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7章机械传动系统设计实例(zhao)..

第17章机械传动系统设计实例(zhao)..


n1
456.5
③复合齿形系数 YFS 由 zv1
z1
3
cos
20
3
cos 12
21.37 ,
zv2
z2 cos3
67 cos3 12
71.59 ,
查图 6-21 得, YFS1 4.34 , YFS2 3.96 ; ④重合度系数 Yε
由t
1.88 3.2 1 1 cos z1 z2
1.88 3.2 1 1 20 67
0×.4=0.88 ,符合表
6-9 范围。
( 4) 按轮齿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计算
按式( 6-34 )计算法面模数
mn
3 2KT 1 cos2 d z12 [ F ]
YFS YεYβ,
确定公式内各参数计算值:
①载荷系数 K 查表 6-6 ,取 K A=1.2 ;
②小齿轮的名义转矩 T1
T1 9.55 106 P 9.55 106 14.4 301.25 103 N · mm;
查得 K L=1.03,
z
18
4.47 ,
(3.77 0.3) 0.96 1.03
取 5 根。
(7 )计算轴上的压力 F0
由表 9-1 查得 q=0.17 kg/m, 故由式 (9-18) 得初拉力 F0
F0
500Pc ( 2.5 1) qv2 zv K α
500 18 2.5 (
1)
0.17 10.162
(5 )验算小带轮上的包角 1
由式 (9-16) 得
1
1800
d2 d1 57.30 a
0
180
425 200
0
0
0
57.3 162.84 120 ,
合适。
751.2
(6 )确定带的根数 z
由式 (9-17) 得
z ( P0
Pc

P0 ) Kl K α
由表 9-4 查得 P0 = 3.77kW, 由表 9-6 查得 ΔP0 =0.3kW; 由表 9-7 查得 K a=0.96; 由表 9-2
第 17章 机械传动系统设计实例
设计题目: V 带——单级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设计。
某带式输送机的驱动卷筒采用如图 14-5 所示的传动方案。已知输送物料为原煤,输送
机室内工作,单向输送、运转平稳。两班制工作,每年工作
300 天,使用期限 8 年,大修期
3 年。环境有灰尘,电源为三相交流,电压
380V 。驱动卷筒直径 350mm,卷筒效率 0.96 。
1. 总传动比计算
根据电动机满载转速和工作机主动转速求总传动比:
i 总=n 电动机 /nw =970/136.4=7.11 。
2. 总传动比分配
为使 V 带传动外廓尺寸不致过大, 初步取 iV=2.1,则斜齿轮传动比 i 齿轮 =7.11/2.1=3.386 。
三、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1. 各轴输入转速 nⅠ=n 电机/ iV 带=970/2.1=462 r/min ,
1 189.8 (
2.45
0.781
0.99)2
0.88
3.35
1500
39.43mm,
d1 cos
mn
z1
39.43 cos12
V 带。
(2 )确定带轮基准直径 d1 和 d2 由表 9-2 取 d1=200 mm, 由式 (9-6) 得
d2 n1d1(1 ) / n2 id 1(1 ) 2.1 200 1 0.02 411.6 mm ,
由表 9-2 取 d2=425mm 。
(3 )验算带速
由式 (9-12) 得
v
n1d1 π
四、带传动设计计算
见例 9-1。见下
设计后带传动实际传动比 iV 带=425/200=2.125>2.1 ,使轴Ⅰ转速 nⅠ略有降低,误差小于
5%。若保持斜齿轮传动比 i 齿轮 =3.386 ,则输送带速度下降幅度在允许范围内;也可在保证 总传动比不变的前提下重新分配传动比, 则输送带速度满足 2.5m/s。本章采用设计后所得到 的带传动的实际传动比: iV =2.125,修正斜齿轮传动比 i 齿轮 =7.11/2.125=3.35 ,此时,重新 计算轴Ⅰ的输入转速和转矩(其他参数不变) :
×
106×
14.4/462=297.66
×
10
3
N
·
mm

