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63学时模拟电路教案_周鸣籁-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3学时模拟电路教案_周鸣籁-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4. 详述共射极放大电 路的组成原理: 电 路原理图各元件作用 静态 直流量 ★直流通路画法 动态 直流量+交流量 ★交流通路画法
5
计算静态工作点
计算交流性能指标
6
课次:5 课时:3 教学内容 1. 第四章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 路基础 第三节 放大电 路的分析方法 第四节 放大电 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 目的要求 1. 掌握H参数小信号模型画法。 2. 掌握共射电 路静态工作点和交流性能指标的计算 3. 熟悉用图解法分析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 4. 熟悉饱和失真、截止失真概念,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计算。 5. 了解温度对共射放大电 路工作点的影响及射极偏置电 路的分析计算。 讲授思路 1. 简述用图解法分析静态动态工作情况和失真: 静态 动态 外电 路特性+BJT输入特性曲线 静态工作点 I BQ VCEQ 外电 路特性(直流负载线) +BJT输出特性曲线 静态工作点 I CQ VCEQ 外电 路特性族(平移)+BJT输入特性曲线
低频等效电 路:H 参数模型+ C i C o C e 密勒等效为输入输出端两电容 由输入输出回路时间常数求 f L
1
低频衰减系数
1 fL f
总频率响应表达式 高频衰减系数
1− j
1+ j
f fH
3. 第一、三章作业讲解和答疑 4. 第一、三章复习和习题练习: 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在黑板上解答 作业布置 思考题: 1. 既然BJT具有两个PN结,可否用两只二极管背靠背地相连以构成一只BJT,试说明其理由。 2. 能否将BJT的发射极、集电极交换使用?为什么? 3. 有哪几个参数确定BJT的安全工作区? 4. 什么是放大? 放大的对象是什么?负载上获得的功率来自何处? 5. 为什么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特性说明它有放大作用?如何将晶体管接入电 路才能使其起放大作用?组成放大电 路 的原则是什么?有几种接法? 6. 用估算法计算放大电 路静态工作点Q的思路是什么?为什么要设置Q点?什么是动态?如何画放大电 路的交流 通路? 7. 放大电 路的直流负载线和交流负载线的概念有何不同?什么情况下这两条负载线是重合的? 8. 如何确定放大电 路的最大动态范围?如何设置Q点才能使动态范围最大? 9. 试比较图解分析法和小信号模型分析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10.设放大电 路的输入信号为正弦波,问在什么情况下,电 路的输出出现饱和截止失真?在什么情况下出现交越 失真?用波形示意图说明这两种失真的区别。 11.引起放大电 路静态工作点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2.试列举几种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β 高频特性
f β fT
混合π模型参数的获得 (低频时 H 参数、混合π模型相同) 2. 详述放大电 路的频率响应分析: Av 频率响应 低频响应 (耦合/旁路电容) 中频 (第三节已分析)
高频响应 (结电容) 高频等效电 路:混合π模型( C b 'c C b 'e ) 密勒等效为输入输出端两电容 由输入输出回路时间常数求 f H
4
小信号 折线
求 I 最大和最小值 计算限流电阻范围 作业布置 思考题: 1. 空穴是一种载流子吗?空穴导电时电 子运动吗? 2. 什么是N型半导体? 什么是P型半导体?当两种半导体制作在一起时会产生什么现象? 3. PN结上所加端电压与电流符合欧姆定律吗?它为什么具有单向导电性?在PN结加反向电压时果真没有电流吗? 4. 二极管的极间电容主要影响它的什么工作特性? 习题: 第 97 页 题 3.4.6 3.4.9 3.5.4
课次:4 课时:3 教学内容 1. 第四章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 路基础 第一节 BJT 第二节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 路 目的要求 1. 熟悉三极管的原理。 2. 掌握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和方程。 3. 熟悉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4. 掌握基本共射极放大电 路的组成原理 讲授思路 1. 简述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三极管分类、结构、符号 内部载流子传输过程 ★ 电流分配关系公式 2. 详述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和方程: 三极管放大电 路组态 (共基极、共发射极、共集电极) 特性曲线图解分析 ◆输入特性 ★输出特性(各区工作条件和特点) 截止区 3.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主要参数定义 直流参数 交流参数 极限参数 放大区 饱和区
课次:8 课时:3 教学内容 1. 第 5 章 场效应管放大电 路 第一节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第二节 MOSFET 放大电 路 目的要求 1. 了解场效应管的种类、参数。 2. 熟悉MOS管的特性曲线和方程。 3. 掌握MOS管共源和共漏电 路的静态工作点和交流性能计算。 讲授思路 1. 简述场效应管的种类: 场效应管分类 MOSFET 增强型 P 沟道 N 沟道 耗尽型 P 沟道 N 沟道 JFET P 沟道 N 沟道
