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二)一、单项语言技能(15分)1、下列选项中的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是()A、羼.(chàn)水阔绰.(chuò)荣鹰.(yīng)断壁残垣.(héng)B、倒坍.(tān)名讳.(huì)骸.(hái)骨浩瀚.(hàn)无垠C、攫.(jué)取臆.(yì)测峥.(zhēng)荣.(róng)越俎代庖.(bāo)D、阴霾.(mái)伫.(chù)立瘠薄.(báo)遍稽.(qí)群集2、下列选项中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本书包涵..的内容非常丰富。
B、夫妻之间有互相扶养..的义务。
C、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滋润万物,历经严寒考验的北方大地,终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D、我的母亲虽然..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但.也很轻。
..高大,然而3、下列选项中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如果浪费个人时间,蹉跎年华,虚掷生命,是个人的损失②而浪费国家和民族的时间,造成历史倒退,则是亿万人民的损失③因此赢得时间,接受挑战,为民造福,没有不能创造的奇迹④最大的浪费是时间的浪费⑤时间孕育机遇,机遇来自时间A、⑤②①③④B、④①②⑤③C、①②③⑤④D、④②①⑤③4、下列各项中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是戴望舒所作。
想像中,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抚摩着被人本侵略者蹂躏的国土,在爱与恨、怜与悲愁苦与希望的交织中,诗人发出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呼告。
戴望舒的代表作是《雨巷》。
B、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点好。
(引号,表示行文中着重指出的部分,强调。
)C、学生给一位刚刚病愈后的老师写的信,最后的致敬语是:敬祝痊安。
D、有些炎症,西药能治,中药照样能治,不仅中药能与一般的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少,成本也较低。
5、下列各项中实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与亮情好日.密 / 日.再食B、二世少子也,不当立.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C、诚宜开.张圣听 / 连月不开.D、七里之郭. / 出郭.相扶将二、古诗文阅读(19分)6、古诗文默写。
(12分)(1),左右芼之。
,钟鼓乐之。
(《关雎》)(2),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蒹葭》)(3),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李白)(4),风多杂鼓声。
(《从军行》杨炯)(5)手中各有携,。
(《羌村三首》之三杜甫)(6),西山寇盗莫相侵。
,日暮聊为《梁甫吟》。
(《登楼》杜甫)(7)吊影分为千里雁,,(《望月有感》白居易)(8)《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受邹忌讽谏的启发,广开言路,设立三赏,其中“,,受下赏。
”7、文言文阅读(7分)[甲]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乙]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翻译下列句子(2分)①非惟天时,抑亦人谋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诸葛亮为刘备设计了“兴汉室,成霸业”的政治蓝图,为了到达这个目标诸葛亮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2分)(3)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请你用孟子的观点来分析刘备和齐威王的处境,并且以此劝谏刘备和齐威王。
(3分)三、文学作品阅读(22分)(一)说明文阅读(9分)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是春天。
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
而这些千古华章,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
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
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宋代李时则在《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盘装荞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
”诗中的东风,即春风。
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知章在长安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
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
2001年3月20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时情况。
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快速的词汇来描写。
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遍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我国南北春季到来有早有晚。
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
