “天子偶用一物”,“奉行者即为定例”,并指出“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是对当时最高统治者的讽谏。
C. “天将以酬长厚者”的说法,反映了作者对成名遭遇的深切同情,这是作者思想观点中进步性的表现。
D. “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以及“一人飞升,仙及鸡犬”,隐含着作者对封建官僚制度的愤懑和讥讽。
三、古诗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高柔字文惠,陈留圉人也。
太祖平袁氏,以柔为菅长。
县中素闻其名,奸吏数人,皆自引去。
柔教曰:“昔邴吉临政,吏尝有非,犹尚容之。
况此诸吏,于吾未有失乎!其召复之。
”还皆自励,成为佳吏。
魏国初建,转拜丞相理曹掾。
鼓吹宋金等在合肥亡逃。
旧法,军征士亡,考竟其妻子。
太祖患犹不息,更重其刑。
金有母妻及二弟皆给官,主者妻尽杀之。
柔启曰:“士卒亡军,诚在可疾,然窃闻其中时有悔者。
愚谓乃宜贷其妻子,一可使贼中不信,二可使诱其还心。
正如前科,固已绝其意望,而猥复重之,柔恐自今在军之士,见一人亡逃,诛将及己,亦且相随而走,不可复得杀也。
此重刑非所以止亡,乃所以益走耳。
”太祖曰:“善。
”即止不杀金母、弟,蒙活者甚众。
明帝即位,封柔延寿亭侯。
时制,吏遭大丧者,百日后皆给役。
有司徒吏解弘遭父丧,后有军事,受敕当行,以疾病为辞。
诏怒曰:“汝非曾、闵,何言毁邪?”促收考竟。
柔见弘信甚羸劣,奏陈其事,宜加宽贷。
帝乃诏曰:“孝哉弘也!其原之。
”护军营士窦礼近出不还。
营以为亡,表言逐捕,没其妻盈及男女为官奴婢。
盈连至州府,称冤自讼,莫有省者。
乃辟诣廷尉。
柔问曰:“汝何以知夫不亡?”盈垂泣对曰:“夫少单特,养一老妪为母,事甚恭谨,又哀儿女,抚视不离,非是轻狡不顾室家者也。
”柔重问曰:“汝夫不与人有怨仇乎?”对曰:“夫良善,与人无仇。
”又曰:“汝夫不与人交钱财乎?”对曰:“尝出钱与同营士焦子文,久求不得。
”时子文适坐小事系狱,柔乃见子文,问所坐。
言次,曰:“汝颇曾举人钱不?”子文曰:“自以单贫,初不敢举人钱物也。
”柔察子文色动,遂曰:“汝昔举窦礼钱,何言不邪?”子文怪知事露,应对不次。
柔曰:“汝已杀礼,便宜早服。
”子文于是叩头,具首杀礼本末,埋葬处所。
柔便遣吏卒承子文辞往掘礼,即得其尸。
诏书复盈母子为平民。
班下天下,以礼为戒。
景元四年,年九十薨,谥曰元侯。
(选自《三国志·卷二十四》)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辟诣.廷尉诣:拜见B.军征士亡,考.竟其妻子考:通“拷”,拷打C.奸吏数人,皆自引.去引:避退D.事甚恭谨,又哀.儿女哀:怜爱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然.窃闻其中时有悔者/輮使之然.也B.吏尝有非,犹尚容之./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具首杀礼本末,埋葬处所./某所.,而母立于兹D.夫.良善,与人无仇/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高柔执法中善于明察的一组是( )①况此诸吏,于吾未有失乎! ②愚谓乃宜贷其妻子。
③受敕当行,以疾病为辞。
④奏陈其事,宜加宽贷。
⑤柔察子文色动。
⑥班下天下,以礼为戒。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柔为官仁爱。
太祖平定袁氏后,高柔被任命为菅县县长,对县里几个因畏惧而躲藏起来的属吏晓之以理,这几个县吏回来后,都深为感激,自觉改过,成为好的县吏。
B.高柔不滥杀无辜。
在任丞相理曹掾时,演奏军乐的宋金等逃跑,其家人因受株连将被处死。
高柔力谏太祖收回了成命,使得宋金及其家人全部得救,相关之人也因而存活。
C.高柔实事求是。
魏明帝时,有位司徒吏解弘因被指为装病将被处死。
高柔经亲自调查,证实解弘确实有病,就上表陈明真相。
明帝于是下诏说:“解弘果真是孝子,宽恕他吧。
”D.高柔明察秋毫。
护军营士窦礼因出营未归而招致妻儿遭受重罚。
高柔受理此案后,凭借过人的机智,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仔细排查,最终锁定罪犯,避免了又一桩冤案。
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3分)(1)此重刑非所以止亡,乃所以益走耳。
(4分)译文:(2)柔见弘信甚羸劣,奏陈其事,宜加宽贷。
(5分)译文:(3)汝已杀礼,便宜早服。
(4分)译文:阅读下面一首古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①。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余谁共午瓯茶?注释:①箨龙,就是笋。
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见之物。
14.本诗在题目中点明“幽居”,但在第二联中又为何渲染“草深无处不鸣蛙”?(4分)答:15. 诗人在本诗中都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5分)答:16.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李商隐《锦瑟》)(2),。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3)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4),。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杜甫《登岳阳楼》)四、语言运用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7. 明天晚上红星学校要举行“安全月”文艺晚会,请你以晚会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写一段开场白。
要求:①主题鲜明,语言生动;②不少于100字。
18.给下面的消息拟写一则标题。
(限20字以内)今后,四川省成都市城乡居民将实现凭合法固定住所证明进行户口登记,户口随居住地变动而变动。
而且,农民进城后,其在农村的承包地、宅基地等仍将得到保留。
成都市政府新闻办ll月16日发布《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这份以中共成都市委名义下发的文件,试图突破长期以来束缚城乡居民自由迁徙的一些制度障碍,目标是在2012年实现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并实现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
五、作文(6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中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校园里度过,绝大多数学生过着教室——餐厅——宿舍的“三点一线”的生活。
然而我们的成长中,有一样东西不能缺少,就是对社会的观察和了解。
世界五彩缤纷,我们的视野应该在学习之余投向世界,与世界的脉搏一起跳动,关注世界、思考社会,这才是新型的中学生。
请以“关注”为话题,写下你对事件的观察与体悟。
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参考答案一、1. D 解析:A项,“祇”应读“qí”,“绻”应读“q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