9
13.为什么可以称共集电极放大电 路为电压跟随器? 14.三种组态的放大电 路各有什么特点?如何根据它们的特点组成派生电 路? 15.什么是放大电 路的通频带?哪些因素影响通频带?如何确定放大电 路的通频带? 16.一个阻容耦合放大电 路的幅频响应曲线一般只有在中频区是平坦的, 而在低频区或高频区, 其频响则是衰减的, 这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17.为什么要讨论频率响应?如果放大电 路的频率响应不满足要求,应该怎么办? 18.如何将多个单级放大电 路连接成多级放大电 路?各种连接方式有什么特点? 19.对于一个参数已知的放大电 路,是通频带愈宽愈好吗? 20.晶体管的h参数等效模型在较高信号频率下还适用吗?为什么? 习题: 第 185 页 题 4.1.1 第 188 页 题 4.3.5 4.3.9 第 190 页 题 4.4.3 第 195 页 题 4.7.2
课次:2 课时:3 教学内容 1. 第三章 二极管及其基本电 路 第一节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PN结的形成及特性 目的要求
3
1. 了解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2. 掌握PN结的单向导电性、特性曲线和方程、反向击穿特性、结电容效应。 讲授思路 1. 简述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按导电能力分类 导体 常用材料 元素半导体 化合物半导体 掺杂半导体 半导体 特点 绝缘体
更多资料: /1541742859/blog/1332174125
模拟电 子线路教案
浙江大学(周鸣籁)
说明: 说明 1. 教学要求按重要性分为3个层次,分别以“掌握★、熟悉◆、了解▲”表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其课 ◆ ▲ 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学习目标。 2. 作业习题选自教材:康华光《电 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5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次:7 课时:3 教学内容 1. 第四章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 路基础 第七节 放大电 路的频率响应 2. 第一、三章作业讲解和答疑 3. 第一、三章复习和习题练习 目的要求
8
1. 熟悉三极管混合π模型。 2. 熟悉单级共射电 路上限和下限截止频率的计算、增益带宽积的概念。 讲授思路 1. 详述三极管混合π模型: H 参数模型 高频参数 C b 'c C b 'e β ◆混合π模型
1
3. 以图表方式突出授课思路,串接各章节知识点,便于理解和记忆。
2
课次:1 课时:3 教学内容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信号 第二节 信号的频谱 第三节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第四节 放大电 路模型 第5节 放大电 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目的要求 1. 了解信号的频谱分析。 2. 熟悉信号的分类、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概念。 3. 熟悉放大电 路的四种模型。 4. 掌握放大电 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讲授思路 1. 简述信号的频谱和分类,详述放大电 路模型和性能指标: 信号源的等效(戴维宁/诺顿) 周期/非周期信号 频谱分析 若干正弦信号分量叠加 (傅里叶级数/变换) 模拟信号 放大(模拟信号基本处理功能)
变容
光敏/发光
课次:3 课时:3 教学内容 1. 第三章 二极管及其基本电 路 第三节 二极管;第四节 二极管基本电 路及其分析方法;第5节 特殊二极管 目的要求 1. 熟悉二极管的种类和参数。 2. 掌握二极管的四种等效模型和二极管电 路的分析计算。 3. 熟悉稳压管电 路的原理以及限流电阻的计算。 讲授思路 1. 详述二极管电 路的分析方法: 二极管电 路分析(非线性特性曲线) 图解 (二极管特性+外电 路特性) ★简化模型电 路(特性曲线线性化) 大信号 理想 恒压降(常用) 计算和应用举例 2. 详述稳压管电 路的原理及计算: ◆稳压管工作条件 ( I z min < I < I z max )
i B v BE 波形
外电 路特性(交流负载线) +BJT输出特性曲线
iC vCE 波形
失真(Q点不合适+输入大)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计算
▲饱和失真 Q点高, I BQ I CQ 大 ▲截止失真 Q点低, I BQ I CQ 小
2. 详述H参数小信号模型: 输入输出回路方程 小信号(微分) H参数方程 H参数小信号模型电 路 H参数简化模型电 路★ H参数的获得: rbe β ★
静态工作点和交流性能指标变化 共射电 路改进
★射极偏置电 路分析计算
(分析过程同共射电 路) 课次:6 课时:3 教学内容 1. 第四章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 路基础 第5节 共集电极放大电 路和共基极放大电 路 第六节 组合放大电 路 目的要求 1. 熟悉共集、共基电 路静态工作点和交流性能指标的计算。 2. 了解复合管的组成。 3. 了解组合放大电 路的形式、特点及分析方法。 讲授思路 1. 详述共集、共基电 路静态工作点和交流性能指标的计算◆: 分析过程同共射电 路。 2. 简述组合放大电 路的形式、特点及分析方法: 三种基本组态电 路 改善性能( Av Ri Ro ) 复合管 组成原则 组合放大 分析方法( Av Ri Ro 计算)
◆电 路模型分类 ◆分类(4类)
数字信号
性能指标定义及测量 ★主要指标 其它指标
电压放大、电流放大、互阻放大、互导放大 ★推导模型分析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