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期教学计划

学期教学计划

学期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篇1暑假结束了,学生们陆陆续续的回到了学校。

这1学期,我负责教他们5年级的数学,我早就在之前假期里把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好了,在学期开始后,我可以马上投入到教学中去,这样不至于在教学期间出现过失,也不至于很匆忙,我想我的教学就应当从现在开始了:1、指点思想:全面贯彻《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行意见》,以学校德育教育的思路为指点,以少先队中心工作为重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展开富有儿童情趣的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动习惯和道德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鼓励、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积极探索个性培养的途径。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加强创新意识,努力拓展教育思惟空间。

围绕课程改革,接受课改任务。

把本班建设成“勤奋、守纪、开辟、创新”的班集体。

2、基本情况:3、主要内容1、以《小学生平常行动规范》为行动指南,鼓励学生争做合格的小公民。

2、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做“诚信”人,办“诚信”事。

3、制定班级公约,从身旁的事做起,坚持“说到做到”,并落实班级公约。

抓好班级的纪律,重点做好转化中下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4、“细节决定成败”教育学生从身旁的小事做起,注意每件事的每个细节。

5、做好家长工作,制定家访计划,坚持上门家访,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家访工作,使学生都得到发展。

6、严格教育教学管理,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德,保证教学的顺利展开。

在学生中培养竞争意识,有“你追我赶”的比学风格;展开写好字,读好书,做好文的活动。

举行故事会,诗歌朗读会活动;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发展个性教育;学习经验交换会。

7、建立同等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自我鼓励、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发展个性教育。

8、做好“两操”工作,特别是眼保健操,要求人人能按节奏喊口令。

9、通过节日教育和展开“假日亲子活动”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4、具体措施1、利用“晨会、夕会、班队活动”和“国旗下讲话”等情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突出“诚信”教育。

2、通过制定、实行和对“班级公约” 落实进行评比等活动,培养学生做“诚信”人,办“诚信”事。

3、通过上门“家访”和“假日亲子活动”等系列家长活动,切实做好家长工作。

4、通过节日活动(中秋节、国庆节)培养学生学会感恩,酷爱劳动、酷爱祖国,拥抱大自然等情感。

5、展开“背书比赛”、“写字比赛”、“口算比赛”等活动。

6、锻炼身体,保护视力,做好眼保健操。

展开有益的课间活动。

每两周学生轮换1次坐位。

7、参加年级组和学校临时安排的各项活动。

学期教学计划篇2现在是2月7号,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要开学,沉重的教学工作摆在了眼前。

为了把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做得更好,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制定本计划。

1、教材学情份析6年级语文(下)总计6个单元,21课,其中精读课文9课,略读课文12课,口语交际5个,综合性学习1个,另附有“综合温习”1个。

教材设计主题鲜明,选文精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编排公道,综合性也比较强,非常合适毕业班的语文学习。

我所担负的班级学生语文学习水平不高,但进步不小,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很多,学习习惯也有了明显的.改良。

部份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有所增强。

这些对语文学习10分有益。

但也应当苏醒的认识到,有极个别的学生已出现厌学的情绪,养成了很多的坏习惯,感染了1些社会不良风气,对学习造成了较大的麻烦。

在教学中特别需要注意。

2、教学目标6年级是毕业班,出了完本钱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以外,还应当对小学阶段所有的语文知识进行综合性的温习。

教学目标的制定侧重语文的综合温习。

1、字词温习。

温习掌握1⑴2册学过的所有生子和生词,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认识汉字的结构美、音韵美、意义美,增强汉字的书写能力。

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熟练应用学过的字词。

2、不断积累优美语言,认真朗诵、感受、体会、仿写,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3、应用多种方法进行浏览,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语言的优美,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4、坚持思考和写作的良好习惯,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能在40分钟完成400字左右的习作。

3、具体措施1、整理1⑴2册书中所有的生字和词语,聚集成册,按时温习和发问。

并学会自主出这方面的试题进行测验。

2、积累整理1⑴2册书中所有的比较优美的句子,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写出自己的仿写,尝试自主出有关句子的试题。

3、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精美篇章对学生进行浏览指点,让学生掌握浏览方法和技能,加大浏览量,扩大浏览面,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明确学习目标,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5、在自主写作的基础上,尝试背诵和默写优美习作,丰富学生的语言,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期教学计划篇31、重视实效,抓实德育工作1.切实加强班主任老师队伍建设,重视班主任老师培训工作,实行动态管理。

