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案优秀9篇《识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蜻、蜓”等14个生字,会写“蚂、蚁”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有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1、认识14个生字。
会写2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教学难点:运用形声字的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1、导入: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春天马上过去,美丽的夏天就要来了,在这美丽的季节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板书课题)2、(出示ppt)请你们仔细观察,图上都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做什么呢?(二)、读儿歌,识生字1、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有一首儿歌就写了这些小动物有趣的活动,你们愿不愿意自己先读读?(出示试学一)学生读儿歌,圈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测。
(1)检测读儿歌:一人一行读,一人一句读,小组读(2)学习出示“展、运、网”通过组词,出示图片,做动作,读句子,和图片比较字形来学习。
学完放回句子男女生读。
(3)学习“虫”字旁的字。
(出示试学二)检查学生画出的词,齐读。
(出示课件)读带小动物词的生字。
(图画、拼音、词语全部出示)一名同学读词语,其他同学跟着读。
男生、女生比赛读。
(去掉图画)愿意读的一起读;学生自由朗读。
去掉拼音,分小组读词语。
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排列顺序读:在这些词中你还有哪个词不认识?请你的好朋友来帮助你。
还有谁不认识?快问问你的同桌。
谁全认识了?全认识的同学请起立,我们大声读一读。
(三)、感悟方法,培养能力1、(根据黑板上展示的小动物名字)同学们,快快睁大你的眼睛,注意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2、你们还发现了什么?(1)引导发现形旁:这些字都有虫字旁,虫字旁与这些字有关系吗?想想我们还学过哪些形声字?学生说后,出示ppt,读学过的'“虫”字旁的字。
(2)引导发现声旁:“蚂”这个字念什么?[遮住虫] 读什么?(3)教师小结:像这样,在一个字当中,一部分表示字的意思,另一部分表示读音,这样的字叫——形声字。
在汉字中有许多形声字,抓住这个特点可以帮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些字。
(4)读学过的形声字。
(5)把14个生字放回儿歌,师生合作读,做动作读,拍手读。
(四)、仿说练习1、通过变换句子颜色让学生发现句式特点: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给出小鸟、小狗读仿说。
(五)、指导书写1、学写“蚂”“蚁” 两个字。
(1)学生观察,说一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2)师范写,讲解要求。
在写“蚂”字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把两部分写紧凑。
“蚁”字注意右半部分的笔画顺序。
(3)提醒写字的要求:写字时我们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争取把字写正确、写漂亮。
这些要求你都做到了,就会得到小红花。
2、学生书写,描红,仿写。
《识字》教案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日”“月”“水”等8个生字,会写“日”“田”“禾”等4个生字。
2.掌握两种笔画“点”“捺”。
3.能够掌握象形字的学习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汉字的形象性,体味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1.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本课4个生字。
2.让学生弄清生字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师生活动一、复习巩固,猜谜导入二、识记生字,了解字意三、师生交流,学习生字四、游戏巩固,加强记忆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四个生字,同学们还记得吗?(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并让学生自己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2.师:这节课呀,我们先来玩一个猜谜语的游戏。
请大家竖起耳朵听仔细哦!3.师:“有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
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则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吗?(学生思考后,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出心中的答案。
最后老师揭示答案是“太阳”)4.课件出示太阳图片,引导学生由“太阳”过渡到“日”。
5.师:下面我们再猜一个谜语:有时挂在天边,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谁知道这是什么?(生:月亮)1.师:刚刚我们猜了两个谜语,谜底是“日”和“月”。
那你们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呀?(课件出示日、月图片,让学生举手回答)2.师: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日”“月”这两个字的演变过程。
(课件出示“日”“月”的演变过程)3.仔细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图画——甲骨文——简化字),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
1.重点学习“日”“田”“禾”“火”,要求学生结合图画,展开想象,按照自己的理解说说“日”“田”“禾”“火”的字形特点,并分析生字、释义。
2.指导学生按正确的笔顺顺序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学习“捺”“点”两种笔画。
1.老师出示课件“孔雀开屏”。
孔雀尾巴上每一根羽毛都有一个生字,让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2.师:你能让孔雀变得漂亮吗?只要你正确地读出上面的字,它的尾巴就会发光,变得漂亮起来。
咱们来开火车读一读吧!3.让学生完成课后“猜一猜,连一连”习题,老师讲解。
教学反思:“日月水火”这四个汉字,全班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认识,但对“象形字”这个概念学生初次遇到的情况。
在教学中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要分层教学。
先让学生观看“日月水火”四个字汉字演变的动画,学生从实物,到甲骨文到小篆,逐步到现在的方块字,对汉字的演变有了一个整体的认知,对象形字有了更深的认识。
