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听评课制度

听评课制度

AA中学教师听、评课制度
为了解和掌握学科课堂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解决教学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特制定教师听评课制度。

一、听课类型:示范课、展示课、观摩交流课和一般了解性听课、领导推门听课等类型。

二、参与听课人员的听课节数要求:
根据《商南县中小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商教发【2011】306号)对各类人员每学期听课评课最低限量要求:校长不少于25节,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导(务)、教研主任不少于30节,年级组长等其他领导不少于20节,教研、备课组长不少于20节,任课教师不少于15节。

三、听课的具体要求:
1.听课记录本由教研室统一配发,各听课教师应认真填写听课记录的各项要求:教学过程、环节简评、总评以及授课教师、科目、课题、课型、时间等内容信息。

2.听课人员应对授课教师的讲授内容、授课方式、手段、态度,学生听课情况、课堂纪律、师生互动等情况作出记录和评价。

3、听课过程中要虚心学习,尊重他人,遵守课堂规则,不得在课堂接打电话或做其它与听课无关的事。

4、分管领导、年级组长、教务或教研部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教学管理人员,应从每学年(期)的第1节课起开展推门听课等多种形式的听评课活动,并对听评课情况做好记录、反馈和再落实工作,且将听评课情况作为工作落实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

5、教务、教研职能部门或教研、备课组长要组织教师按时听课,为评课、教研活动作好准备。

各级组织的各类听评课活动,相关人员和本组(备课或教研组)教师必须调整好自己工作按时参加,对无故不参加者,作好考勤记录,量化通报。

6、听课教师的听课记录要真实、细致,不得为应付检查而抄袭他人听课笔记或假造听课笔记,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者视其为未听课,并公开通报批评。

四、评课的具体要求:
1.评课时先由主讲教师介绍说课与自我评价,然后由听课人员客观中肯地指出特色亮点,同时指出不足或建议,以促使执教者加强对自己课堂教学的课后反思,激发其进取、改进的内在动力。

2.听课教师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善于发现教师讲课中的优点,充分肯定。

根据自己的见解,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要有深度,对讲课人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客观准确地评价。

3.在充分评议的基础上,有评课组织者全面客观地做出总结,使教师在听课、评课过程中得到提高。

4.检查听课记录,要注重对评课意见的检查。

如果评课敷衍了事,过于简单,缺乏针对性,视为不合格。

2018年9月1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