TⅡ=9.55× 106PⅡ/ nⅡ=9.55× 106× 13.83/136.4=968.3971.15 × 103 N· mm。
* 注: 此处以额定功率为依据,可保证系统在电动机最大输出情况下的工作能力。
有些教材以计算所得
的实际输出功率为依据,则保证的是系统在目前工作机环境中的工作能力。
由式 (9-14) 得带长
L0
2a0
2 (d1
d2 )
(d2 d1 )2 , 4a0
2 800
(425 (200 425)
200) 2
2597.6 mm 。
2
4 800
由表 9-2 选用 Ld=2500 mm ,由式 (9-15) 得实际中心距
a a0 (Ld L0 ) / 2 800 (2500 2597 .6) / 2 751 .2 mm 。
YFS2 ,故
YFS1 [ F ]1
YFS2 ,
F2
于是
mn
3 2 KT1 cos2 d z12[ F ]1
YFS1YεYβ
2 1.2 301.25 103 cos2 12
3
0.88 202 368
4.34 0.709 0.9 2.45 mm。
( 5)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计算 按式( 6-32 )计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11— 2。见下
九、联轴器的选择计算 见例 15-1。 见下
十、箱体及其附件设计计算
例 9-1 试设计某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的 V 带传动,已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P ed =15
KW, 转速 nⅠ=970 r/min ,传动比 i=2.1 ,两班制工作。
[解 ] ( 1) 选择普通 V 带型号
由表 9-5 查得 KA =1.2 ,由式 (9-10) 得 Pc=K APed =1.2 ×15=18 KW ,由图 9-7 选用 B 型
cos12 0.99 ;
⑤ 许用应力
查图 6-19(b) , Hlim1
Hlim2
1500 MPa
查表 6-7, 取 SH=1,则 [ H ]1 [ H ]2
Hlim 1500 1500 MPa
SH
1
于是
d1
3 2 KT1 u
1
(
Z
E
ZH
Z
εZ
β
)
2
d
u
[ H]
3 2 1.2 301.25 103
3.35
nⅠ=n 电机 /i V 带=970/2.125=456.5r/min , TⅠ=9.55× 106PⅠ /nⅠ=9.55×106× 14.4/456.5=301.25 × 103 N · mm。
五、斜齿轮传动设计计算 见例 6-3。 见下
六、轴的设计计算 低速轴设计计算见例 14-1。 见下
七、滚动轴承的校核计算 从例 14-1 的轴系受力分析知,低速轴两轴承处的合成(水平和垂直两平面)径向支反
输送带拉力 5kN ,速度 2.5m/s,速度允差 ± 5%。传动尺寸无严格限制,中小批量生产。
该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如下:
一、电动机选择 1. 电动机类型选择
按工作要求和条件,选用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封闭式结构,电压
380V , Y 型。
2. 电动机容量选择 工作机所需工作功率 P 工作=FV =5× 2.5 =12.5 kW ,
所需电动机输出功率为 Pd=P 工作/η 总 电动机至输送带的传动总效率为: η 总=η V 带× η 2 轴承× η 齿轮× η联轴器 × η 滚筒
查表 16— 3 取带传动和齿轮传动的传动效率分别为 0.96 和 0.97 ,取联轴器效率 0.99,参 照式( 16—3)取轴承效率 0.99,可求得 η 总=0.96 × 0.992× 0.97× 0.99× 0.96=0.867 ,
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 nd= nw× i 总=( 6~28)× 136.4=818.4~3819.2 r/min 。
根据容量和转速要求,从有关手册或资料选定电动机型号为
Y180L-6 ,其额定功率
15kW ,同步转速 1000r/min ,满载转速 970 r/min 。
二、传动系统总传动比计算与分配
nⅠ=n 电机 /i V 带=970/2.125=456.5r/min , TⅠ=9.55× 106PⅠ /nⅠ=9.55×106× 14.4/456.5=301.25 × 103 N · mm。
例 6-3 试设计某带式输送机单级减速器的斜齿轮传动。已知
输入功率 P=14.4KW,小齿轮
转速 n1=456.5r/min ,传动比 i =3.35, 两班制每年工作 300 天,工作寿命 8 年。带式输送机 运转平稳,单向输送。
301.75 N,
5 10.16 0.96
由式( 9-19 )得作用在轴上的压力 F Q
FQ
2zF0 sin
1
2
162.840 2 5 301.75 sin
2
2983.73 N 。
(8 )带轮结构设计及绘制零件图(略)
设计后带传动实际传动比 iV 带=425/200=2.125>2.1 ,使轴Ⅰ转速 nⅠ略有降低,误差小于
5%。若保持斜齿轮传动比 i 齿轮 =3.386 ,则输送带速度下降幅度在允许范围内;也可在保证 总传动比不变的前提下重新分配传动比, 则输送带速度满足 2.5m/s。本章采用后者: iV =2.125, 斜齿轮传动比 i 齿轮 =7.11/2.125=3.35 ,此时,重新计算轴Ⅰ的输入转速和转矩(其他参数不 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