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荐课例:妙趣横生小古文

推荐课例:妙趣横生小古文

妙趣横生小古文
淄博市张店区南定小学翟萍
《小古文100课》是《小学语文教师》杂志副主编朱文君老师历时六年的实践研究,选择一些浅近易懂的、有故事、有情趣的文言短文,编辑而成。

拿到书后,我细细品读,觉得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在学习中体会到了小古文带来的乐趣。

趣味引入——“汝”是“你”
“小古文”较之于白话文来说有一定难度,不能让学生感觉望而生畏,在学习之前我想根据这本书的特点,以“趣”引入。

课间我打开了《小古文100课》的第一课的课件,投在屏幕上。

什么也没说,静静地看着同学们在准备文具。

“青草地,放风筝。

”有女生读了起来,“老师,什么前行呀?”盼盼指着“汝”问。

“我不知道,你查查。

”王莹麻利地拿出了词典。

“念ru”。

“什么意思呢?”我追问。

“你的意思。

”“对。

‘汝’是‘你的意思’。

”“奥,‘汝’是‘你’。

”教室里的几个同学连连点头。

这时盼盼的同学李运发跑进教室,盼盼马上对他说“李运发,‘汝’是‘你’。

”“什么?”李运发一脸茫然。

“‘汝’是‘你’!”盼盼提高了声调。

“我怎么了?”运发更是迷惑不解。

“‘汝’是‘你’!”几个女生一起应和。

李运发是班里最能说的人,号称无所不知,现在他一脸窘迫的样子我也忍俊不禁:“他们说的没错,‘汝’是‘你’。

”“老师,你快告诉我吧,我到底怎么了。

”在李运发一筹莫展的时候。

班里其他同学效仿盼盼纷纷对刚进教室的同桌大声说着“‘汝’是‘你’”。

面对莫名其妙的同桌,明白这个字意思的同学会心地笑了起来。

轻松愉快的氛围一改刚上完体育课所带来的疲惫。

这时我说:“刚才同学们说的那个‘汝’字就在屏幕上的小短文里,赶紧找找。

”李运发等赶紧盯着屏幕看起来。

“奥。

我知道了。

是古文呀!咦,这古文咋这么简单呢?”李运发问道。

我趁热打铁:“这叫‘小古文’。

从今天开始我们开始学习‘小古文’。

有兴趣吗?”“有!”同学们异口同声,情绪高昂。

小古文很简单,小古文很有趣,课前这个小小的插曲,传递给了同学们这样的信息,为学习小古文奠定了“乐学”的基础。

第一课“汝学会,吾也行”
第一课“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吾后行”。

明白了“汝、吾”的意思后,读两遍就能背过。

我按照文君老师“仿写文言”提高读写能力的理念,引导学生仿照例文编一段文言文。

经过一番思索,学生们迫不及待的举起了手。

“操场上,打篮球。

汝扣篮,吾抢球。

”好爱体育的刘长鹭率先说道。

“厨房里,忙做饭。

汝切菜,吾炒菜”。

“超市里,买东西。

汝付钱,吾选货”。

……
“小胖,你说一个。

”大家积极踊跃地说,小胖却一如既往地不停地做小动作、开小差。

“课堂上……”小胖编不下去了。

“课堂上,开小差。

汝提问,吾不会。

”“小记者”庞盼盼迫不及待地替小胖往下编。

“哈哈哈哈……”同学们乐开了花。

小胖不好意思了,可他毕竟聪明,“课堂上,认真听。

汝学会,吾也行”。


胖说道。

“非常好!吾相信只要认真学。

汝一定能学会。

”我也文邹邹的说道。

一篇小古文就这样学会了。

第二课“吾学得甚快乐”
我出示了第二课的内容“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先请学生读熟。

