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访日记(精选20篇)

家访日记(精选20篇)

家访日记(精选20篇)家访日记(精选20篇)家访日记(一):吃完饭后,分别联系了丁子昕、郑芷祺、童谣、张智杰等同学的家长,因为昨日太晚没有来得沟通好,早上才打的电话,所以几个家长的时光暂时都还安排可是来,最快的也要等三点左右。

从此刻到三点还有两个小时,我们该到哪里去呢打发这段时光呢?xx提议去一个同事家看看,可惜那同事立刻就有事要出去。

我决定请两位美女去洗脚休闲一下,不然实在太难混了。

就才大家的意见无法统一的时候,电话响了,是张智杰的家长打来的,她说此刻在家,有时光。

太多谢了,你真是救了我们一命啊!来到张智杰的家中,就张智杰的状况和他的家长进行了交流,这个孩子也很聪明,胖乎乎的,十分讨人喜爱。

可就是有些贪玩,学习的自觉性不够。

他的妈妈讲,在家里也没有什么人管他,他的爸爸一个星期才回一次家,他的妈妈又在医院上班,时光不固定,爷爷奶奶带着他,根本过问不了他的学习。

他的妈妈十分期望我们能够做做他的思想工作,让他上一个作业托管班。

我当即答应必须在周一的时候去做张智杰的思想工作,让他每一天回家以后都去上作业托管班。

我相信,这件事我必须能做到,也必须要做到!家访日记(二):家访,是家校沟通交流的有效途径,是班主任必要的工作资料之一。

教师走入学生家庭,和家长、学生应对面的沟通是很有意义,很有收获的。

今日家访,目标是10个家庭,交通方式是步行、公交,顺利完成任务。

走访的第一户是周x家,平日一向很是热情,自我一个人不单独过马路的周x,竟然跑到对面的公交车站来接我,真是感动至及!同时也让我又一次明白了---其实,教师上门家访,很受学生和家长欢迎。

走进她家,第一眼就感觉到了浓浓的书香味。

周子郡的爸爸妈妈都在家里,专心地读厚本厚本的书,并且还认真地作笔记,准备参加5月16日的成人自考。

和他们谈到孩子的学习问题,心理问题,学校四个天天的落实情景等。

我们的交流很愉快,快速地又准备赶往下一个同学家。

每走一个家庭,都是提前十分钟打听情景,有没有在家?方不方便?今日运气不错,每一个电话都会收到很满意的效果。

第二个是王星岩家。

不去家访,还真发现不了这孩子有很多的优点:待客热情,做事利索能干,都是他在忙这忙那招待我呀,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今年当上了生活委员的他,工作职责心强,学习、生活各方面进取多了,提高很大。

在家四个天天坚持得很好,表现很棒!我给他提出了几点期望:多进行课外阅读,做知识丰富的阳光男孩。

还鼓励他学习上要更大胆,更进取。

家长对教师的评价与鼓励,更是赞同与支持。

接下来到了但x、胡x家、洪x家、金x家、杨x家,走入每一个家庭,相互间的交流都很坦诚,针对孩子们的优点、缺点,提出了不少的看法与提议。

收获真不小!吃晚饭时,到了贺x家。

贺x是我们班的班长。

一年的班长经历,让他成长得很快,各方面大胆了,进取了!班长很有礼貌,很懂规矩,表现十分优秀。

家长谈到我们学校的管理,办学理念,教师的工作职责心,教育方法,他们都感到很满意。

吃饭的时候了,我们也就被贿赂了一次。

在贺x和他妈妈的陪伴下,我们去了祝x家,兰x家,家访结束已经是晚上9点20分了。

今日的家访效率高,感触深。

回家匆匆记录一点,将会成为人生完美的回忆。

家访日记(三):沈一立也是住在这个小区里的一员。

来到他家时,他的家人执意要请我们吃晚饭,可是我们哪里能够吃晚饭呢?因为沈一立的学习习惯并不是太好,成绩也让我们有些担心。

和他的家长作了一番交流,原先他是受他的爸爸的影响,性格有些内向,导致不太喜欢接触同学,在家作业也有些磨蹭,学习习惯不是太好。

于是给他提出推荐,多和同一小区的陈瑾瑜、涂雨祺接触,能够一齐完成作业,能够一齐玩耍,这样慢慢下来,性格变了,成绩也会提高的,他的家长十分认同我们的推荐,表示必须要让孩子变得更活泼些。

