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畜禽养殖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时间以来,养殖业的发展也带来了空气、水、土壤等方面的污染问题。

这些污染问题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同时也威胁到了人类健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1. 水环境污染
畜禽养殖业是我国污染水环境的重要来源之一。

大量畜禽养殖污染物质被排放至水体中,如粪便、尿液、饲料残渣以及用于消毒的化学物质等,这些物质会使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增加,进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生态系统平衡。

养殖污染物质通过排放到土壤中,造成了土壤环境的污染。

大量污染物质的积累及微生物的繁殖,会导致土壤酸性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大幅度提高,严重影响农作物及植物的健康生长,进而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养殖业的废弃物、废气和风沙等,都是空气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这些污染物质破坏了空气环境质量,给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

1. 强化污染源控制
强化污染源控制,是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关键。

可以通过采用科学的污染物管理技术,对畜禽粪便、废水、废气等进行收集和处理,实现清洁、低排出的生产方式。

2. 推广循环农业
推广循环农业生产方式,即通过将畜禽粪便等养殖废物转化为有机肥,将有机肥用于农田生产,实现循环利用,降低污染。

同时,循环农业模式也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 加强环境监管
加强环境监管,建立科学的监管管理制度,强制性遵守养殖废弃物、养殖废气、饲养密度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落实了技术和经济措施的同时对违法行为严格处罚,”一罚到底”,以此达到严格治理污染的目的。

4. 加大科技投入
加大科技投入,通过研究开发适应现代养殖模式的先进技术,在降低污染的同时提高养殖产业市场竞争力。

结论
畜禽养殖污染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头号问题。

要解决养殖行业环境污染问题,必须
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采取科学的生产方法,加强环境管控,推广有机循环农业生产方式,给出更好的保护自然环境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