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择题易错题总结1、 下列一组数据是几种类型生态系统的植物地下部分重量(R )和地上部分重量(S )的比值:①R/S = 1.0 , ②R/S= 11,③R/S = 3,④R/S = 0.213 ;根据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对贫瘠、恶劣环境适应能力最强的是④类型生态系统的植物B. 若③为高产农作物,则③作物收获的可能是它的地上部分C. 对太阳能利用率最高的是④类型生态系统的植物D. 若④为高产农作物,则④作物收获的可能是它的地下部分2、 20XX 年洞庭湖区鼠害成灾, 农业科技人员在对靠近湖区的某地进行鼠害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 100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 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放置了 100只鼠笼,捕获54 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 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约为 306只,必须积极防治B. 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样方法C. 该地区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过较大规模灭鼠活动,果是不准确的3、分析图中小麦对不同元素需求量的数据,据图下 列推断合理的是A. 小麦对P 、K 的需要量与生长发育时期呈正相关B. 在营养生长期,P 可再利用,而 K 不可再利用C.果实和种子形成阶段,小麦对 P 的需要量多于D. 开花期K 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不重要4、若将3H — TdR ( —种3H 标记的脱氧核苷酸) 加入细胞培养液中, 正在进行DNA 复制的细胞就会立即摄取。
在相同条件下,向连续培养的两组细胞培养液中同时加入 3H — TdR,定时取样,检测被标记细胞所占的百分比。
将两组0越 冬 返 昔 拔 节孕开K期 期C.甲组的细胞周期时间比乙组长D .乙组约有20%的细胞在细胞周期中5、下图1为某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请在图2中选出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像 B图1 图2 6、 下列关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B. 人在紧张情况下,心跳、呼吸加速,血压升高属神经一体液调节C. 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来调节生理过程D. 短跑运动员听到枪声完成跑步和冲刺的过程,只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的7、 对于人类的某种遗传病,在被调查的若干家庭中发病情况如下表。
据此所作推断,最符合遗传基本规律 的一项是(注:每类家庭人数 150〜200人,表中+为发现该病症表现者,-为正常表现者) A. 第I 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 第n 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 第川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D. 第”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8下图是血糖的激素调节示意图,若以“ +”“一”分别表示促进和抑制作用,则①②③④⑤⑥依次是9、已知甲、乙、丙三种单细胞生物,它们都有细胞壁,都没有核膜。
它们所需的生活条件,经研究得到下 列结果(V 表胰岛素分泌增加*-①-血糖升高, ⑤④"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③.A. +,- — + - — + 一B .+ ++ + 一 +C.—,, , + + 一 D . + + + + + + 类别 I n 出 IV 父亲 + 一 + 一 母亲 一 + + 一 儿子++++女儿 + +■^~*血糖降低示需要)。
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 甲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是生产者B.乙在生态系统中一定是消费者C.丙生物的活动能增强土壤肥力 D •甲、乙、丙都不适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10、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A. 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B. 用氯化钙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C. 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D. 该杂交瘤细胞株的增生方式和产物分别是有丝分裂和单克隆抗体11、由于在“基因靶向”技术方面获得重大成果,两位美国科学家和一位英国科学家分享了20XX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基因靶向”是指利用细胞内的DNA可与外源性DNA同源序列发生同源重组的性质,定向改造生物某一基因的技术。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的遗传密码指导多肽或蛋白质的翻译B、一个细胞内所有的基因都要表达,但在表达的时间上各不相同C、细胞内的基因在遗传时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利用“基因靶向”技术实现DNA重组时需要限制性内切酶12、“观察黑藻叶绿体与细胞制基质的流动”、“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两个实验的共同点是A. 实验全过程都要使实验对象保持活性B.都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C.适当提高温度将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D.都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13、下列关于苹果、西瓜、哈密瓜果实细胞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三者均不含中心体,所有的细胞均有叶绿体和细胞周期B. 遗传物质的载体都是染色体,无氧呼吸的产物与人的相同C. 幼嫩的种子能为果实发育提供生长素,并提供大量促进果实成熟的物质D. 三种果实的成熟果肉细胞均含大液泡,细胞液中含有一些蛋白质、糖类等有机物14、某高三同学从生物学资料上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
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植物进行实验,实验中所需的步骤是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 3株分别编号为甲株、乙株、④将甲、乙两株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将甲株的叶柄横断面 ⑤将甲、乙、丙三株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将甲株的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⑥观察三株叶柄脱落情况。