在自读的基础上请几位同学单独读,以便正音。

一位同学把“水边杨柳数株”的“shu”读成了“shu”,马上有同学说“应该读shu。

”“为什么?”我问道。

“数株是很多株的意思。

”“对,水边有几棵杨柳树,我们就可以说——”“水边杨柳数株。

”“你能用数在这里表达的意思说个句子吗?如我的文具盒里有——”
“我的文具盒里有钢笔数枝。


“我有数个朋友。


“我读了数本课外书。


解决了字音,再请同学齐读。

然后问问大家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范金萍问道“中夹桃李什么意思?”话音一落,有数只手举了起来。

“意思是水边除了杨柳树还种了桃树、李树。

”范志宏答道。

“大家想想桃树李树夹在杨柳树中,可以用上我们刚做过的选词填空中的哪个词?”经过一番思索,有同学想了出来“掩映。

桃李掩映在杨柳中。

”“对,我们一起读——”“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

没想到学习小古文能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

“‘来去甚捷’是什么意思?”又有同学问道。

“汝哪个字不明白?”
“甚。

”好几个同学答道。

“我知道。

”语文课代表树仁站起来,“燕子来来去去飞得很快。

‘甚’就是‘很、非常’的意思。


“恩,汝回答的甚好。

大家明白了吗?”
“吾懂了。

”有同学频频点头。

“我也会用‘甚’说句话。

”小胖抢到,“今天天气甚热。


“汝写的字甚好”。

“吾跑步甚快。


……
同学们兴奋地说起来。

理解了意思,我又请同桌互助背诵,一人背一句,看哪组同桌先背过。

几分钟后进行了pk赛,这篇小古文牢牢的记在了同学们的心中。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两篇小古文,大家学会了什么?”
“我会用‘汝’、‘吾’、‘甚’这些古代的字眼了。


“我觉得小古文很有趣,我会按节奏读了。


“老师,今晚上我回到家就这样对妈妈说:妈妈,吾甚饿,汝做好饭了吗?”又是快人快语的庞盼盼。

邵玉龙接着说:“吃完了,我就说。

妈,汝做得甚好吃。

吾吃了数碗,吃得甚饱。


哈哈哈,同学们哄堂大笑。

“老师,不是有100课吗?快让我们看看那些古文吧!”荟智喊道。

我在同学们的要求下,播放幻灯片,学生看到有“龟兔赛跑”、“五官争功”等,都很兴奋。

“这节课,吾学得甚快乐!”小胖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番外——弟子pk
(此“弟”乃吾徒弟——学生,此“子”乃吾儿子。

)下课后我对学生说:“阳阳已经读到第八课了。

”阳阳是我的儿子,今年6岁,我教这班学生时他才1岁多,“弟”“子”之间很熟悉,我见证了他们共同的成长。

学生一听这话按耐不住了,尤其是男孩子,跑到讲台上围着我,纷纷嚷着让我把小古文的课件发到他的QQ上,张琪、小胖掏出了优盘,央求我给他拷课件。

“今晚能上我就背到第十课。


“我要全背了。


看那架势大家要和我儿子比试比试。

我心里很高兴:学习“小古文”的火被我煽起来了。

晚饭后我对儿子说:“哥哥姐姐们听说你读到第八课,他们不服气。

要和你比试比试。


“我不怕!”儿子一本正经。

“可是哥哥姐姐不仅会读,他们还背过了前两课。


“我也背。

”儿子迫不及待地拿起了《小古文100课》。

和学生同样,儿子不明白“甚”“数”“夹”等字的意思,我也耐心地对他讲解并扩句练习,儿子玩的不亦乐乎。

令我想不到的是,他只把第三课读了两遍就背过了。

八点半了,儿子洗漱过后躺在床上,我对他说:“汝快睡吧!”儿子很自然的说“汝放心,吾马上睡。

”这时,爸爸加完班回到家,儿子一骨碌从床上爬起,对爸爸说“汝回来了,吾甚想你。

”他爸一听就乐了,文言的字眼从小娃娃口中说出来,感觉很有意思。

看来我儿子也在加紧练习了。

“小古文”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和惊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