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白桦》 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1《白桦》 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1《白桦》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1 白桦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通过诗歌的语言特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3.体会诗人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诗歌的语言特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体会诗人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诗人叶赛宁,也知道了诗中白桦的位置和洁白之美,下面让我们一起细细品读诗歌,来看看白桦代表了什么形象,来感受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精读感悟
交流学习第1节。

勾画、批注,感受白话的特点。

出示:在我的窗边,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用“银霜"和“雪花”写树洁白的形象特点。

“涂",准确表现出粹树主干上一层洁自的细皮;“披”,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突出了白桦的高洁。

(二)学习第2节
出示: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白桦披着一身雪花,那未完全脱去的叶上落满了松软的积雪,毛茸
茸的,白色的树梢,映衬着树枝,仿佛给样树镇上了“雪绣的花边"。

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绽放的花稳、流苏一般好看。

诗人极尽想象,赞美雪后的桦树傲寒挺立的形象。

小节:写白桦的枝叶、外形美。

(三)学习第3节
品读诗句,感受白桦高贵、挺拔的气质美。

出示: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寂静”用“朦胧"來修饰,作者用感官相通的手法,写出白桦含蓄而高洁的精神。

“玉立”表现了它挺拔而高贵的气质,以及它的非同凡响。

“灿灿的金晖",衬托出它的绚丽与辉煌。

“玉立”和“闪着“两个动词表现了静静挺立的自桦所具有的一种别样的动态美。

(四)交流学习第4节
出示: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诗人运用怎样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白桦在朝震的映照下格外秀美?
诗人把白桦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徜徉"和“姗姆来迟”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描绘出了朝霞的形成过程和形态之美,同时,衬托出了白桦的秀美。

在朝霞的渲染下,白桦显得分外妖娆。

拓展阅读
莲的心事
席慕容
我是一朵盛开的夏荷
多希望
你能看见现在的我
风霜还不曾来侵蚀
秋雨也未滴落
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
我已亭亭不忧也不惧
现在正是
我最美丽的时刻
重门却已深锁
在芬芳的笑靥之後
谁人知我莲的心事
无缘的你啊
不是来得太早就是
太迟
课堂练习:
一、填空。

《白桦》体裁是(),作者是()诗人叶赛宁。

诗歌以()中心,表达诗人对()和()的热爱之情。

二、读句子,完成练习。

1.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1)这节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A.比喻_B.夸张_C.拟人
(2)“流苏"在文中指()。

A.花穗样装饰的物品B.披着白雪的树枝C.流动的物体
2.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诗句中,作者用“”和“"这两个词语刻画桦树通体洁白的形象;“”两个字把白桦当做人来写,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了白桦的品质。

课堂练习:(答案)
一、诗歌苏联白桦家乡大自然
二、1.(1)AB 2.银霜雪花涂披高洁挺拔
课堂小结: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

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有动态的美感。

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

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作业布置:
小练笔:以自己喜爱的植物,写一首小诗。

【板书设计】
白桦
一身雪花总写
雪花中的美
寂静中朦胧美分写高洁、挺拔,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
朝霞中的美
【课后反思】
作者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

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

除了感受诗歌意境的美之外,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成功之处:
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并谈一谈自己读后的感受,然后围绕“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细读诗歌,合作探究交流。

接着“借助几个短语描述这棵白桦,说说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深入理解诗歌。

在学生理解、感悟了诗歌内容之后,我还注意“总结区别现代诗、古诗的区别,总结现代诗的特点。

”这一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