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三醋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

实验三醋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










实验三醋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
醋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
一、实验目的
通过聚醋酸乙烯酯的制备,掌握溶液聚合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实验技巧。

二、实验原理
溶液聚合是将单体和引发剂溶于适当的溶剂中进行的聚合反应,生成的聚合物能溶于溶剂的叫均相溶液聚合,聚合物不溶于溶剂而析出者,称异相溶液聚合或沉淀聚合。

与本体聚合相比,溶液聚合的优点是:有溶剂为传热介质,聚合强度容易控制;体系中聚合物浓度较低,能消除自动加速现象;聚合物分子量比较均—;不易进行链自由基向大分子转移而生成支化或交联的产物,反应后的物料也可直接使用。

但溶液聚合也有缺点;单体浓度小,聚合速率低,设备利用率低;单体浓度低和向溶剂链转移结果,致使聚合物分子量不高,聚合物中夹带微量溶剂;溶解回收麻烦而且多为易染、易爆的有毒物。

这些缺点使得溶液聚合在工业上应用不如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多。

自从1955 年配位聚合问世以来,溶液聚合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甲醇为溶剂的醋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属于自由基聚合反应。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实验仪器:100mL三角瓶、量移液管、洗耳球、回流冷凝管
实验药品:醋酸乙烯酯(重蒸)、甲醇、偶氮二异丁腈
四、实验装置图
五、实验步骤及现象记录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现象分析1、量取21.5ml的醋酸
乙烯酯溶液,倒入干
燥的三口烧瓶中,按
装置图安装好仪器,
并在水浴锅中加适量
的水,水浴温度调至
70度左右;
2、称取0.05g偶氮二异丁腈,倒入小烧杯中;另量取5ml甲醇于小烧杯中,搅拌,使偶氮二异丁腈尽量溶偶氮二异丁腈在甲醇
中只有少量溶解,倒
入三口瓶后完全溶
解;
AIBN微溶于甲醇,易
溶于醋酸乙烯酯中,
所以在烧杯中只有少
量溶解,而在加入到
三口瓶中后很快溶
解溶解,然后倒入三口烧瓶中;解;同时,由于三口烧瓶中的温度较高利于溶解;
3、冷凝回流,调整搅拌器的转速在260到280之间,在反应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反应温度在61—63℃,并注意观察反应体系粘度的变化,随着反应的进行和温
度的升高,出现的回
流量逐渐增多,反应
物中出现一些气泡,
且反应越久气泡量越
多,反应物料的粘度
也随反应进行而增
加;
反应开始后温度高甲
醇气化的量增多,所
以回流的甲醇也增
多;反应过程中偶氮
二异丁腈会分解出氮
气,所以会出现气
泡;;当产物越来越
多后,体系的粘度就
会增加;
4、当反应一定程度后用玻璃棒从烧瓶中沾取少量物料加入水中,如出现白色沉淀,即反应完成;用玻璃棒从烧瓶中沾
取少量物料加入水
中,出现白色沉淀;
因产物不溶于水,所
以在水中会形成沉淀
析出;
5、将蒸馏水倒入三口瓶中,搅拌,得到白色产物,取出后置于一次性杯子中再放于烘箱内烘干。

蒸馏水倒入三口瓶时
即有白色固体生成,
在搅拌器搅拌下聚成
团;取出产物时,有
大量的产物黏在三口
烧瓶内壁。

因为反应后无聊粘度
比较大,若将物料倒
入蒸馏水中,则会有
较多的物料黏在瓶口
和瓶壁,不易清理从
而影响产率,所以选
择将蒸馏水倒入三口
瓶中,保证产率。

六、注意事项
1、安装装置时,注意调整好搅拌器和瓶口要在一条竖直线上;
2、搅拌器的旋叶要浸没在反应液中,但是在旋转时不能碰到瓶壁,温度计也不能和搅拌器碰触;
3、搅拌过程中,聚合物粘度会增大,适当调整转速,且醋酸乙烯酯对身体有害,要注意通风。

