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使命:1、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2、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1)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2)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3)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2.理想的含义、理想和现实的关系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关系: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
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
假如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
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
理想之树深深扎根于现实的沃土之中,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人生为什么需要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原因:是人生的精神向导,是人生的精神动力,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作用: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引领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4.爱国主义的内涵、时代价值?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理解內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价值: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理解: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5.怎样做忠诚的爱国者?答: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的统一3.增强国防观念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6.何谓人生观?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答: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7.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是怎样的?关系: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
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的人生观如果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发生变化。
8.什么是人生态度?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人生态答:所谓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答:要树立一个认真、务实、乐观和进取的人生态度9.人生价值的含义?人生价值评价标准是什么?如何理解人生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含义: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评价标准: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理解: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10.什么是健康?如何加强自我心理的调适?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生理,还要有良好的心理。
调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合理调控情绪,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11.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应秉承的原则是什么?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怎样的?原则: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关系:人来源于自然界又依存于自然界,人永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生产劳动为中介,而生产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人类正是在与自然发生关系的过程中结成了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人与人的关系。
1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和重点是什么?集体主义的内涵◆核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原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重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内涵:一无私奉献、一心为公二先公后私、先人后己三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13.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內容: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14.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内涵: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15.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途径:与社会实践相联系,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方法:其一,学思并重的方法。
其二,省察克治的方法。
其三,慎独自律的方法。
其四,积善成德的方法。
其五,知行统一的方法。
16.三大领域(社会公共生活、职业、婚姻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各是什么?公共生活: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职业: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婚姻: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17.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为什么需要网络道德?要求: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原因: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又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害社会公德、妨碍社会的发展。
许许多多的问题已对公共秩序和公会安全产生了极大危害,影响到了一些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18.恋爱的基本道德要求是什么?要求: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19.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择业观: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
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
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创业观:一是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
二是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
三是要提高创业的能力20.什么诚信?大学生与诚信道德?答:诚信就是诚实守信。
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中信诺,讲信誉,守信用。
答: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21.怎样理解竞争与合作?如何正确处理?竞争:一般来说竞争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它有助于激发竞争主体的进取心,有助于竞争主体客观地评价自我、扬长避短、展现才华、不断提高,从而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
合作: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力量总是有限的。
真正伟大的力量在于团结协作,团结有力量,团结能制胜。
关系:从形式上看,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而从本质上看,二者又是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
要鼓励竞争、保护竞争,同时又要提倡合作,提倡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22.法律的含义是什么?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律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23.社会主义法律运行的环节?环节: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遵守(守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等24.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容和价值取向是什么?内容: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三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四完善司法体制机制。
五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六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
25.宪法的特征(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是什么)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从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从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区别:宪法不同于普通法律,它在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统率的作用,是一个国家法制的基础和核心。
26.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基本原则:一是平等原则;二是自愿原则;三是公平原则;四是诚实信用原则。
27.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是怎样规定的?民事行为能力: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力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民事权利能力: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28.法人成立应当具备的条件?条件: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9.我国民法规定有那些民事权利?知识产权包括哪几个权利?权利:我国民法所规定的民事权利,主要有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人身权等类型。
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30.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 )条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31.侵权民事责任的要件和种类?民事诉讼时效是怎样规定?◆要件:客观上存在损害事实,行为具有违法性,违法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答:一般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短期诉讼时效时间为1年。
32.结婚的法定条件?条件:分为必备条件和禁止条件。
必备条件有三个:一是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二是必须达到法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三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禁止条件:一是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
二是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
33.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包括: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和监护人。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即经济上的必要帮助和精神上的关心照顾,这种义务是无条件的。
父母与子女间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34.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原则:一是罪刑法定原则;二是罪刑相当原则;三是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35.什么是犯罪?犯罪构成要件包括哪些?☆犯罪:是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
36.什么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答: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其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不超过明显限度的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
条件:1)正当防卫必须是即时的防卫,而不是事后的报复:2)正当防卫必须针对侵害人本人,而不是针对其亲属或其他相关人;3)正当防卫的程度必须与受到的侵害相一致,反之则会导致防卫过当;4)正当防卫以保护自身安全为目的,而不应有伤害他人的过失或故意;反之则构成故意伤人.37.什么是犯罪中止什么是犯罪未遂?二者的区别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