建立和完善对班主任老师工作的考评嘉奖制度。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鼓励班级常规管理有特点、有个性,鼓励少先队活动展开的多样性和特点化。

展开优秀班集体创建及优秀学生等评比活动,力求评比有针对性、实效性。

2.“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落实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全心德育要求,掌控德育规律,坚守课堂主阵地,让每个教师牢固建立教书育人、“育人”为先的观念,将良好的师德体现在“育人”上。

坚持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渗透德育,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点。

3.进1步展开文明礼貌及行动规范教育,深入展开礼仪教育,构成良好校风、学风。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校园,营建良好的育人氛围。

认真组织展开情势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档次。

5.积极展开环境保护教育、安全教育、禁毒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活动。

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2、强化措施,提高教学质量1.深入推动素质教育,科学抓质量。

以科学、全面的教育质量观为基础,积极探索,构建科学有效、能够充分体现并到达素质教育要求的质量提升机制,严格履行课程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切实减轻学生太重的课业负担,增进学生全面发展,增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2.找准切入点,全程抓质量。

坚持从基础抓起,从起始年级抓起,从学生进校的第1天抓起,从最后1名学生抓起,强化后20%学生的转化工作,构成层层抓质量的良好机制。

3.加强学科特点建设,重视进程管理,提高全校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以常态课研究为重点,以教研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科组建设,构成学科优势。

认真落实教学常规,重视抓好集体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批改、单元检测、教学反思、培优补差等教学各环节的管理。

4.强化教育细节,寻求有效教学。

深入展开有效课堂的教学研讨活动,强化调研,积极迎接教研部门对学校各项工作的调研与指点。

5.搭建舞台,分层展现。

积极争取各种机会在各级教学展现活动中亮相,积极捉住机会,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各科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执教任务。

继续展开“新教育、新课程、新课堂”教学专题活动,有重点地对有效教学、人文课堂等热门进行专题研究,使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

6.重视素养积淀,进1步规范阅览室建设,引导学生主动浏览,拓展学生视野,放牧学生心灵。

7.抓活动管理,促学生素质提高。

重视特长艺术活动,重视社团活动,公道培养兴趣、能力,提高实效。

继续抓好课余项目训练。

3、创新机制,规范学校管理增进内涵发展1.强化管理意识,创新管理模式。

规范办学行动,实行人文化、精细化管理。

在精细上下工夫,履行上求落实。

2.进1步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实现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努力实行层级负责、进程管理、责任追究的管理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各有专重。

3.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积极发挥班子人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示范作用。

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构成1支目标高远、德艺双馨、发展趁心的师资队伍,保障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展开。

4.加强迫度建设,进1步修订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探索构建规范运行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不断规范办学行动,推动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科学治校。

5.加强教科研工作。

进1步增强科研兴师、科研兴校意识。

6.继续加强特点学校建设,进1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4、积极行动,扎实推动新教育实验1.扎实、有效展开新课程改革实验活动。

以“农村小学素质教育”为主题,积极推动课程改革的实行。

以教师角色的创新适应参与新课程,以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落实新课改理念。

重视行动研究,强化组内研讨,坚持行动就有收获。

2.加强实践,切实推动新教育实验的行动。

积极展开新教育实验行动研究和新公民教育,新生命教育等项目的实践研究,特别加大对“营建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构建理想课堂”的实验研究。

3.加强生活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考察、实验、探究”,充分利用现有教育信息技术,进行集知识教育、文娱为1体,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综合课程和生活教育校本课程的探究。

4.组织展开新教育实验的交换、展现活动,增进新教育实验的深化与推行。

展现学校风采。

5.深化“经典朗读”活动,师生同写日记,强化交换工作,重视学校博客群建设,加强引导与管理。

5、丰富内容,积极展开体艺卫科技教育活动实行阳光体育工程,积极推行阳光体育运动,丰富学生生活,提高学生素质。

坚持两个条例为指点,牢固建立“健康第1”的思想,坚持展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行,认真做好体质测试和数据报送工作。

深化艺、体学科新课程实行的研究。

开好体育课程,保证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积极展开各类体育比赛活动,努力促使学生构成两项体育专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