同时,这个环节的设计,也给学生提供了练习说话的媒介,如“日像什么?”“月像什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深入认识了象形字,并且初步体验了象形字的识字方法。
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渐放手,还原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中实践探索、学习新知。
学习“山石田禾”时,先让学生看象形字,猜一猜它表示的是什么事物?再让学生观察图画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再认识现在的方块字。
样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猜到的和看到的对上了时,他们会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和图片时,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规律——字和图的相似处。
学生不仅很容易记住,以后遇到这类字也会用象形的规律来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新生字的强烈愿望。
《识字》优秀教学教案篇三【课前透视】识字3是以对对子的形式呈现,内容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
对子情境优美,语言精炼,读起来琅琅上口,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
对对子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在极富感染力的语境中教师应该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大自然的实际,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教学目标】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6个字。
2、借助拼音和插图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有搜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学会对对子。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关于大自然景物的图片或课件。
【课时】两课时(1.5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启发谈话:同学们喜欢对对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对子歌。
2、展示图片:(出示大自然景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说说画面的景色。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大自然。
〖对话平台一、自学1、学生借助拼音朗读对子,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交流识字情况。
读文正音,提高学生识字能力二、识字1、出示生字词:认识哪个读哪个?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2、游戏识字:开展“识字秘诀”交流会,看谁的识字方法好。
3、检查识字:⑴ 开火车识字──将13个生字打乱顺序,以小组为单位按顺序开火车读生字。
⑴ 摆长龙识字──学生按教师出示的拼音顺序把字卡摆成长龙。
(也可摆成其他图案,如问号、感叹号、S形等)⑴ 帮生字找家──分别找出带“雨”“虫”“木”字旁的字。
⑴ 猜字谜──多字少一半(夕)十日十日(朝)王二小,白又胖,一屁股坐在石头上(碧)利用学生已有识字经验,在游戏和活动中识字,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识字的乐趣。
竞赛识字,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三、朗读1、读文,引导发现课文的特殊呈现方式。
2、师生交叉读文、拍手练读、分组竞赛读文。
师生互动读文,营造融洽的学习气氛。
四、练习请你学着文中的样子,也出几个对子让小伙伴对一对,实在对不上你可以帮助他。
拓展延伸,使学生进一步感悟语言,积累语言。
五、写字重点指导“和、语、千”。
分散写字任务,提高书写质量。
第二课时(或半课时)〖对话平台一、导入出示大自然的画面:你能用学过的词语描绘一下吗?说完后把词语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绘画:1、在文中挑选一个或几个喜欢的词语,写在纸上,自己配上画面。
2、拿出自己的作品在组内交流,大家互相评议,猜猜他画的是哪些词语。
借助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挖掘学生个性潜能,增强理解语言能力。
二、练习1、挑字卡找朋友:翘舌音朋友──我是翘舌音“朝”,我的朋友在哪里?结构朋友──我是“秀”,我有上下两层楼,我的朋友在哪里?偏旁部首朋友──我是昆虫小蜜蜂,我的朋友遍天下。
反义词朋友──我是“朝”,是一天的开始,我的朋友在哪里?2、“火眼金睛”:儿歌中哪些字是今天学的?看谁找得多?红脸儿朝阳出东方,专给小朋友洒霞光。
碧绿的田野禾苗壮,万紫千红花儿香。
蝴蝶姐姐花间舞,蜜蜂妹妹采蜜忙。
杨树摇摆千条枝,桃李傍晚送夕阳。
3、“金话筒”:任意选择书中的词语说几句话,看谁用得多,句子说得美。
游戏识字进一步巩固识字,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三、写字1、认读“李、秀、香”,学生观察描红: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2、教师发现问题相机引导,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体会汉字的结构之美。
【伴教锦囊】〖词语解释万紫千红:形容百花盛开,颜色鲜艳。
和风细雨:原指温和的风细小的雨。
现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山清水秀:形容风景优美。
也说山明水秀。
〖相关链接对子歌(略)识字篇四引导孩子在丰富的语境中识字-----《识字7》看图会意形式识字浅谈《识字7》采用的是看图会意的形式识字。
课文共分两部分:其一是看图识字学词;其二是儿歌,帮助孩子在诵读儿歌中感悟字意。
本课教学目标是学会众、群等九个生字,初步了解会意字的特点,培养主动识字的兴趣。
朗读儿歌,在朗读中感悟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识字、写字是本课教学重点,但如何让孩子在在认识汉字中学会识字、形成主动识字的兴趣?我想这是低年级段识字教学难点。
为此,结合会意字构字特点,我想本课教学应努力丰富文本语境,让孩子在丰富的语境中认识汉字、感悟字意,进而培养其主动识字的兴趣。
一、简笔画直观再现字意教学伊始,老师在黑板上用线条勾勒一个人形图,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
课本上是一位小朋友上学的彩图,富有生活气息,为孩子多乐于接受。
但考虑课本上是多幅图及字、词、儿歌一起呈现出来(教学挂图上也是如此),让学生观察课本或彩图,必将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学生思维。
之后,再板书人字,让学生说说人字为什么这样写。
让学生在图、字形联系中感悟象形字造字方法,感受汉字的奇妙。
然后再让学生用人字组词。
照此方法,引导学生图、字形相结合认识从、众二字,读准从、众的韵母是ong 不是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