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享一下电机轴修复标准手册

分享一下电机轴修复标准手册

分享一下电机轴修复标准手册
关键词:电机轴修复,电机轴磨损,在线修复,索雷技术,修复手册
1.前言
索雷碳纳米聚合物材料应用技术在电机轴承位修复方面,利用其本身特有的性能优势和工艺优势可实现在线修复,避免了因离线修复所带来的工作强度大,施工周期长,修复精度差,费用成本高等问题。

碳纳米聚合物材料具备金属所不具备的“缓震”性能和高强抗压性能,完全满足电机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冲击等受力要求。

其特殊的修复工艺可以保证轴承位表面与轴承内圈的基本配合,避免了二次磨损的可能性。

同时索雷工装修复工艺可满足修复后的同心度要求,保证电机正常运转。

2.电机轴磨损原因
(1)加工精度:对于部件之间的配合,其轴表面的热处理工艺,加工精度等对轴的使用寿命起决定性作用。

一般来说,轴表面的光洁度越高、圆度越高,其与轴承内圈的表面配合面积越大,配合面受力更均匀,单位面积的受力越小,可有效延缓配合表面的金属疲劳。

另外轴表面的热处理工艺同样非常重要,轴表面硬度和韧性适中,可有效保证轴的使用寿命。

轴和轴承内圈之间的配合一般采取过盈配合,如果过盈量过大,则容易造成轴承游隙过小,轴承发热,加剧轴承的磨损;如果过盈量过小,那么轴承内圈和轴之间容易发生相对运动,造成轴的径向和轴向双向磨损,因此精密的加工精度也是决定轴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2)部件疲劳磨损:金属的疲劳磨损不可以避免,但可以通过正确的维护手段来延缓金属的疲劳磨损。

根据轴承的品牌不同,要准备把握轴承的更换周期。

轴承长期运行,不能及时更换,其运行游隙将不断增加,当游隙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设备的震动也会随之增大。

设备震动增大对各个部位也将导致破坏性的影响,这样便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因此周期性的检查轴承运行游隙非常关键,制定出合理的轴承更换周期;
(3)密封失效:密封失效直接导致的现象一:润滑油外泄,造成轴承润滑不畅;二,外界水分、固体杂质进入到轴承内,加剧轴承的腐蚀、磨损等,严重时导致轴承抱死、烧蚀;轴承一旦出现烧蚀现象,那么电机轴承位局部受热,温度升高,甚至出现轴承内圈与轴承位表面直接相熔的现场,造成整条电机轴的报废;
(4)日常维检不及时或者维检手段欠缺:日常维检过程中,不能及时有效的发现轴承因磨损而产生的异响、振动增大的现场,最终会因轴承的过度磨损直接或者间接导致轴承位的磨损。

3.电机轴修复材料
4.电机轴修复工艺与步骤
(1)修复工艺:
现场修复,采用工装及碳纳米聚合物材料修复工艺。

(2)现场工装修复原理:
(3)修复步骤:
1)首先依据图纸或现场测量制作工装,工装的制作严格按照《索雷工装加工工艺》执行;2)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即设备的拆卸,工装的加工,相关工具和人员的准备工作等,确保足够的施工空间及安全的工作环境;
3)轴表面的初步清理工作,即将轴承位及前轴肩或者后轴肩定位面表面的油污擦拭干净,并去除高点、毛刺、锈层等;
4)测量核实轴承位的宽度,因为一旦轴承位出现磨损,轴承内圈会在轴上转动,也会造成轴向定位面的磨损。

所以测量核实轴承位的宽度非常有必要,必要时需要在轴承内圈定位面上加垫圈以恢复轴承的轴向安装位置;
5)将工装内外表面擦拭干净,并将两个半圆工装紧固好,使用测量工具检测工装的加工精度,包括定位尺寸,修复尺寸及工装内径的圆度等;
6)工装尺寸测量完毕确定合格后进行空试工装。

空试工装前将前轴肩或者后轴肩表面彻底清理干净,然后安装至轴的表面,保证工装安装后不松动,且两个半圆结合面能够紧紧配合在一起;
7)空试工装后,确定工装完全合格的前提下,开始进行下一步的修复工作;
8)表面处理:使用氧气乙炔对轴承位表面进行烤油处理,直至无火花四溅为止,然后使用磨光机将轴承位表面氧化层打磨干净,露出金属原色;
9)使用99.7%无水乙醇或者丙酮将轴承位表面清洗干净,确保无污物,晾干;
10)使用99.7%无水乙醇或者丙酮将工装内表面、螺栓和螺栓孔、定位销和定位销孔等擦拭干净,晾干;
11)将工装内表面、螺栓、螺栓孔、定位销、定位销孔内擦拭一层SD7000脱模剂,晾干备用;(注意:擦拭SD7000脱模剂时禁止使用毛刷,可选用棉纱直接擦拭即可。


12)根据空试工装时确定的轴承位磨损深度,计算出材料用量;
13)严格按照比例调和索雷碳纳米聚合物材料SD7101H或SD7102材料,调和充分无色差;(可选用表面光滑、平整、干净、具有一定强度的平板调和)
14)将调和好的材料迅速涂抹到轴承位的表面:第一层反复刮压,确保材料与轴承位表面
充分粘合,然后再均匀涂抹至整个轴的表面,涂抹厚度略大于轴承位单边磨损量;同时工装内表面也涂抹一层材料;
15)将工装迅速安装到位,紧固好螺栓和安装定位销。

安装工装过程中注意观察工装安装位置,同时紧固工装的过程中避免工装变形;
16)材料固化:环境温度24℃以上时,材料固化12小时左右即可拆除工装或者加热固化,缩短固化时间;
17)拆除工装时要谨慎,避免拆卸过程中造成材料损伤或脱落;
18)工装拆卸后,可以用磨光机打磨的方式去除多余材料和局部高点;
19)测量核实修复后的尺寸;
20)做好轴承内圈的轴向定位(一般为轴肩端面定位),热装轴承;
21)待轴承完全冷却后,加注润滑油安装其它部件,方可投入运行。

5.电机轴修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环境温度影响
当室外环境低于15℃时,必须对材料本身及轴承位表面进行升温,建议温度控制在25℃至40℃之间;当环境温度超过40℃时,应严格控制材料的调和时间、涂抹时间及轴承安装时间;
(2)表面处理及清洗
表面保持干燥,露出金属原色且粗糙;清洗表面时只允许使用99.7%的无水乙醇或者丙酮,严禁使用其它类清洗剂清洗表面;
(3)材料固化
当环境温度低于25℃时,工装安装完毕,必须对轴承位两侧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60℃-80℃之间,同时对工装表面进行加热,工装表面加热温度不要超过60℃,这样材
料可以充分固化。

(4)注意轴承位的轴向磨损宽度
轴向磨损后会改变轴承的安装位置,因此需要提前确认,采取必要的调整措施。

6.电机轴修复现场案例展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