15、在1957年,美国的生态学家 H. T. Odum 对佛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
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
GP 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R 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NP 表示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G — R ),下列叙述中正 确的是单位:102千焦/m 2/年GPNP R ① 15.91 2.81 12.23 ② 871.27 369.69 501.58 ③ 0.88 0.34 0.54 ④ 141.20 62.07 79.13 ⑤211.8519.26192.59A.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T ④T ①T ③T ⑤B. 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C. 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D. ④营养级GP 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 16、丝瓜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将刚萌发的丝瓜种子浸泡在下列5种溶液中24小时,然后种值。
比较各组植物雄花与雌花平均数,求出性别比如下表:处理 雄花 雌花 比值(雄花:雌花)水(对照)21.1 3.8 5.6 甲 赤霉素(100毫克/ 升) 4.7 4.7 1.0 乙CP (100 毫克 / 升)6.26.80.9②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③将 3株全部保顶芽: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丙株保留幼叶;A.①③④⑥ B .①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幼叶A.甲液对丝瓜花性别分化影响不大C.丙液对丝瓜花性别分化影响不大17、右图表示变形虫摄食、获取营养物质等生理过程。
对该图错误的是A.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 溶酶体内含有消化酶C. 细胞内的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的联系D. 溶酶体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无关18、虚线表示秋水仙素作用于植物幼苗的时间点,画出植B.乙液较利于雌花的形成 D. 丁液有利于雄花的形成物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和时间的关系图(答案如下)染色体数时间19、通过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影响酶的催化效率的因素。
画出单一变量温度(实线)、时间(虚线)效率的关系图。
(答案如下)20、质壁分离过程中,画出各部分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答案如下)。
时间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1、右图为过敏反应的原理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为抗原首次进入机体引起的免疫反应,表现为发作迅速,反应强烈B图中首次进入人体的过敏原与再次进入的过敏原的类型可相同,也可不同C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其调节方式为神经一体液调节D过敏反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图中靶细胞释放的组织胺等物质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等22、玫瑰有50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迄今已培育出2500多个品种。
玫瑰没有生成蓝色翠雀花素所需的“黄酮类化合物3 / 5 / -氢氧化酶”的基因,因此蓝玫瑰被认为是不可能培育成功的。
但日本科研人员将蓝三叶草中的蓝色素基因植入普通玫瑰而成功培育出了蓝玫瑰。
这株玫瑰的花瓣中所含的色素为蓝色,纯度接近10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蓝色翠雀花素分布于蓝玫瑰花瓣细胞的液泡和叶绿体中B. 培育蓝玫瑰应用的生物学原理是基因重组,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C. 蓝色基因在玫瑰细胞中表达的产物是蓝色翠雀花素D. 蓝玫瑰的培育成功意味着人类创造了一个新的物种;蓝玫瑰是否会对其他植物造成不良影响需要经过进一步调查23、下面4项有关生物学实验研究的表述,正确的是A. 切断小鼠大脑皮层与下丘脑的神经联系,小鼠不能维持体温恒定B. 在检测某人尿液中的含糖量时,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的方法更为简便有效35 32C. 用含有S和P的培养基培养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大肠杆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 在研究光照强度影响农作物光能利用率的实验中,可将某种植物放在不同的光照强度条件下进行研究24、下图为人体某个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衰老后,呼吸速率减慢,细胞质不再流动B. ⑤与⑥细胞内的核基因相同,而mRNAF相同死亡C. b过程各时期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相等的D. ⑤内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J yRNA T― 白质25、结核病是人群高发疾病之一,其病原体是结核杆菌。
人体初次感染结核杆菌后,能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 记忆细胞迅速分化B. 有关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变长C. 机体主要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D. T淋巴细胞内高尔基体活动加强,产生相应抗体26、张先生看到如下表所示的血液检查结果后,产生以下想法。
请指出其中错误的是(项目测定值单位正常值谷丙转氨酶17IU/L0〜451—r —H z~十尿素氮14. 6mg/dL6. 0〜23. 0血糖223mg/dL60 〜110甘油三脂217mg/dL50 〜200总胆固醇179mg/dL150〜220A. 谷丙转氨酶较低,可能有肝细胞病变B.尿素氮含量正常,目前肾脏比较健康C.血糖过高,可能会出现尿糖D.血脂偏高,应少吃油腻食物27、控制大肠杆菌抗药性的基因、控制根霉菌主要性状的基因、控制病毒抗原特异性的基因依次位于()①拟核DNA 上②线粒体DNA 上③细胞核染色体上④质粒上⑤蛋白质衣壳内的核酸上28、在天气晴朗的夏季,将用全素营养液培养的植株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放在室外进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