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
生命可以永恒吗
1、为什么要珍惜生命?
(1)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它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运。
(2)生命是独特的。
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
(3)生命是不可逆的。
(4)生命也是短暂的。
(5)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生命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
敬畏生命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也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2)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2、怎样做到敬畏生命?
(1)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2)既要自觉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珍爱他人的生命。
第九课珍视生命守护生命
1、如何爱护好自己的身体?
(1)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2)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的方法。
2、养护精神
1、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要。
2、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3、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精神史诗。
3、如何理解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作用)
(1)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
(2)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4、如何战胜挫折?
(1)要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2)要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3)要学会向他人寻求帮助。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感受生命的意义
1、什么样的人生是值得的?
(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2)在看到别人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3)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
活出生命的精彩
1、怎样才能让生命充盈起来?
(1)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2)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就会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3)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时,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
生命
得到滋养,也因此而一点点充盈起来。
冷漠与关切
1、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没人愿意遭遇冷漠,生命拒绝冷漠。
2、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3、让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平凡与伟大
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其地位的高低,而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
1.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纷靠什么来协调?
答: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法律等来协调。
2. 法律与生活之间什么关系?
答:①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②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③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④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3、什么是法律?
答: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4、什么是法治?
答:①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之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②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5、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什么?
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现代社会推行法治有何必要?答: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7、法律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答:共同点:法律、道德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区别: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道德不是由国家制定的。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其他行为规范则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或行政力量保证实施。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8、法律的普遍约束力表现在哪里?(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①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的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9、法律有何作用?
答:①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
的义务,也为我们批评、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③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随着法制建设的推进,法律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10、①现代国家用法治替代了人治。
②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建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
③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④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反犯罪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
★1、为什么要特殊保护未成年人?
答:①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②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
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③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是人类的共识,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2、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答:有《宪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3、保护未成年人有哪四道防线?
答:学校保护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4、哪些人有责任保护未成年人?(各种组织、监护人、成年人)
答:①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主组织②未成年人的监护人③其他成年公民。
5、未成年人如何对待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答:①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受到特殊的保护的权力,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②同时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6、如何做到依法办事?
答:①依法办事首先在内心里要尊崇、敬畏法律。
②依法办事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通过法治方式,维护自身他人、集体的合法权益。
②依法办事要养成遵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7、法律的权威来源于什么?
答:法律的权威来源于人民内心的拥护和真诚的信仰。
8、为何要树立法律信仰?
答:①当法律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法律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发挥其功能。
②当法律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法治精神才会铭刻在我们心中。
9、如何树立法律信仰?
答: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的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10、为何要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
答: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
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11、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增强法制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