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工业废水处理工程》第十四章 化学处理单元

11《工业废水处理工程》第十四章 化学处理单元


于氢氧化物沉淀法而言,废水的pH值为沉淀过程的重要
条件,必须选择最佳pH值来控制沉淀过程。
3.
盐效应 在弱电解质、难溶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水溶液 中,加入非同离子的无机盐,能改变溶液的活度系数, 从而改变离解度或溶解度,这一效应称为盐效应。如果 在废水中有其他可溶性盐类存在,将增加难溶化合物的 溶解度。溶液的离子强度越大,沉淀组分的离子电荷越
氧化物共沉淀,银离子浓度可以进一步降低至0.1 ppm。
但必须注意不要使氯离子过量,生成可溶的络合物。
2.4卤盐沉淀法
1.2.3 过滤中和
过滤中和是利用难溶性的中和药剂作原料,让酸或碱 性废水通过,达到中和目的。采用此法时,要注意以下 问题: 首先须对废水中悬浮物、油脂等进行预处理,以防堵塞; 滤料颗粒直径不宜过大,越小则滤料的比表面积越大, 和废水接触越充分; 失效的滤渣要及时清理或更换; 滤料的选择与中和产物的溶解度有密切关系,因为中和 反应发生在滤料颗粒的表面,如果中和产物溶解度很小, 在滤料表面形成不溶性硬壳,阻止中和反应继续进行。
1. 2. 3. 4.
1.2.3 过滤中和
• 盐酸和硝酸的钙盐、镁盐的溶解度较大,因此对于含有盐酸 或硝酸的废水,可用大理石、石灰石、白云石等粉碎到一定 粒度作为滤料; • 碳酸盐的溶解度都较低,在中和含有碳酸的废水时,则不宜 选用钙盐作为中和剂; • 硫酸钙的溶解度很小,硫酸镁的溶解度则较大,因此,中和 含硫酸的废水最好选用含镁的中和滤料,如白云石等,或含 镁的废渣。
• 与絮凝相结合。细小的硫化物沉淀困难 • 常见处理对象。Hg2+ ,Cu2+,Zn2+,Cd2+, Pb2+
2.3碳酸盐沉淀
• 这种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给水的硬水软化处理中。

