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信系统实验网络路由协议配置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实验网络路由协议配置实验报告

网络路由协议配置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把握RIP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和测试方式。

2.把握OSPF路由协议配置和测试方式。

实验原理动态路由协议动态路由是网络中的路由器之间彼此通信,传递路由信息,利用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器表的进程。

它能实时地适应网络结构的转变。

若是路由更新信息说明发生了网络转变,路由选择软件就会从头计算路由,并发出新的路由更新信息。

这些信息通过各个网络,引发各路由重视新启动其路由算法,并更新各自的路由表以动态地反映网络拓扑转变。

动态路由适用于网络规模大、网络拓扑复杂的网络。

固然,各类动态路由协议会不同程度地占用网络带宽和CPU资源。

依照是不是在一个自治域内部利用,动态路由协议分为内部网关协议(IGP)和外部网关协议(EGP)。

那个地址的自治域指一个具有统一治理机构、统一路由策略的网络。

自治域内部采纳的路由选择协议称为内部网关协议,经常使用的有RIP、OSPF;外部网关协议要紧用于多个自治域之间的路由选择,经常使用的是BGP和BGP-4。

RIP1RIP1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

RIP1要紧用在利用同类技术与大小适度的网络。

因此通过速度转变不大的接线连接,RIP1比较适用于简单的校园网和区域网,但并非适用于复杂网络的情形。

RIP1特点:1.仅和相邻的路由器互换信息。

若是两个路由器之间的通信不通过另外一个路由器,那么这两个路由器是相邻的。

RIP1协议规定,不相邻的路由器之间不互换信息。

2.路由器互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明白的全数信息。

即自己的路由表。

3.按固按时刻互换路由信息,如,每隔30秒,然后路由器依照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

4. RIP1消息通过广播地址进行发送,利用UDP 协议的520端口。

5. RIP1是一种有类路由协议,不支持不持续子网设计。

RIP1的气宇制度:距离确实是通往目的站点所需通过的链路数,取值为1~15,数值16表示无穷大。

RIP2RIP2由RIP1 而来,属于RIP1 协议的补充协议,具有RIP1协议的大体特性。

它要紧用于扩大RIP1信息装载的有效信息的数量,同时增加其平安性能。

RIP2是一种基于UDP 的协议。

在RIP2 下,每台主机通过路由选择进程发送和同意来自UDP端口520的数据包。

RIP协议默许的路由更新周期是30秒。

RIP2特点:是一种无类别路由协议。

协议报文中携带掩码信息,支持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和CIDR。

支持以组播方式发送路由更新报文,组播地址为,减少网络与系统资源消耗。

支持对协议报文进行验证,并提供明文验证和MD5验证两种方式,增强平安性。

RIP的防环机制1.记数无穷大(maximum hop count):概念最大跳数(最大为15跳),当跳数为16跳时,目标为不可达。

2.水平分割(split horizon):从一个接口学习到的路由可不能再广播回该接口。

cisco 能够对每一个接口关闭水平分割功能。

那个特点在非广播多路访问hub-and-spoke 环境下十分有效。

3.毒性逆转(poison reverse):从一个接口学习的路由会发送回该接口,可是已经被毒化,跳数设置为16跳,不可达。

4.触发更新(trigger update):一旦检测到路由崩溃,当即广播路由刷新报文,而不等到下一刷新周期。

5.抑制计时器(holddown timer):避免路由表频繁翻动,增加了网络的稳固性。

OSPF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途径优先)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内决策路由。

与RIP相较,OSPF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而RIP是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OSPF的协议治理距离是110。

OSPF的DR及BDR:在DR和BDR显现之前,每一台路由器和他的所有邻居成为完全网状的OSPF邻接关系,如此5台路由器之间将需要形成10个邻接关系,同时将产生25条LSA。

而且在多址网络中,还存在自己发出的LSA 从邻居的邻居发还来,致使网络上产生很多LSA的拷贝,因此基于这种考虑,产生了DR和BDR。

DR和BDR选取规那么:DR和BDR选取是以接口状态机的方式触发的。

1.路由器的每一个多路访问(multi-access)接口都有个路由器优先级(Router Priority),8位长的一个整数,范围是0到255,Cisco路由器默许的优先级是1,优先级为0的话将不能选举为DR/BDR。

优先级能够通过命令ip ospf priority进行修改.包里包括了优先级的字段,还包括了可能成为DR/BDR的相关接口的IP地址。

3.当接口在多路访问网络上第一次启动的时候,它把DR/BDR地址设置为,同时设置等待计时器(wait timer)的值等于路由器无效距离(Router Dead Interval)。

