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1.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是广泛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问题需要采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技术的以及宣传教育等多种手段来解决。

其中法律手段是其他管理手段的基础。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利用法律法规约束和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公众环境意识得到提高,市场竞争和相关方对环境的关注,迫使企业加强污染预防,把被动的环境管理变为积极的预防和防治结合。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是为了适应这种需求而推出了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

所以,环境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导致了环境管理标准的产生,促进了环境管理体系的广泛建立与实施。

该标准通过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加强组织的管理能力和保障措施,从而达到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

2.环境管理体系的核心是污染预防
环境管理体系强调污染预防。

把预防思想由制造过程扩展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即从“摇篮到坟墓”。

标准明确规定了企业在制定环境方针时必须对污染预防作出承诺;在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中,要针对企业的各项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影响,确立目标和指标,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体现了从源头治理污染、实现污染预防的原则。

推行清洁生产是污染预防的根本措施。

清洁生产包含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有害原材料,采用清洁能源,推广清洁生产工艺,生产清洁产品等,以协调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有赖于建立监测和监督机制
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思路是引导企业建立起环境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

强调内部监督与监测,掌握环境表现,评价环境绩效,需要设计一套监测与监督规则,通过连续的监测并进行数据分析,为实施环境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所以,监测与监督是环境管理体系的关键活动。

通过监测与监督,不断地发现问题,约束自身的环境行为,调节自身的各项活动,以实现环境改善的目的。

4.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是持续改进
环境问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一个时期的环境目标实现了,又可能出现新的环境问题,这是由于组织自身技术或经济的原因,或者社会需求的变化。

而改进
的过程是渐进的、有步骤的、持续的,也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

持续改进贯穿于两个过程中,即环境管理体系自身不断完善的过程和环境问题不断减少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的,都有赖于持续改进来实现。

5.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作用
ISO 14001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ISO/TC 207)制定并由ISO 颁布的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中的一个规范及使用指南性标准。

它融合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环境管理经验于一身,形成一套完整的、操作性很强的体系标准。

企业采用本标准,建立、实施环境管理体系,首先对自己的环境现状进行评价,确定重大环境因素,对企业的产品、活动、服务等各方面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策划。

通过文件化的体系进行培训、运行控制、监测控制和改进,实现全过程有效管理,从而提高环境绩效。

基于上述,贯彻ISO 14001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引导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约束机制,提高企业的环境意识和管理水平。

(2)促进污染治理,降低环境事故风险。

(3)满足环境法律法规要求,实现污染预防。

(4)有助于企业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增强企业效益。

(5)满足顾客要求,提高市场份额和企业竞争力。

(6)有利于消除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促进与国际接轨。

(7)有利于改善组织与周边社区、居民、企业、相关方的关系,从而获得更大的支持和发展。

(8)向公众展示组织的良好形象,证实自己的声明,提高组织的信誉和知名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