是的,孩子,活泼点,你会更欢乐!家访日记(四):1月28日午时,星期一,天气晴转多云,我带上我校六年级四个班的班主任到我镇境内海拔最高的学区-山水湾学区进行家访,我们骑了三台摩托车,带上两个年轻的女教师吴婷和邓田,迎着一路风尘马不停蹄访了山水湾村、凤凰山村、铁甲村、桂花村十几个学生。

往返行程达四十余公里。

每到一个村,我们分成两组分头家访,在山水湾村,我和袁济良、吴婷一组到王家洼访了蔡树声、王楚旋、方炎、方愿等同学。

张可明和邓田一组到周家湾访了周逸、周响等同学。

在凤凰山村清水塘,我们访了朱依武和胡翔同学。

在铁甲村访了张翠、张豪等同学。

在桂花村访了杜娟、杨顺、阳二玲、胡世杰、刘莹等同学。

访完这些同学便匆匆赶到学校吃晚饭。

在家访中,每个同学的家庭状况都不一样,但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期望自我的孩子成绩好,能成材。

在这些同学中,张翠同学的家庭状况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家爷爷常年卧病在床,妈妈也常年有病,爸爸除了农闲打点短工以养家用再别无收入,姐姐目前读高职高专靠国家贷款,生活费靠自我勤工俭学来维持,家里房子还是几年前的毛坯房,还借了许多债。

令人欣慰的是张翠同学不但学习勤奋成绩优良,并且在家做饭、洗衣、端茶送水,孝敬父母。

所幸的是今期我们为她申请了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寄宿生生活补助。

家访归来我的心境很沉重,在叹息、同情甚至心疼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思考能为她们做点什么。

像她这样需要帮忙的同学还有很多很多,我想除了给她们力所能及的帮忙外,关键是再精神上给她们以鼓励,让她们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愿天下所有不幸的孩子都得到关爱。

经过家访,我感觉每到一家,在沟通了解后,看到了他们身上不一样的闪光点,好象与他们的心灵又靠近了一步,对他们又多了一分关爱。

家访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值得思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鞭策着我不断探索、积累教育方法。

对待孩子们的错误要宽容,每一个孩子都值得我们去引导、关心。

我想,经过教师的家访之后,家长也对自我的孩子也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也会采取相应的进取措施来教育孩子。

仅有家长、教师的共同努力才会教育出优秀的学生。

家访日记(五):在一个冬意严寒的雨夜,我来到了学生杨锦鹏的家。

从平日他的生活里,我观察到他家庭生活条件很富足,生活无忧无虑,父母也必须是放逐其自身发展。

这孩子尽管他不是异常顽皮,但在学习上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较弱,课堂上经常做小动作,常常左顾右盼,影响别人听课,学习自觉性较差,时刻需要教师监督。

这次家访我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孩子的家庭成长环境和性格爱好,拉近与孩子及家长的距离,共同为孩子的成长铺设一条阳光之路。

在与他妈妈的交谈中我得知,杨锦鹏的父母都是生意人,文化程度不高,整日忙于生意,无暇顾及孩子。

很少有时间与孩子在一齐交流,缺少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缺少与孩子的沟通,根本谈不上去为孩子预设未来的发展方向。

父亲三十多岁年纪的脸上镌刻着艰辛的生活沧桑,感觉比实际年龄要老许多。

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思想品德的优劣、行为规范的养成采取的是不加过问或放任自流的态度。

母亲虽然在家,却忙于生意,同样没有时间和孩子坐在一齐,也没时间陪孩子看看书或检查检查孩子的作业,再加上爷爷奶奶的溺爱包容,所以孩子的学习习惯不能很好的养成,使得教师和学校的教育暗淡无色,使得孩子对学习越来越缺乏主动性。

