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语音教学
作者:朱小菊
来源:《教育界》2011年第02期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方面的内容。
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忽略了语音教学,而把大力气花在词汇语法等方面,致使学生出现很多语音问题。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作为语言教学的起点与关键,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发音方式,自然流畅的语音语调。
英语语音复杂,读写不一,和汉语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有些学生在初步接触英语的启蒙阶段没有对英语语音进行正确有效的训练,他们手捧课本,既读不出,又听不懂,致使学习兴趣索然,学习效果差。
这对今后的外语学习埋下了可怕的隐患,设置了极大的障碍。
本文主要对小学语音教学方面的问题作出一些粗浅的探讨,给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新课程标准对二级语音的目标描述:
1.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
2.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
3.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则
4.了解单词有重音
5.语音清楚,语调自然
一、小学生主要语音问题
小学生发音很容易受到汉语拼音的影响,主要问题体现在:
1.英语元音发音不准确。
元音分长短元音和单双元音。
许多学生受汉语习惯影响,单元音发音不到位,双元音口腔打不开,发音不饱满,发长元音时长度不够与短元音没有音长区别。
2.读辅音时添加元音音素。
有些学生读辅音,辅音连缀和成音节时习惯添加元音[З:]。
如把big[big]读成[bigЗ:],把green[gri:n]读成[gЗ:ri:n]。
3.辅音发音问题。
由于受方言影响,有些辅音发音不准。
如[l]、[n],[w]、[v]不分,如把knife读成[laif],把very读成[weri]
4.语调错误。
英汉语调有很大差异,汉语中问句都读升调,而英语中一般疑问句读升调,特殊疑问句要读成降调。
5.用汉字标注英语单词发音。
有些小学生怕记不住单词发音,用汉字在单词表里标注单词的发音,如bag 旁注着:“败哥”, book 边写着“不渴”。
二、影响语音教学因素的分析
1.考试中没有相应的题型。
在许多教师的心目中考试就是教学的方向,考试就是教学的指挥棒,考试中没有的题型,他们就很少去花时间讲解,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单词语法等的讲解上。
2.教师对语音教学认识不足。
语音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英语音形不一的问题,提高学生读,记单词的能力。
许多教师简单地认为语音教学就是教音标,从而忽略了语音教学中的意群、停顿、连读、吞音、失爆以及句子重读、节奏、声调等语流语调方面的问题。
3.教师自身素质。
一些教师本身缺乏全面的语音知识,没有接受系统的语音训练,有些教师甚至不能正确发出48个音素。
三、有效的教学措施
1.单音训练
单音教学包括音素,字母,音标,拼读等方面。
在教学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音素,字母,音标同步教学。
以字母i 为例:教师先示范发音,学生静听之后进行集体与个别模仿。
教师指出该字母与汉语拼音在音,形上的不同,同时教[aI]中所包含的音素的读音。
教师读音之后给出例词,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字母与形的联系并结合单词记忆。
如b-i-k-
e→bike→[baIk]。
学生通过读音规则进行朗读,便会很容易发音。
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以旧引新,利用学生的认知能力,让他们利用已学只是学习生词,如学过bike,可以让学生拼出like,根据pie 的读音拼出tie 的读音。
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读音规则,还培养了记忆单词的拼写能力。
2.语流,语调训练
学完48 个音素,最终是要把这些只是运用到日常交际中去,要与听说想结合。
同一个句子,停顿的位子不同,语流,语调重音不同,意义就不同。
如听见别人叫你,就应用升调yes 作答。
ThankD you↗表示礼节性的感谢,而ThankD you↘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问姓名时,问第一个人“What’sD yourDname?” 中的“name” 要重读,而在问第二个人时,就应该重读“your” .D
3.听音,模仿训练
听是语言教学的根本方法,是学习发音的第一步。
在教学时,教师应播放录音,学生静听,细心体会,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模仿发音。
学生模仿发音要大胆张口,教师巡视检查,指出典型错误予以纠正,但不要纠正个体发音的差异。
4.国际音标训练。
在小学高年级系统学习48 个国际音标,按照5 长7 短, 8 双, 10 对清浊成对的辅音, 3 个鼻音, 5 个单独音标的原则,和学生一起记忆音标。
同时穿插音标发音法的训练,让学生能够正确发音。
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音标的重要性是相对的有限的,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喧宾夺主,在初级阶段音标的教学以认读和拼读为主比较恰当,在与字母的对比中进行教学。
语音教学涉及英语教学全部内容,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之中,因此教师应有一个近期的和长期的教学计划,有阶段侧重,切忌急于求成,应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去消化吸收,教师一定要对孩子的语音学习要有信心,有耐心,坚持长期有效的训练,学生就会获得正确的语音。
【参考文献】
[1]张正东,李少伶. 《英语教学论》.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张卓宏,王文广. 《国际音标与语音语调》. 清华大学出版,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