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人机参考资料

无人机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测绘局局长徐德明:加快无人机航测遥感系统配备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0年03月29日来源:测绘局网站【字体:大中小】【E-mail 推荐3月25日至26日,国家测绘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德明到湖南考察调研测绘工作。

调研期间,徐德明强调,当前测绘工作面临良好发展势头,要善于把握机遇、用好机遇,加快无人机航测遥感系统配备,大力推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测绘文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测绘保障。

当前,无人机航测遥感系统的社会需求十分旺盛。

在全国全面推广和配备无人机航测遥感系统,是2010年全国测绘工作的重要内容。

徐德明到湖南调研的第一站,便来到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无人机自主研发技术,观看无人机飞行演示。

“飞机现在飞了多高?”“现在在500米以上。

”“一般能在天上飞多长时间?”“两个小时左右吧。

”在观看无人机飞行演示时,徐德明仔细向技术人员询问飞机的性能状况。

在随后召开的湖南省测绘工作汇报会上,徐德明指出,推广无人机航测遥感系统对湖南测绘、全国测绘事业发展非常重要,国家测绘局大力支持鼓励无人机的研发、应用和推广。

在听取了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方先知关于全省测绘工作的情况汇报后,徐德明充分肯定了湖南测绘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当前测绘事业面临的有利形势,要求更加积极主动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测绘保障。

他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测绘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对测绘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当前各方面对测绘的需求日益旺盛和迫切,国家保增长、扩内需的战略部署需要测绘部门做好前期基础工作,提供大量的地理信息数据。

测绘工作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有着重要影响,如果没有测绘先行,管理决策的科学化、信息化就很难实现。

新的历史条件下,测绘工作的重点任务就是要“构建数字中国、丰富地理信息,搭建共享平台、保障社会需求,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统一监管,创造和谐测绘、促进科学发展”。

文化建设是推动测绘工作抓住新机遇、巩固好势头的内在推动力。

株洲特色鲜明的国土文化建设给徐德明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他此行关注的另一个重点。

在听取了株洲市委市政府关于株洲市国土资源工作情况的汇报后,徐德明高度评价株洲国土文化建设“地和、人和”的核心价值观以及文化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

他指出,文化具有穿透力、向心力和凝聚力,文化可以提升境界,营造和谐、激发力量、凝聚意志,同时抓文化建设也是领导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

要把测绘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努力构建和谐测绘,为测绘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政治保证。

国家测绘局办公室、国土测绘司、地理信息与地图司有关司室负责同志陪同考察调研。

国产无人机亮相珠海航展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0年11月20日来源:新华社【字体:大中小】【E-mail 推荐首次在珠海航展亮相的“刀锋”无人机(11月19日)。

在11月16日至21日举行的第8届珠海航展上,数十款国产新型无人机成为航展上的耀眼明星,受到业界广泛关注。

新华社记者梁旭摄SH-1无人机,具有良好的战场隐身功能和较强的装置能力,在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等事件中完成多项任务(11月19日)。

新华社记者梁旭摄天翼-1型无人机(11月18日)。

新华社记者梁旭摄TF-8C小型观测无人机,其主要应用于测绘行业(11月19日)。

新华社记者梁旭摄天龙-8多用途中型靶机(11月18日)。

新华社记者梁旭摄辽宁省在大连长兴岛启动无人机航空海域监测项目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1年11月25日 09时39分来源:辽宁日报【字体:大中小】【E-mail 推荐11月22日至23日,辽宁在大连长兴岛首次启动无人机航空海域监测项目,并进行试点航拍。

今后辽宁将对全省海域、海岛开展全方位无人机航空遥感监测,利用新技术手段对全省15万多平方公里海域和506个近海海岛实施全面监控,确保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对此,省海洋与渔业厅已经立项,明年拟投资1000万元推进此项目实施。

无人机作为一种飞行遥感平台,具有机动灵活、易于起降、可云下飞行、低空大比例尺制图、小区域高分辨率等技术优势,其所获取的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在海域动态监管、海洋环境监测、资源保护等工作中用途广泛,为海洋综合管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辽宁地处东北亚地区中心位置,是我国万里海疆的最北端,大陆海岸线全长约2200公里,岛屿岸线长约650公里,海域面积约15.02万平方公里,近海分布大小岛屿506个,岛屿面积约187平方公里。

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辽宁对海洋资源的刚性需求上升,海域开发力度不断加大。

为顺应海洋经济发展规律,启动海域无人机航空监测项目将逐步推进辽宁海域、海岛实现全方位、立体化、数字化的实时监控。

据介绍,省海域动态监视监测中心拟在陆地监测基础上,逐步开展无人机航空监测、海上执法船监测,促进全省海域规范科学管理,尤其能够对一些难以实地监测或用海面积较大的区域规划用海项目进行有效监控,减少违法违规用海现象的发生。

此外,无人机航空监测还将为辽宁海洋功能区划、海岸保护与利用规划等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撑。

