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院教务管理系统介绍

学院教务管理系统介绍

学院教务管理系统介绍
教务管理是整个高校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核心部分,是学校教学活动得以正常运行的总调度,是学校各教学单位相互联系和沟通的枢纽,是推进教学改革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工作。

教务管理是个动态的多层次、多因素的过程,具有相当高的整体性,具有有序、权威的特征,具有多种职能(服务、管理、决策、督导和研究等)。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务管理系统不仅提高了高校信息管理和利用数据的能力,也提高了高校的综合竞争力。

教务管理水平对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大的影响,随着学院本科专业数量及招生规模的快速增长,对学院教务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服务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高效地解决教务管理中面临的新问题,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成为学院研究的重要课题。

2011年学院投入大量资金启用了教务管理系统,此系统是涵盖学院教学、学籍、考务、师资、毕业生管理、成绩录入查询、网上报名选课、在线评教等方面的重要应用系统。

一、学院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原则。

学院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是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充分利用积累的现有资料,为学院构建核心竞争力提供先进、完整的信息。

二、学院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采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

根据学院各个部门的需求和业务流程的特点,将整体建设过程分为二期进行:
第一期:“有数据、有功能”,此为数据的准备阶段,为之后各个功能模块的正确运行做准备。

第二期:“功能全面、数据完善”,将已有的数据完善、完整,以求各个功能模块更加标准,从而全面提高学院教学、管理、服务水平,为全院师生提供丰富、便捷的信息化服务。

三、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的特点
1. 智能化的资源调配。

它使学校教学资源得到优化,教师、教室、实验室、时间等的高效调配和合理利用,解决了学校资源紧缺、多校区、院系多级管理状况下排课、排实验室、排考场难等问题。

2. 周全的软件设计。

随着学分制的教学改革,国内少数高校已试行了完全学分制,大部分高校正在由传统的学年制向学分制过渡,传统的教学管理软件已无法适应这一转变,本系统在设计时考虑了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学分制以及过渡时期等不同阶段教学管理软件衔接的需求。

3. 规范化的教学资源管理。

系统严格遵循教育部颁发的学籍学历规范和有关信息标准,课程代码、教师代码、学号等的编码规范高校管理,避免代码的重复等不合理现象的发生。

4. 学分制管理思想的体现。

本系统较好地体现了学分管理的基本思想:
(1)管理思想、理念上:学分制管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由化和个性化,学生可以自主选课程、自主选专业、自主选学习进程(上课时间)、自主选主讲教师。

(2)教学管理上:学分制管理以教学过程为主线管理,淡化行政班,在强化专业学生共性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3)学籍管理上:学分制的学籍管理关心获得学分或修读的课程,学生可以多次修读相同或不同的课程。

四、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工作实施进度:
1、2011年下半学期与杭州正方软件公司签订购买合同。

2、2012年初完成系统硬件招标、安装及网络环境搭建工作。

3、2012年3月成立华清学院教务管理信息化工作小组,明确成员分工及工作职责。

4、2012年3月完成教务系统软件的安装调试工作。

5、2012年4月完成学院基本信息、学生基础信息、教师基本信息的导入工作。

6、2012年5月份对学籍管理模块创新工作方法,核对、完善了全院学生学籍信息、个人信息。

7、2012年5月份录入教学计划、下达教学任务。

对系统成绩管理模块中的各类样表进行再次开发,并规范了各类表的录入标准。

8、2012年6月教师开始网上录入成绩、开展四六级报名工作。

9、2012年7月开展全院范围内学生网上评教工作,并对评教模块中评价问题、评分等级、指标体系等进行再次开发修改。

10、2012年9月利用系统学籍管理功能完成新生分班工作。

11、2012年10月对学生成绩模块进行开发修改,开始导入学生历史成绩。

五、教务系统平台应用现状
学院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本着高起点高标准、既适应当前又考虑未来发展的原则,具有界面友好、易于掌握、操作简单、功能齐全、安全可靠、运用广泛等特点。

1、教务管理系统后台首页(图)
学院教务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系统维护、学生管理、师资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智能排课、考试管理、选课管理、成绩管理、实践管理、教学质量评价、毕业生管理、体育管理等。

2、学生管理模块
学生管理是学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一万一千余名学生的学籍信息均已实现教务系统信息化管理。

2012年9月,学院首次利用教务管理系统对2012届2971名新生进行平台注册、分班、编学号。

同时,在学生学籍信息的日常管理中,如:学生休、退、复学、降级等学籍异动等,也利用教务管理系统实现了规范化和信息化的管理。

3、师资管理模块(图)
教务管理系统已建立健全了完整的学院师资库,学院目前拥有教职工933人,专职教师6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60%以上。

4、教学计划管理模块(图)
学院利用教务管理系统实现了在线每学期的教学计划安排以及教学任务下达各代课教师等。

将原有的手工管理方式转变为现有的信息化管理方式。

5、学生在校学习课程库管理(图)
学院积极推进学科建设,面向社会需要开展科研工作,现有省级重点精品课程1门,省部级科研19项,省级教改课题12项,主(副)编教材16本,出版学术专著15部,省级以上科研获奖20项。

6、教师录入成绩web界面(图)
目前学院已实现了80%课程代课教师网上录入成绩,极大的方面了代课教师录入考试成绩,减少了原始手工登记成绩的错误率。

7、学生web登录首页(图)
学生可第一时间通过学院网站进入教务管理系统查看自己的个人信息及每学期的考试成绩,并可同时进行网上评教、选课等相关操作。

学院从2012年开始进行体育课程的网上选课,学生可从教务系统中学生登陆界面的网上选课一栏查看所有体育课程及相关代课老师、上课时间。

同时,学院还计划在2013年9月全面开始公选课的网上选课。

8、网上评教系统(图)
2012年,学院首次进行网上评教工作,全院一万一千余名学生积极参与效果显著,通过学生评教客观的反映了代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况,代课教师通过评教结果的反馈能够更好的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9、成绩管理模块
学生可通过教务系统查询到每学期的考试成绩,让学生及家长更及时的了解到自己历年的成绩情况。

当今,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高教改革正在以迅速向前推进,高等学校教学模式也悄然发
生变化,投入使用后的教务管理系统,的确为高校带来了方便快捷,但同时由于不同的高等学校由于其发展历史、自身基础、服务领域以及所面临的机遇等的不同,会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也因此会出现各种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教务管理系统要想适应这个变化和差异就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再次开发,以期达到能辅助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师、学生、管理人员服务的目的。

目前,学院的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正在稳步发展的主要阶段,信息化建设任务重、工作复杂,但我们相信在学院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关心下,将会取得这场攻坚战的胜利,信息化建设将为学院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