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充分发挥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在

充分发挥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在

充分发挥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在
学生公寓服务与管理中的作用
――对清华大学学生公寓工作的一点思考
方华英聂风华韩标
学生公寓既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交流思想,实践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16号文件)指出,“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育效果”。

这更进一步明确了学生公寓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位置。

由于学生公寓所具有的多方面职能,决定其服务和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

一方面,后勤服务部门要在公寓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学生工作部门和后勤服务部门需要相互协作,充分发挥公寓的育人功能。

为此,清华大学充分发挥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的作用,明确了公寓管理委员会及其中各部门的职责,完善了公寓管理制度,建立了学生公寓工助理制度,通过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学生公寓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一、完善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机构设置,落实管委会工作制度
清华大学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是清华大学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的下属机构,由与学生公寓服务与管理相关的学生工作部门、后勤工作部门、学生会、研究生会以及财务处、网络中心、电教中心等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共计16个单位的18名代表组成,下设若干工作小组,分别负责学生公寓服务和管理的有关工作。

其主要职能包括:
1、审议和批准学生公寓管理办法;
2、对学校学生公寓在教育、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3、监督检查公寓各项管理办法及服务项目的执行;
4、协调住宿学生、学生工作部门、后勤工作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
发现和解决学生公寓管理工作中的矛盾和纠纷;
5、维护学生、学校的合法权益。


公寓管委会自2005年成立以后,切实加强了学生公寓的工作力度,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目前管委会例会由每学年一次增加为每学期一次。

通过定期的例会制度,听取公寓日常服务和管理的运行情况汇报,对公寓安全、卫生、维修以及住宿管理、住宿规划、文化活动等工作进行审议,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公寓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开展。

清华大学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作为管理委员会的常设机构,按照管理委员会的要求开展工作。

办公室设在物业管理中心。

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监督检查学生公寓各项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定期收集并反馈学生意见,对学生公寓的管理和服务进行评估;制定学生公寓的住宿分配方案,并进行日常局部调整;根据学生公寓管理规定对住宿的学生实施日常服务和管理工作,并向公寓管理委员会提出奖励或处理意见。

清华大学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下设学生管理小组,由学生处、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后勤处、物业管理中心代表组成,直接负责学生公寓内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和纪律处分。

该小组的成立,切实落实了校规校纪中与学生公寓相关的纪律管理条款,规范了违纪学生处理工作,有效遏制了公寓内违纪行为的发生。

从2005年起至今,学生管理工作小组召开小组会11次(校长办公会9次,而且目前每月召开小组会一次),讨论违纪82人次,纪律处分49人次。

从2005年秋季学期开始,宿舍内违纪人数明显减少,每学期平均降幅达14.3%。

二、制定学生公寓管理制度,建设公寓管理的长效机制
学生公寓的服务和管理是一项系统而烦琐的工作,学生的需求千差万别,日常管理服务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及时制定相关管理规章制度,是建设学生公寓管理服务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2005年,学生公寓管委会成立伊始,即着手制定了《清华大学学生公寓住宿管理办法(试行)》,有力地规范了公寓管理工作。

在该办法中,明确了清华大学学生公寓的住宿用途、居住原则,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学生公寓内的学生行为准则,对各种违规行为进行了详细的界定,并规定了相应的奖惩。

例如对“违章电器”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1)热得快、电炉、电热毯、电热锅等不安全电器;
(2)1000W(含1000W)以上的超功率电器(经允许安装的空调除外);
(3)电饭锅、微波炉、电磁炉等炊事用电器。

再如,对“私拉电线”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1)从房间内固定插座以外(含公共场所)引出线路的;
(2)从房间内固定插座引出线路至本房间外的。

通过明确的行为界定,使得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相关规定,避免出现违纪情况。

另外,结合清华大学学生纪律处分情况,在规定中增加了书面警示和通报批评两种管理措施,并将其和学生纪律处分联系起来,“一学期内受到书面警示二次以上者,在第三次及以后受到书面警示时,将同时给予通报批评;在一学年内三次受到通报批评者将按相关程序报请给予纪律处分”。

这样,学生在公寓内的处罚措施成为了一个有效的整体,有力地加强了学生公寓的管理工作。

2007年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又制定了《清华大学学生公寓卫生管理细则(试行)》,明确规定了学生公寓内卫生指标,并将卫生成绩合格作为集体和个人评奖的基本条件,这为学生宿舍内卫生的有效管理提供了重要保障。

正是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通过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公寓的服务和管理的才有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长效机制。

三、创建公寓工作助理队伍,充分发挥其在学生公寓内的重要作用
随着校园文化的不断丰富,在学生公寓内活跃着众多学生组织,如院系学生会、学生公寓楼委会、勤工助学学生楼层长分队、各班班委会以及其他学生社团组织。

与此同时,各院系随班入住的政治辅导员也在发挥重要作用。

如此众多的学生组织和个人热情参与学生公寓的建设,这是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良好基础。

但是也应看到这些组织的力量相对分散,且相互之间沟通不畅,这也成为了以区域和楼为单位开展工作的瓶颈问题。

鉴于以上情况,从2004年底,学生处和物业管理中心开始在部分楼试点设立学生公寓工作助理,协调楼内各种力量共同推动公寓的服务和管理工作。

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成立后,试点不断扩大,2006年学校正式批准本科生公寓全面推广学生公寓工作助理制度,并由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负责聘任。

学生公寓工作助理作为学生公寓管委会的得力助手,其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通过学生公寓工作助理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通过参加院系党委学
生组例会,增强了以楼为单位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力的协调了楼内各支学生工作队伍,形成了以楼为单位的管理层面,是对院系管理模式的有益补充。

其次,学生公寓工作助理指导学生楼委会开展工作,一方面宣传安全卫生知识,落实每周卫生检查制度,大大改善了学生宿舍卫生状况,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倡导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活跃了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公寓的服务水平和管理质量的提高不能仅仅依靠某一个或者有限的几个部门就可以实现,而是需要与学生公寓相关的所有单位共同参与,相互协调,一起努力。

清华大学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在协调和组织与学生公寓相关的所有单位共同开展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通过有效地整合学生公寓的相关资源,增强了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有力地加强了公寓内各项服务和保障工作,促进了学生行为管理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并通过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促进了公寓服务和管理长效机制的形成。

学生公寓的服务水平和管理质量的提高没有止境,让我们相互学习,继续探索,将学生公寓工作继续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作者简介:
方华英,清华大学物业管理中心主任助理兼学生公寓事务科科长;
聂风华,清华大学物业管理中心主任;
韩标,清华大学学生处副处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