届时,辽宁各级海洋主管部门的海洋综合管理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

我国首次在青藏高原用无人机获取航摄数据获成功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0年04月20日来源:新华社【字体:大中小】【E-mail 推荐新华社西宁4月20日电(钱荣、钱贺进)记者从青海省国土资源厅获悉,19日上午,国家测绘局航摄组的无人机顺利完成在玉树地震灾区的航拍任务,这标志着我国首次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使用无人机获取航摄数据取得成功。

据了解,为迅速、快捷地向灾区提供各种比例尺的地图产品,服务灾区重建,国家测绘局紧急调集5架无人机实施灾区1:1000的航拍任务,在青海省国土资源厅、青海省测绘局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于19日11时顺利完成了地震灾区结古镇的航摄数据采集工作,获得了0.1米高分辨率影像数据。

此成果的获得,将为灾区抗震救灾、移民安置、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强有力的地图支持和数据保证。

“天骄”小型无人驾驶遥感飞机在青岛研制成功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6年01月05日来源:新华社【字体:大中小】新华社青岛1月5日电(记者徐冰)国家863计划重大科技成果、拥有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天骄”小型无人驾驶遥感飞机,5日在山东省青岛市研制成功。

据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名誉所长、青岛天骄无人机遥感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业立院士介绍,“天骄”小型无人驾驶遥感飞机是一种具有多项技术创新、并拥有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飞行器,是我国首个用于民用遥感监测的小型专业级无人机型号产品。

可广泛应用于海洋灾害监测、近海污染监测、海洋工程、海岸带和海岛调查、小城镇规划、农村地块调查以及洪灾、林火、地震等灾情监测,是一种提供数据获取、处理和应用分析一体化的新型技术手段。

专家分析,这一成果的推广应用,将大大提高我国对突发性事件的应急监测能力和高分辨率空间地理信息的采集和更新能力。

据介绍,这一成果填补了国内50公斤量级小型无人机的空白,标志着我国民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市场的起步。

“天骄”小型无人驾驶遥感飞机将在青岛市崂山区建设产业化基地。

(完)国家地理信息应急监测车交付仪式举行徐德明出席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1年09月28日 19时16分来源:测绘地信局网站【字体:大中小】【E-mail 推荐9月28日,国家地理信息应急监测车交付仪式暨无人飞机航摄系统推广应用现场会在广西南宁举行,标志着我国应急测绘地理信息监测系统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测绘保障服务在国家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救灾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研制的测绘型无人机已广泛应用到地震、洪水、特大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灾情遥感监测。

但是,测绘无人机在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甘肃舟曲等特大自然灾害的应急测绘保障服务中,遇到遥感数据远程传输慢、无法进行灾区现场遥感数据实时处理等技术困难,大大影响了应急测绘成果应用的时效性。

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于今年3月正式提出立项研制“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应急监测车”项目,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组织实施,历时半年时间研制成功。

地理信息应急监测车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网络通信等先进地理技术,基于车载平台,集成了应急三维地理信息与任务规划系统、无人机遥感影像获取系统、地面视频采集系统、应急遥感影像快速处理系统、数据远程传输系统、应急运输保障系统和移动会议系统等7个子系统,为掌握灾情、组织指挥抢险救灾,提供了一套有效的全流程移动式应急测绘解决方案。

该套应急监测系统在遭遇重大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准确地将灾情信息分为快速获取、现场处理、数据远程传输、应急测绘成果输出等四个阶段,有效摄取、处理并科学反馈各类地理数据信息。

系统能迅速确定受灾区域,制作灾前影像,设计并输出飞机航线图,利用无人机遥感影像获取系统进行实时轨迹监控并采集数据,将采集好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导入灾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灾情分析,并利用车载卫星通信系统现场将应急监测成果发送到应急监测指挥中心,实现了国家地理信息的全方位及时性地整合与共享,并大大提升了信息的真实性、准确度。

地理信息应急监测车具备了长途越野能力,适应山区和高原各种路况。

测绘型和监测型两种无人机,具备弹射、滑跑、伞降等多种灵活的起降方式。

测绘型无人机能在2小时内完成20平方公里5—20厘米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取;监测型无人机每架次能获取45分钟的灾区视频影像,并实时传输到地面工作站和远程应急指挥中心。

遥感数据处理系统能在3小时内完成20平方公里0.1米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处理,快速构建航空影像区域连续立体模型,实现灾情的立体判读与解译;利用现场制作的正射影像,可实现灾后影像的快速三维可视化,为现场应急辅助决策提供三维地理信息系统;采用卫星通信技术,构建最大8M带宽的远程通信网络,实现视频、语音的实时传输和至少2GB/小时的数据远程传输。

应急监测车的成功研制,对提升我国的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改善我国应急测绘技术装备落后的局面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重大实践意义,大大提升了应对各类紧急突发与危机事件的反应、决策能力。

无人飞机航摄系统是现代化测绘装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测绘应急保障服务的重要设施,也是国家、省级、市级应急救援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开展无人机航摄系统推广应用,有助于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提升社会管理效能;有助于大力推进测绘科技自主创新,增强测绘应急服务保障能力;有利于有关部门及时掌握所需动态地理信息,促进创新测绘服务模式,积极推动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自2010年组织开展推广应用工作以来,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测绘单位积极配合,顺利推进无人飞机航摄系统推广应用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