我在这里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说明,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
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那么北纬280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0的武汉3月15日春到,而北纬320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
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后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
实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
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
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皇都长安则早已姹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
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
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天气暖热得人们已经穿起单衣,桃花落尽,野梅结籽,田野里已经响起蛙声,可是突然间,蛙声却没有了:这在气象学中叫做“倒春寒”。
宋代的萧立在《春寒叹》中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
“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如命牛亦冻。
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
”夜黑更深,寒风呼啸,赖以生存的耕牛已经冻死,风中夹杂着八十老翁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
为什么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呢?因为我国春季还经常有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空气。
如果前期冷空气少,春暖快,长期积聚的北方强冷空气一旦南下,便会发生强烈的季节逆转,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
古代诗人对我国春季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描写华夏春天的诗词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改动)8.阅读全文,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三个特点。
(2分)9.第二段中为什么要写作者在北京紫竹院公园看到的情况?这里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分)10.第四段中两处引用了古诗来说明我国春天的气候特点。
作者为什么先引用吴涛的《绝句》,后引用萧立的《春寒叹》》?(2分)11.我国的气候非常复杂。
除了本文的介绍外,你从下列诗句中还能发现我国春天其它的什么特点?请选择一首,写出你的发现。
(3分)(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我选择第()首,(二)现代文阅读(13分)两朵童稚简媜①一上车,我就注意到她们,只因为她那么不经意地看了我一眼,那眼神!②我坐在窗户边,座位是长长的那种老爷座,她们坐在我的斜对面,我一直看她们。
较大的那个,大约十三岁,挂面头发,一身淡黄色碎花洋装,一双高跟鞋——这令我很惊讶,这么小年纪。
我细细再看,发现那是双很大很尖的高跟鞋,相当老式的。
我猜,不是她妈妈的就是姐姐的,她还不到穿高跟鞋的年龄。
另外那个小女孩,圆嘟嘟的脸,长头发在耳朵边扎成两把,晃荡荡的,还打了蝴蝶结,可爱得像个洋娃娃。
我想,这两个女孩子一定是姊妹,她们看起来有点儿像。
一坐下来,妹妹就叽里呱啦地不知道跟姐姐讲什么,她的笑容好灿烂。
做姐姐的,一句话也没说,很专心地听她讲,那双眼睛一直看着妹妹,偶尔还轻轻地点头,嘴角有一丝微微的笑。
那微笑,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十多岁的女孩所该拥有的。
后来,妹妹大概是热了,小手一直掀着额前的刘海,她半靠在姐姐身上,低声问了什么,姐姐看了看左右,然后大大地点头,妹妹马上两只脚跪在椅子上,双手用力地拉开玻璃窗。
姐姐低头不知道问了妹妹什么,我想,她一定是问妹妹:“还热不热?”妹妹又笑了,无邪、天真,像个小天使。
后来,妹妹大概困了,趴在姐姐的腿上打瞌睡。
姐姐一只手让她枕着,另一只手轻轻地抚摸着妹妹的头。
妹妹大概很困,一会儿就睡熟了,一动也不动。
她那双手还是继续抚摸着她的头,那么轻又那么柔。
我想,那一定是个很令人舒服的动作。
这时,我大胆地瞧着姐姐的脸,多平凡,又多惹人怜!瓜子脸,不算漂亮,但很顺眼。
皮肤黑黑地,仿佛还有几条“抬头纹”,鼻子是挺的,闭着的双唇如不破的核桃,唇边一丝不退的微笑,带一点儿忧郁,又带一点儿遐想的样子。
多奇特的微笑!我不觉地深深望着她。
她的两眼一直望着这边窗外,一眨也不眨地很奇特,仿佛含有几许轻愁,几许心事,几许遐思。
我不禁好奇,她到底在想什么。
如果她真的只有十三岁,她怎么有如此忧郁的眼神?仿佛看了多少风霜雨雪的过往,她真的只有十三岁吗?她一定不是在看窗外的车辆、招牌,她在看很远很远的一件心事,也许是过去的,也许是未来的。
多柔顺,多惹人怜的女孩,她看来那么善良,她会有什么心事?③这时,窗外下起了雨,许多人关窗。
妹妹大概睡得酸了,转了一个姿势。
她有点儿惊,收回视线,轻轻撩拨着妹妹汗湿的头发,还拍拍她的肩膀,充满呵护的样子。
她又看看窗外,注意到下雨了,伸出手到窗外探了探,又把手放在妹妹的背上试了试,大概是发觉雨水会打湿妹妹。
侧了身,想把窗子关好,由于是左手,使不出力气,右手又枕着妹妹,抽不出来。
她用力地想关窗,还是拉不动。
后来,她轻轻移出右手,换左手托拥着妹妹,并且把一个小皮包也一起拿在左手——我到此才发现的。
她伸出右手,抬高,抵着玻璃窗,用力;我吓呆了,她的右手只有半截,五根指头完全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