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30C 化学氧自救器使用方法(1)撕开封口条,拉开封口装置。
(2)去掉上外壳,取诞生氧罐;(3)用手指拉住拉环,拔掉初期生氧装置启动针;(4)拔掉口具塞,将口具于唇齿之间,咬紧牙垫,捋顺气囊〔假设气囊未鼓起应向自救器呼气将气囊吹鼓〕,夹好鼻夹,用口呼吸。
(5)带好颈带,系好腰带,匀速撤离灾区。
安全避险根本学问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监测监控、人员定位、供水施救、压风自救、通讯联络、紧急避险六大系统。
1.事故应急救援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答:马上组织营救受害人员;准时掌握危急源;做好现场清洁,消退危害后果;查清事故缘由,评估危害程度。
2.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是什么?答:准时报告灾情;乐观抢救;安全撤离;妥当避灾。
3.《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作业人员必需娴熟把握哪些使用方法?答:自救器和紧急避险设施。
4.煤矿发生险情或者事故后,现场人员应当如何处置?答:现场人员应当自救、互救,并报调度室。
5.煤矿发生险情或者事故后,井下人员应当如何处置?答:井下人员应当按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指令撤离险区,在撤离受阻的状况下紧急避险待救。
6.从业人员觉察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状况时,应当如何处置?答:有权停顿作业或者在实行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7.煤矿井下的“三条生命线”是指什么?答:井下线路、压风管路、防尘洒水管线。
8.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马上向矿调度室汇报,汇报内容包括哪些?答:(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缘由;(2)事故类型;(3)事故现场人员伤亡状况,现场人员是否安全撤离 ;(4)事故缘由的初步推断 ;(5) 事故报告人及联系方式。
9.井下冒顶事故发生有哪些预兆?答:响声、掉渣、片帮、裂缝、脱层、漏顶、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淋水量增加。
10.摸索有没有冒顶危急的方法有哪些?答:木楔法;敲帮问顶法;震惊法。
11.觉察采掘工作面有冒顶的预兆 ,自己又无法逃脱现场时 ,现场人员如何处置?答:应马上把身体靠向硬帮或有强硬支柱的地方。
12.冒顶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如何处置?答:要尽一切努力争取自行脱离事故现场。
无法逃脱时,要尽可能把身体藏在支柱结实或块岩石架起的空隙中,防止再受到损害。
13.发生冒顶事故后,被堵人员应如何处置?答:(1)遇险人员应快速组织起来,主动听从灾区中跟班干部、班组长和有阅历老工人的指挥。
团结协作,尽量削减体力和隔堵区的氧气消耗,有打算地使用饮水、食物和矿灯等,做好较长时间避灾的预备。
(2)如人员被困地点有 ,应马上用汇报灾情、遇险人数和打算实行的避灾自救措施;否则,应承受敲击钢轨、管道和岩石等方法,发出有规律的呼救信号,并每隔肯定时间敲击一次。
不连续地发出信号,以便营救人员了解灾情,组织力气进展抢救。
(3)维护加固冒落地点和人员躲避处的支架,并派人检查,以防止冒顶进一步扩大,保障被堵人员避灾时的安全。
(4)如人员被困地点有压风管,应翻开压风管给被困人员输送颖空气。
并稀释被隔堵空间的瓦斯浓度,但要留意保暖。
14.处理冒顶前,应如何处置?答:处理冒顶前,必需先恢复冒顶区域的正常通风。
如不能恢复可利用水管、压风管等向被堵压人员处输送颖空气。