这样的家庭对孩子根本不存在教育,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是教师的事。

我们身为师者,当然明白教育孩子需要耐心和恒心,需要家、校、社会三结合。

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没有正确的引导与教育,我们的孩子怎能提高?所以我很担忧。

本次家访,我们在十分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开始,也在潜移默化和深情爱意中深入,让家长晓之以理,教之以法,家长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表示愿意与学校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

同时也让我感悟到了学生家庭教育和成长的差异性,因材施教不是一句空话,更是为师者一生的镌刻。

家访结束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作为教师,我们无力改变他们的现状,但我们有职责去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不仅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他们的生活环境,关爱他们的成长空间,从而找到更梦想的方式引导教育他们,让他们成长为一名自信、自立、自制、自强的阳光少年。

家访日记(六):昨晚和x约好,这天去江夏家访。

英语夏教师也出差回来了,我们就相约在学校对面集合,一齐去江夏几个同学的家中家访。

武汉的天,说热就热,说冷就冷,这天就是个性冷的一天,又下着小雨,我只穿着一件单薄的衬衣,好冷!第一站是杨轩家,他的家在庙山小区。

十二点的时候赶到他家,就杨轩的状况跟他的家长作了交流。

其实杨轩也是个挺可爱的孩子,就像电视里的懒羊羊的样貌,个性惹人喜爱,尤其是教音乐的黎教师,就差恨不得找个大便道具安到他头上了。

可是他的学习习惯不是太好,听讲总是爱走神,主要是自制力太差,对自我的要求不高。

就他的状况,与他的家长进行了沟通。

主要是期望家长能够给他请一个家教,多帮忙管管孩子。

家长也表示认同。

杨轩家里开了一个社区医务室,就在他自我家的一楼。

杨轩总是在二楼做作业,我分析,他的注意力不能够太集中可能是跟这种环境有些关系吧!离开时,我也对他的家长提出给杨轩创造一个好一点的环境的推荐。

杨轩的妈妈非要请我们去对面的酒楼吃饭,好容易才推辞掉。

驱车直往江夏,路上,飘过了x结婚时请客的酒店,她提议进那里去吃饭,遭到了我和夏教师的一致反对,我们是羡慕嫉妒恨,怕她勾起了完美的回忆。

呵呵!到了江夏后,找到了一家私房菜馆。

自然轮到我作东,她们俩很是替我节俭,只点了几个小菜,可是那鱼头和排骨,还有那豆腐,确实是很好吃的。

江夏家访的第一站,让我感受到:那里的私房菜,真好吃!家访日记(七):今日午时到阿栋家家访。

午时六点三十分,我到了阿栋家。

阿栋的父亲明白我要来,特意提前下班回家,他母亲也是一下班就猛往家里赶,这让我十分感动。

刚一落座,就听阿栋的父亲说,阿栋从上小学到中学,从未有教师来家访,听说我这个只教了他儿子不到一年的教师要来,他们一家都兴奋不已。

听他们这么说,我有点激动,更多的是尴尬为我自我来他们家太迟了,更为我的同行不家访而惭愧。

阿栋是难得一见的异常聪慧的男孩,是初三年级上学期才从荣军路一所中学转来的。

据说他在那里一向是尖子生,总是名列前茅的,甚至第一名也拿过。

可是到了我所在的班,几次考试下来,他基本在30名左右徘徊。

起初我还以为是刚换环境水土不服,经仔细了解,这的确是他的真实水平。

也许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的缘故吧,我想。

然而,他很满足,丝毫不见他焦急的样貌,虽经我多次点拨,却收效甚微。

可是,上学期的期末考试,阿栋出人意料地上升到班上的第22名。

我这次家访,就是想了解他家的一些情景,给他一些鼓励,期望他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考上重点高中。

我们的交谈是在十分简便的气氛中进行的。

阿栋一家三口住着三室一厅的大房子,客厅里有一套挺上档次的功夫茶具(他父亲一边与我谈话,一边悠闲地冲着功夫茶),书房里有一屋子的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