OSPF概念的5种网络类型:1.点到点网络(point-to-point),由cisco提出的网络类型,自动发觉邻居,不选举DR/BDR,hello时刻10s。

2.广播型网络(broadcast),由cisco提出的网络类型,自动发觉邻居,选举DR/BDR,hello时刻10s。

3.非广播型(NBMA)网络(non-broadcast),由RFC提出的网络类型,手工配置邻居,选举DR/BDR,hello时刻30s。

4.点到多点网络(point-to-multipoint),由RFC提出,自动发觉邻居,不选举DR/BDR,hello时刻30s。

5.点到多点非广播,由cisco提出的网络类型,自动发觉邻居,选举DR/BDR,hello 时刻10s。

.点到点网络, 比如T1线路,是连接单独的一对路由器的网络,点到点网络上的有效邻居老是能够形成邻接关系的,在这种网络上,OSPF包的目标地址利用的是,那个组播地址称为AllSPFRouters..广播型网络,比如以太网,T oken Ring和FDDI,如此的网络上会选举一个DR和BDR,DR/BDR的发送的OSPF包的目标地址为,运载这些OSPF包的帧的目标MAC地址为而除DR/BDR之外发送的OSPF包的目标地址为,那个地址叫AllDRouters.网络, 比如,Frame Relay,和ATM,不具有广播的能力,因此邻居要人工来指定,在如此的网络上要选举DR和BDR,OSPF包采纳unicast的方式.点到多点网络是NBMA网络的一个特殊配置,能够看成是点到点链路的集合. 在如此的网络上不选举DR和BDR..虚链接: OSPF包是以unicast的方式发送OSPF邻居关系邻接关系成立的4个时期:1.邻居发觉时期2.双向通信时期:Hello报文都列出了对方的RID,那么BC完成.3.数据库同步时期:4.完全邻接时期: full adjacency邻居关系的成立和维持都是靠Hello包完成的,在一样的网络类型中,Hello包周期性的以HelloInterval秒发送,有1个例外:在NBMA网络中,路由器每通过一个PollInterval周期发送Hello包给状态为down的邻居(其他类型的网络是可不能把Hello包发送给状态为down的路由器的).Cisco路由器上PollInterval默许60s Hello Packet以组播的方式发送给,在NBMA类型,点到多点和虚链路类型网络,以单播发送给邻居路由器。

邻居能够通过手工配置或Inverse-ARP发觉.OSPF路由器在完全邻接之前,所通过的几个状态::此状态尚未与其他路由器互换信息。

第一从其ospf接口向外发送hello分组,还并非明白DR(假设为广播网络)和任何其他路由器。

发送hello分组利用组播地址。

: 只适于NBMA网络,在NBMA网络中邻居是手动指定的,在该状态下,路由器将利用HelloInterval取代PollInterval来发送Hello包.: 说明在DeadInterval里收到了Hello包,可是2-Way通信仍然没有成立起来.: 双向会话成立,而RID彼此出此刻对方的邻居列表中。

(假设为广播网络:例如:以太网。

在那个时候应该选举DR,BDR。

): 信息互换初始状态,在那个状态下,本地路由器和邻居将成立Master/Slave关系,并确信DD Sequence Number,路由器ID大的的成为Master.: 信息互换状态,本地路由器和邻居互换一个或多个DBD分组(也叫DDP) 。

DBD包括有关LSDB中LSA条款的摘要信息)。

: 信息加载状态:收到DBD后,将收到的信息同LSDB中的信息进行比较。

若是DBD 中有更新的链路状态条款,那么向对方发送一个LSR,用于请求新的LSA 。

: 完全邻接状态,邻接间的链路状态数据库同步完成,通过邻居链路状态请求列表为空且邻居状态为Loading判定。

实验内容1.配置RIP协议,测试动态路由功能二、分析RIP version 1和RIP version 2的区别:3、RIPv1和RIPv2的兼容能够设计如下:4、RIP的水平分割:五、RIP的等价负载均衡6、在帧中继上配置点对多点OSPF实验进程1.配置RIP协议,测试动态路由功能按图1所示的网络拓扑结构图,搭建网络。

图一、实验网络拓扑结构图实验环境Router-1 2600-1 Router-6 1750-1 Router-2 5000-1 两台HUBRouter-3 1750-6 HUB1:D-Link DE-809TC Router-4 1750-3 HUB2:D-Link DE-809TC Router-5 1750-7各路由器端口IP 地址配置如下:路由器串口协议配置进程如下(以Router-5为例)高亮部份为配置串口波特率和时钟,波特率为9600,由于Router-5作为DCE,因此把时钟设为外部时钟。

利用串口连接需要启用广域网协议,那个地址利用最简单的PPP 协议。

RIP配置进程如下,(以Router-5为例)那个地址利用rip 1 协议。

另外五台路由器的配置与Router-5类似。

配置完成后,等待1分钟后,利用show ip route 命令查看路由器的路由信息。

能够发觉,除Router-5的直连端口之外,所有的路由信息都来自于Rip协议。

利用PING 和TRACERT 命令来验证网络路由。

图2 PC2 ping PC5 截图图3 PC2 ping PC3 截图图4 PC2 ping PC6 截图图5 PC5 ping PC2 截图图6 PC5 ping PC3 截图图7 PC5 ping PC6 截图图8 PC6 ping PC2 截图图9 PC6 ping PC3 截图图10 PC6 ping PC5 截图利用DEBUG命令获取RIP 报文其他路由器也类似地设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