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及其启示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及其启示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及其启示
河北苏建华
所谓世界经济格局,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活跃于世界经济舞台并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结构与态势。

不同的世界经济格局是由于各经济大国之间的相对经济实力、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世界市场占有情况的变化而形成的。

世界经济的发展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地中海中心时代
1. 表现:14、15世纪,地中海地区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

这一地区是欧洲和亚洲交往的重要通道,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也是最早开展文艺复兴运动的国家。

2. 丧失: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及“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开展,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和荷兰开始了对外殖民扩张时代。

二、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演变
1. 地位的确立及原因:(1)17世纪,英国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在国内的统治,促进了经济发展。

(2)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拥有世界上最广大的殖民地。

(3)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进行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19世纪中期,英国煤、铁、纺织品的产量超过了法、美、德三国的总和。

(4)英国海军实力最强,有效地保障了自由贸易的顺利进行。

2. 19世纪末期以后,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英国丧失了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原因:(1)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2)资本外输,工业资本匮乏。

(3)科技成就少,垄断组织垄断程度低。

(4)同时期的美德等国经济发展迅速。

(5)两次世界大战的打击。

三、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
1. 确立过程:(1)1894年,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

(2)一战期间美国经济实力大增,一战后美国逐渐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3)二战后,美国操纵国际金融,建立了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这标志着美国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

2. 发展原因:(1)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横财,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战争中力量被削弱。

(2)美国具有对经济发展有利的客观环境,如市场广阔、政局稳定、远离大战战场等。

(3)美国经济自我调节能力强,使美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势头,如罗斯福新政的实行等。

(4)抓住两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的契机。

3.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的削弱及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20世纪70年代,美国爆发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发展趋缓,而欧共体、日本经济发展迅速,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

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格局,世界经济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四、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此基础上各种区域性组
织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纷纷成立,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了。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1. 影响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前提(社会稳定,有利的国内外环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调整和改革),五个条件(科技条件、市场条件、资本条件、劳动力条件、资源条件)。

2. 世界经济格局不断发展演变,现今亚洲经济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中影响经济格局变化的因素有:各国经济实力对比,各种国际力量的分化、组合,战争的影响。

3.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固有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4. 经济中心与科技中心是相对应的,科学技术在经济格局转变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