在废水处理中,主要用于去除重金属离子,根据处理对象 不同,分别有以下两种应用方式:
1. 投加难溶碳酸盐,如碳酸钙,利用沉淀转化原理,使废水 中重金属离子,如Pb2+,Cd2+,Zn2+,Ni2+等离子,生成溶解 度更小的碳酸盐而沉淀出,从而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 2. 投加可溶性碳酸盐,如碳酸钠,使水中金属离子生成难溶 性盐析出,这种方式用于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 在给水中碳酸盐硬度的去除也是采用这种处理方式的。 • 由于碳酸钙,碳酸钠,氧化钙等比较便宜,此法应用也较 为广泛。
2.1 氢氧化物沉淀法
表13-1 某些金属氢氧化物的溶度积 化学式 Ksp 化学式 Ksp 化学式 Ksp
AgOH Al(OH)3 Ba(OH)2 Ca(OH)2 Cd(OH)2 Co(OH)2 Cr(OH)2
1.6× 10-8 1.3× 10-33 5× 10-3 5.5× 10-6 2.2× 10-14 1.6× 10-15 2× 10-16
2.4卤盐沉淀法
• 某些金属离子的卤化物如氯化物、氟化物的溶度积很小,
工业上往往利用此法回收废水中的银和去除废水中氟离子。
• 氰化银镀槽废水中含银浓度高达13000~45000 ppm,在 首先使用电解法回收废水中大部分银后,将银离子浓度降 低至100~500 ppm,再用氯化银沉淀法,可以将银离子 浓度降低至几个ppm,如果在碱性条件下,与其他金属氢
n
,即:
lg[M ] lg Ksp npKw npH
2.1 氢氧化物沉淀法
n lg[M ] lg Ksp npKw npH 可知: 由式 1. 金属离子的浓度相同时,Ksp越小,开始析出 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越低。 2. 对于同一金属离子,其浓度越大,开始析出沉 淀时的pH越低。 3. 对于两性金属如Zn2+,Al3+,Fe2+,Cd2+,Hg2+
综上所述,氢氧化物沉淀法中pH是非常关 键的控制因素。
2.2 硫化物沉淀法
• 大多数过渡金属的硫化物都难溶于水,因此可用硫化物沉
淀法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各种金属硫化物的溶度积
相差悬殊,同时溶液中S2-离子浓度受H+浓度的制约,所 以可以通过控制酸度,用硫化物沉淀法把溶液中不同金属
离子分步沉淀而分离回收。硫化物沉淀法常用的沉淀剂有
p-药剂有效成份的百分含量
1.2.2加药中和
• 某钢铁厂在洗钢过程中,采用稀硫酸洗去 钢板表面的铁锈,最终排放的洗钢废水的 pH值为3,排放量Q为500m3/天,现需要与 其他废水混合,进入生化处理工艺,由于 生化工艺要求进水pH为7,废水需首先进行 中和处理,拟采用有效成份为74%的石灰 作为pH调节剂,问每天需要多少石灰,才 能满足处理要求?
Ksp的大小有很多影响因素,分析和认识这些影响 因素,对控制沉淀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化合物的本身特性 不同的药剂与废水中的污染物生成
的沉淀物溶解度大小不一,因此,对于某种污染物,要 选择能生成Ksp尽量小的化学药剂作为沉淀剂,要在不 同的化合物中加以选择。
2.
废水pH值 pH为生成物取得最小溶解度的外在条件。对
第十四章 工业废水的化学处理
概述
• 在水处理的过程中应用化学原理和化学作 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成份转化为无害物质, 使得废水得以净化。
• 污染物在经过化学处理后,改变了化学本 性。 • 常见的过程有中和,沉淀,氧化,还原, 焚烧等。
① 初步降解。改变原始化合物的结构; ② 降低毒性。使原始化合物结构发生变化从 而达到降低其毒性的目的; ③ 完全降解(矿化)。使有机碳转化为无机 物CO2; ④ 不可接受的降解(有害化)。氧化过程使 原始化合物结构发生变化,毒性增大。
H2S,Na2S,NaHS,(NH4)2S、MnS和FeS等。 • 在金属硫化物沉淀的饱和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M2Sn
2M nS
n
2
Ksp [Mn ]2 [S2 ]n
2.2 硫化物沉淀法
• 受pH影响较大。硫化物在废水中会发生水 解,而水解程度与废水的pH密切相关 :酸 性条件、碱性条件、酸碱调节分离不同金 属离子;
2. 各自投加碱性或酸性药剂;
3. 通过起中和作用的滤料过滤。
1.1 中和过程机理及过程分析
• 酸+碱=盐+水
• 所用反应器由处理方法不同而异,如对酸碱废水 互相中和,要求混合均匀,用完全混合反应器较 好,也可用较大长宽比的活塞流反应器,使其有 足够长的时间互相接触而混合均匀;对投药中和, 必须采用完全混合反应器;对过滤中和,则要采 用沸腾床而提高处理效果,当然亦可以采用固定 式或流动式填充床,但效果不如沸腾床好。
1.2.2加药中和
• 中和药剂的选择,不仅考虑药剂本身的溶解性、 反应速度、成本、是否产生二次污染以及使用方 法等因素,而且还要考虑中和产物的性状、数量 及其处理费用。 • 此法的优点是能中和处理任何性质、任何浓度的 酸碱废水,允许废水中含有较高的浓度的悬浮物, 中和剂利用率高,过程易调节控制,缺点是建筑 投资大,产物呈沉淀时处理麻烦,操作中劳动强 度大,条件差,维护管理麻烦。
1.2.2加药中和
酸性废水投药中和流程图
1.2.2加药中和
中和剂的投加量计算如下:
G ( K / p)(QC1a1 QC2a2 )
式中:Q-酸或碱性废水流量 c1-废水中酸或碱的含量 a1-中和1公斤酸或碱所需的药剂量
c2-废水中与试剂反应的杂质的浓度
a2-与1公斤杂质反应所需药剂量 K-考虑反应不均匀性或不完全的药剂过量系数
其中:
Ksp [Mn ] [OH]n
Kw [H+ ] [OH- ] 1014
2.1 氢氧化物沉淀法
• 则废水中氢离子浓度为:
Kw [H ] [OH ] Nhomakorabea10
-14 n 1 n
K
sp
/[M ]
对等式两边取负对数得:
1 pH 14 lg[ M n ] lg K sp n
高,盐效应越明显。理由如下:即溶液中的离子总数增
大,离子之间的静电斥力增强,沉淀表面碰撞的次数减 小,使沉淀过程速度变慢,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 故难溶物质溶解度增加。在废水中存在杂质盐类十分普 遍,这对采用沉淀法处理废水是不利的,因此,在投加
沉淀剂时要考虑到盐效应的影响。
4.
同离子效应 在难溶化合物饱和溶液中,如果加入有同 离子的强电解质,则沉淀-溶解平衡向着沉淀方向移动,
2.0× 10-15 1.2× 10-15 6.3× 10-27 4.0× 10-45 1× 10-40 7.1× 10-18
2.1 氢氧化物沉淀法
• 采用氢氧化物沉淀法时,对于溶度积为Ksp 的氢氧化物M(OH)n来说,在废水中存在以 下平衡关系:
Mn nOH- M(OH)n
H+ OH- H2O(aq)
概述
• 通常把溶解度小于100mg/L的物质称为不溶物,确切地说 应称为难溶物。用溶度积常数Ksp的大小来表示某化合物 的溶解度大小,Ksp越小,表示该化合物溶解度越小。化 合物在水溶液中存在以下溶解平衡:
xM y yN x-
MxNy(固)
• 则: Ksp [M y ]x [N x ]y • 当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时, [My+ ]x [Nx ]y Ksp 时,表明溶 液中该盐处于过饱和状态,超过饱和的部分离子将以沉淀 形式析出。而在 [My+ ]x [Nx ]y Ksp 时,表明该盐在溶液中 尚未达到饱和,则盐从固体形态向溶液中转移,如果没有 沉淀形式的盐,则溶液保持平衡。
• 也有利用酸性或碱性的废渣作为滤料的。例如用酸性废水喷 淋锅炉灰渣,就能获得一定的中和效果。
• 过滤中和常用的设备有升流式膨胀床(流速在60~70米/时)。
第二节 化学沉淀
概述
• 化学沉淀是向废水中投加一种药剂,使其 与废水中的污染物生成一种或几种化合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