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的原因分析和解决对策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的原因分析和解决对策【摘要】近几年,媒体关于大学生犯罪的报道层出不穷,这从一定程度说明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淡泊。
其根源在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社会风气与潮流引导着社会成员追求个人享受,抛弃社会责任,依附关系人情,漠视法律制度,使得大学教育也随社会导向而看重知识传授,轻视素质培养。
社会价值的偏颇和学校教育的缺陷,直接导致了家庭教育在孩子人格和心理素质培养方面的忽视。
综合起来,就构成了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的深层根源。
对大学生犯罪的预防和法制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的共同努力,从而使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观念原因和对策一、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分析当代大学生作为象牙塔内的天之骄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任何时候都受到全社会的密切关注,包括他们的犯罪行为。
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让国人第一次认真审视大学生犯罪的问题。
近些年,“70码”、“我爸是李刚”、以及“药家鑫案”都是大学生犯罪的典型,无一不显示出当代大学生法制观念淡泊的严重性。
充分了解和把握大学生犯罪的属性,对预防大学生犯罪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般大学生犯罪现状有以下几个因素:1.大学生的心理矛盾与冲突逐步加剧导致犯罪。
大学生虽然在生理上基本成熟、定型,但在心理上发展却很不稳定。
马加爵因贫困的家庭背景和封闭的性格常招致同学的嘲笑,长期压抑的自卑心理最终爆发,使他丧失理智残忍地杀害了四名同学。
在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人际交往与自我封闭的矛盾,独立意识和从众心理的矛盾,自卑等诸多矛盾和冲突时,大学生往往比社会上的同龄人更脆弱、更冲动,其情感与情绪的不稳定性便暴露出来,如果这些矛盾和冲突得不到有效引导,就可能演变成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基础。
2.社会价值观念扭曲和社会责任感缺失导致犯罪。
“70码”事件中,肇事大学生完全不在乎撞人,声称可以用钱解决问题。
金钱至上的观念埋没了对生命的敬畏,人类的善良在金钱利益面前正在贬值。
市场经济的利益导向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在市场经济追求利益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人把物质占有量的多少作为衡量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这种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大学生,使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和错位,从而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于精神方面的追求,削弱了传统道德对行为的控制力。
“官本位”的社会风气导致部分“官二代”拥有特权思想,认为依仗父母的权势可以无所畏惧,为所欲为,即便触犯法律也能避免承担责任。
3.家庭教育的失误导致了孩子的畸形成长。
大学生法制观念淡泊,犯罪现象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不适当的教育方式所造成的。
在应试教育制度的驱动下,家长们往往只重视分数教育,而忽视了对子女人格的培养。
在教育方式上多采用物质奖励或简单的打骂。
这种消极的教育方式容易让子女产生敏感、惧怕、偏执等不良性格,一旦心理失衡,就容易在冲动之下导致犯罪。
“药家鑫案”正是家庭教育失误下的悲剧。
药家鑫在众人眼中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学习优秀、得过各种奖励,弹得一手好钢琴。
肇事后向伤者连捅八刀,是因为看见伤者记车牌。
生命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原点。
泰戈尔说过的“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把生命教育视为原点可谓正本清源。
教育之“育”正是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课堂,家庭教育对孩子将来全面发展起着不容替代的作用。
4.学校教育的缺陷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今社会,各类学校依旧没有跳出应试教育的窠臼,教育的全部与“真谛”,仍然是过分倚重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教育却是缺失的,也包括对敬畏生命教育的缺失等。
学校的法制教育仅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没有形成与法律思想相适应的价值观,没有将法律规范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行动动机。
二、增强大学生法制观念教育的对策预防犯罪,增强法制观念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大学生犯罪案件是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原因综合作用的产物。
要想减少和预防犯罪,就必须从根源解决问题,形成人人知法守法的法制环境,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这样才能取得根本性效果。
1.大学生应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坚定的意志品质。
有了积极明确的人生目标,就有了内在驱动力,可以使人积极向上,从而克服各种心理问题,避免因为心理空虚而产生犯罪的倾向。
培养良好的自控能力,就能够正确面对学习、生活、就业所带来的种种压力,对于家庭贫困、就业困境所产生的心理困惑要勇于面对,不能消极逃避,同时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修养,始终以乐观、自信、坚强的态度对待生活。
大学生还应学会建立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加强意志力的锻炼,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
2.家庭教育要转变观念,注重子女人格塑造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父母要建立德智体美协调发展,成人与成才双管齐下的培养目标,把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培养放在首位。
要善于与子女沟通,了解子女的内心世界,尊重子女的意愿,不将子女当成实现自己愿望的工具,发挥助推力作用而不是牵引力作用。
3.学校教育要大力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
在校大学生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拥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和牢固的法制观念,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他们肩负着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他们的法律素质、思想品德将直接关系着法制的建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
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使他们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至关重要。