4、反应后期,聚合物很粘稠,搅拌阻力较大,可以加入少量甲醇。

5、醋酸乙烯酯有麻醉性和刺激作用,高浓度蒸气可引起鼻腔发炎,因此在实验时保持通风。

6、在实验时应先加引发剂,等到引发剂溶解后,再升温。

七、产品图片展示
八、产率计算
产量:10.00g
反应物质量:20g
产率 = 产量/反应物质量=(10.00/20)*100%=50%
九、问题讨论与分析
1、溶液聚合的定义及优缺点?
答:溶液聚合是将单体和引发剂溶于适当的溶剂中进行的聚合反应,生成的聚合物能济于溶剂的叫均相溶液聚合,聚合物不溶于溶剂而析出者,称异相溶液聚合或沉淀聚。

溶液聚合的优点是:有溶剂为传热介质,聚合强度容易控制;体系中聚合物浓度较低,能消除自动加速现象;聚合物分子量比较均—;不易进行链自由基向大分子转移而生成支化或交联的产物,反应后的物料也可直接使用。

但溶液聚合也有缺点;单体浓度小,聚合速率低,设备利用率低;单体浓度低和向溶剂链转移结果,致使聚合物分子量不高,聚合物中夹带微量溶剂;溶解回收麻烦而且多为易燃、易爆的有毒物。

2、反应过程中有气泡产生的原因?
答:(1)因为反应用的引发剂是偶氮二异丁腈,在反应过程中AIBN 会出现分解的情况,从而有氮气排出,所以就有气泡生成;
(2)在搅拌作用下易在搅拌区形成低压区,因此在压力差作用下,外界气体通过冷凝管进入到反应液中,所以有气泡出现。

3、溶液聚合反应的溶剂应如何选择?本实验采用甲醇作溶剂是基于何种考虑?
答:溶剂的选择:①对引发剂的分解速度,引发速率的影响;②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促进或减慢;③对分子构型的影响:提高或降低聚合物的立体规整性;④对聚合物产物的分子量的影响。

选用甲醇做溶剂是因为甲醇链转移常数小,能得到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

4、本实验能否选用高效引发剂,为什么?
答:在本次实验中,醋酸乙烯酯单体与引发剂混合反应,在实验
中,醋酸乙烯酯就是反应单体,也可以作为溶剂溶解产生的聚合物,因此若加入的引发剂为高效引发剂,这该实验变为单体聚合实验,因在单体聚合中高效引发剂作用下,整个体系反应速率很快,单体的量在很短时间里便会消耗很大,而体系粘度增加更快,剩余少量单体既要反应也要作为溶剂来流动,因单体的量降低较多,体系中溶液流动性降低,降低链转移速率而影响反应的整体速率,散热性能降低而使实验中热量集中扩散不出,产生自动加速效应。

单体聚合中热效应相对较大,自动加速效应造成产品有气泡,变色,严重时则温度失控,引起爆聚,使产品达标难度加大.由于体系粘度随聚合不断增加,混合和传热困难;在自由基聚合情况下,有时还会出现聚合速率自动加速现象,如果控制不当,将引起爆聚。

导致实验失败。

因此在本实验中,选用低效引发剂。

5、实验中醋酸乙烯酯即为单体也为溶剂,这样聚合的好处?
答:本次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的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在实验时醋酸乙烯酯即为单体也为溶剂时,单体的浓度很高,实验开始阶段可以认为为本体聚合,因而单体在聚合时,反应速率快,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大,而在实验时,又加入少量甲醇,聚合反应到后期时,单体的消耗量极大,且有大分子聚合物产生,使反应体系的粘度很大,而单体在本次试验中也充当溶剂,从而单体在聚合物中的流动性降低,链转移受到阻碍而使聚合速率降低,而加入甲醇时,甲醇不参加反应,甲醇可以使体系中的粘度降低,使单体更易扩散,避免因反应热不能及时散出时引起的自动加速效应,从而使反应的单体充分反应,提高了转化率,且在后处理时,甲醇易挥发,而聚合物中单体的含量很少,这样也提高了聚合物产品的纯净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