15.处理冒顶时,应留意什么?答:处理冒顶必需坚持由外向里、逐步进展,实行适宜措施加固冒顶地点,确保在抢救中不会再次冒落;并准时清理、加固后路,保障后路畅通、安全。
16、发生煤、矸埋人事故时,应如何处置?答:应通过最短的途径、最快的速度搬运矸石,接近被埋人员,如冒顶严峻无法通过时,可实行打绕道的方法抢救人员。
假设遇险者被碎煤矸所埋,清理时只能承受人力,防止使用机械伤及被埋人员;假设遇险者被煤岩块压住,应承受千斤顶或液压起重器等工具把煤、岩块抬起,不行用锤砸的方法破岩(煤)。
17.发生瓦斯爆炸的三个根本条件是什么?答:(1)瓦斯浓度范围 5%-16%;(2)有明火或热源;(3)氧气浓度大于12%。
18.预防瓦斯爆炸的主要措施是什么?答:防止瓦斯积聚和引燃。
19.瓦斯爆炸有哪些预兆?答:空气抖动;风流瞬间停滞;丝丝的空气流淌声;人的耳膜震惊、头发懵。
20.煤尘爆炸必需同时具备的三个根本条件是什么?答: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且必需悬浮在空气中,并到达肯定浓度(45-2023g/m3);引爆火源的温度为700~800℃;氧气浓度不低于18%。
21.煤层自然发火的主要征兆有哪些?答:四周巷道煤、岩、空气和水温上升,温度加大,消灭雾气,有煤油味、汽油味或焦油味,CO、CO2 浓度上升,O2 浓度降低,人接近火源四周有头痛、闷热、四肢无力的感觉,消灭火炭、火焰、烟雾等现象。
22.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的自救与互救措施有哪些?答:(1)背向空气震惊冲击波到来的方向,俯卧倒地,面部贴在地面以降低身体高度,避开冲击波的强力冲击,并临时屏住呼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把火焰吸入肺部造成内部烧伤。
(2)最好用衣物盖住身体,尽量削减身体暴露面积,以削减烧伤。
(3)爆炸后要快速按规定佩戴好自救器,辨清方向,沿正确的避灾路线撤退。
(4)尽快撤离灾区,到达颖空气的安全地点中。
23.矿井火灾的处理方法有哪三种?答:一是直接灭火法;二是隔绝灭火法;三是综合灭火法。
24.什么是直接灭火方法?答:直接灭火方法是用水、沙子和化学灭火器等在火源四周直接扑灭火灾或挖除火源。
25.什么是隔绝灭火法?答:隔绝灭火法是在通向火区的巷道中构筑密闭墙,断绝火区的供氧源,使火区中的氧含量渐渐削减,二氧化碳含量渐渐增高,使火灾自行熄灭的方法。
26.什么是综合灭火法?答:综合灭火法是先将火灾区进展封闭,然后实行其它灭火措施进展灭火,以加快火区的熄灭速度。
27.煤矿可能发生中毒、室息的主要场全部哪些?答:爆破作业地点;煤烟流经的巷道;炮烟积聚的采空区;盲巷、盲井; 通风不良的巷道。
28.扑灭火灾的最正确时机是什么?答:在火灾初起阶段(一般为着火后 5-7 分钟)。
29.用水灭火时,必需具备什么条件?答:火源明确;水源、人力、物力充分;有畅通的回风道;瓦斯浓度不超过 2%。
30.在火灾初起阶段,用水直接灭火时,应留意什么?答:灭火人员肯定要站在火源的上风侧,并应保持正常通风,回风道要畅通,以便将火烟和水蒸汽引入回风道中排出;应从火焰四周开头灭火,逐步移向火源中心,千万不要直接把水喷在火源中心 ,防止大量蒸汽和炎热煤块抛出伤人。
31.发生电气火灾事故时,应如何处置?答:首先应切断电源,来不及切断电源或未切断电源前 ,只准使用不导电的干粉灭火器、消防沙进展灭火,严禁用水和泡沫灭火器灭火。
32.发生火灾事故后,遇险人员应如何快速确定撤退路线?答:应快速判明事故性质、地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状况,通风系统、风流及火灾烟气集中速度、方向以及与自己所处巷道之间关系,确定撤退路线。
33.发生火灾事故后,位于火源进风侧的人员,应如何撤退?答:应迎着颖风流撤退。
34.发生火灾事故后,位于回风侧的人员,应如何处置?答:应快速戴好自救器,经最短路线绕到颖风流中,或在烟气未到达前顺风流从回风出口撤到安全地点;距火源较近且越过火源无危急时,可快速穿过火区撤到火源的进风侧。
35.遇险人员无法躲避着火巷道或火灾烟气时,应如何处置?答:应快速进入避难硐室。