4.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待优化,社会不良风气必须遏制。
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要进一步落实,以此为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社会条件,但是,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过程中,法律制度不完善,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和谐因素。
只有社会全体成员都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共同抵御不良的社会风气,才能避免大学生受到污染,才能让校园处在一种和谐的法制环境下,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栋梁之才。
总之,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及频频犯罪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已经引起社会高度的警觉。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人们的观念、信仰、价值观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大学校园不是真空地带,多元化的社会毕竟带来多元化的校园生活。
一个事实摆在公众面前,学历与素质并不成正比,并不是学历越高素质就越高,犯法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本文结合我国大学校园里发生的几起恶性违法案件,围绕大学生犯法的独特的地方和趋向,大学生犯法的动机和诱因,试图分析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愿与同仁商榷。
篇二:个人查摆问题整改措施个人查摆问题整改措施(2014年8月25日)根据县委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县委督导组的指导下,我参加了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交心谈心等工作,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对照检查了遵守政治纪律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情况,深入查找了“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了产生问题的根源,形成了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和“四风”问题台账。
为扎实开展好下一阶段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结合查摆出的问题,制定本整改措施。
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一)总体要求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12字总要求。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实践活动关键在整改落实,把问题解决到位”的精神要求,把以解决“四风”问题为核心任务,把立行立改作为狠刹“四风”的重要手段,把逐项整改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最基本要求,把建章立制作为祛除病根的治本之策,更加牢固的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和世界观。
全面深入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转化运用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提高工作效率,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保障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二)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县委有关规定,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践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
(三)工作原则1、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四风”问题。
针对查摆剖析出来的问题,特别是专题民主生活会查找出来的问题,进行再梳理、分类,从解决实际问题和建立制度着手,整改落实,力争抓一项成一项。
2、坚持从严从实,开门整改。
坚持“严”字当头,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确保各个环节、各项任务不走过场。
坚持开门整改,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严格按照整改的内容、目标、时限、责任和进度落实到位。
一、整改任务和措施(一)立行立改事项1、理论学习不够深入不够务实的问题整改措施:(1)强化学习观念。
最重要的是强化理论观念。
要通过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掌握党的基本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作为今后工作的指南。
(2)进一步深入学习科学理论知识,努力做到学以致用,在不断学习的同时,提高自己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认真学习,扎实学习。
摒弃学习走过程、应付的态度,吸取理论知识的精髓,为完成党赋予的各项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3)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听取基层民政干部职工和民政对象的意见和建议。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学习方法。
把民政干部职工和民政对象的愿望作为工作目标,努力掌握决策分析的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的开展调查研究,提高自己应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能力。
确保顺利完成上级交付分各项工作任务。
整改时限:2014年7月30日2、工作作风不实,求真务实精神不够深入,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整改措施:(1)强化务实观念,坚持从我做起,从当前工作抓起,高标准、严要求,切实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转变对一些事情不敢抓、不敢管、不愿管的思想,杜绝“绕着问题走,避开矛盾走”的想法,要用敢于担当、积极负责的态度来解决和处理工作中的问题。
(2)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搞形式、不走过场、不摆样子,讲究方法、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对待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做好每一件事情,要把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整改时限:2014年7月30日3、缺乏工作主动性,工作存有惰性的问题整改措施:(1)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坚持以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群众路线,每周至少一次带着问题下乡,到农户中倾听群众的想法、意见和建议,真正掌握了解并认真解决群众的所需所想所盼,进一步密切同群众的血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