未能进入避难硐室时,应在烟气袭来前, 选择适宜地点利用现场条件,快速构筑临时避难硐室等待救援;假设巷道内有压风管,可翻开压风管供人员呼吸,并常常敲打管路,向外报警。
36.遇险人员在有烟雾的巷道里撤退时,应如何处置?答:应尽量躬身弯腰,低头快速前进。
如烟雾大、视线不清或温度高时,则应尽量贴着巷道底板和巷壁,摸着铁道或管道等爬行撤退。
37.遇险人员在高温浓烟的巷道撤退时,应留意什么?答:应浸温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进展降温,或利用随身物件遮挡头面部,防止高温烟气刺激等。
38.在什么状况下方可实行逆烟撤退方法?答:在四周有脱离危急区的通道出口 ,且有脱离危急区的把握时 ; 或只有逆烟撤退才能生存时,方可实行逆烟撤退方法。
39.井下透水有哪些预兆?答:煤壁挂红、挂汗,空气变冷,消灭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增大,顶板来压,底板彭起,消灭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
40.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觉察有突水预兆时,应如何处置?答:必需停顿作业,实行措施,马上向矿调度室报告,发出警报,撤出全部受水威逼地点的人员。
41.水灾发生后,井下人员来不及撤至安全地点 ,而被堵在上山独头巷道内,遇险人员应如何处置?答:保持冷静,避开体力的过度消耗,等待救援。
42.井巷发生透水事故时,事故救援首要任务是什么?答:抢救受淹地点被困的人员 ,掌握水势,防止井巷被淹的范围扩大。
43.在突水迅猛、水流急速的状况,现场人员应如何处置?答:现场人员应马上避开出水口和泄水流,躲避到硐室内、拐弯巷道或其他安全地点。
如状况紧急来不及转移躲避时 ,可抓牢顶梁、立柱或其他固定物体,防止被涌水打倒和冲走。
44.发生水害事故后,因透水破坏了巷道中照明和路标、迷失行进方向时,遇险人员应如何处置?答: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穿插口,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援人员留意。
45.发生水害事故后,遇险人员退路被隔断无法撤离时 ,应如何处置?答:应快速查找位置最高的地方临时躲避 ,并在明显地点设置标志。
险轮番担当岗哨观看水情的人员外,其余人员均应静卧,削减氧气、热量等消耗,等待救援。
严禁盲目潜水兆生等冒险行为。
46.一旦发生事故无法撤退而躲到避难硐室后,怎样做才能获得良好的救助效果?答:(1)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 以便抢救队员觉察;(2)待救时应保持安静,不急躁、尽量俯卧于巷道底部,以保持精力、削减氧气消耗,并避开吸入更多的有毒气体;(3)硐室内只留一盏矿灯照明,其余的矿灯全部关闭,以备再次撤退时使用;(4)连续敲打铁器或岩石等发出呼救信号;(5)全体避灾人员要团结互助,坚决信念;(6)被水堵在上山时,不要向下跑出探望。
水被排走露出棚顶时, 也不要急于出来,以防 SO2、H2S 等气体中毒;(7)看到抢救人员后,不要过分感动,以防血管裂开。
47.发生矿井供电事故时,现场人员应如何处置?答:现场人员必需停顿作业并发出警报,撤出全部受威地点人员。
48.发生人员触电事故时,现场人员应如何处置?答:应马上切断电源,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
假设不能马上切断电源的应使用枯燥的木棒或其他绝缘工具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
将脱离电源后的触电者快速移至通风较好、较枯燥的地方,使其仰卧,将上衣与裤带放松。
对触电者进展心脏复苏、人工呼吸和创伤包扎,同时转送医院救治。
49.发生压力器爆炸事故后,现场人员应如何处置?答:现场人员马上紧急停机、发出警报并紧急撤离,同时马上向矿调度室和本单位值班室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