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儿》教案
【教学内容】
《雨点儿》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才有草长花开的美丽景象。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雨水,雨水和植物生长有密切的关系。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
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重点指导书写“问、有、半、从、你”。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指导法书写指导法、合作学习体验性学习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教师激趣引入:小朋友们,我知道大家肯定和老师一样,非常想知道“雨点儿”落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什么不同的变化。
那么这节课呢,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看看雨点儿带来的世界。
你们看,它们到了。
学生齐读课题。
2、作者介绍:金波,全名王金波。
北京人,祖籍河北冀县(现冀州市),他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
金波学者历任北京师范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
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
二、整体感知
1.阅读小提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词语。
(2)认读生字,词语检查:教师用小树桩制作成动画卡片,用课件出示,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不会认读的学生,由读得好的学生领读。
2.学生开火车读词语。
(4)
diǎn shǔ qīnɡ cǎi
雨点儿数不清云彩
piāo luò kōnɡ wèn
飘落半空问题
huí dá fānɡ cǎi
回答地方彩色
3.刚才我们认读了这么多生字宝宝,同学们,现在看看几个特殊的生字宝宝。
(5)教师指导学生书写“问、有”两个半包围的生字,学生在书写本上书写比赛,然后教师启发学生给生字宝宝找朋友。
4.教师接着指导学生看看几个特殊的生字宝宝,(6)然后指导学生书写“半、从、你”三个生字,学生在书写本上书写比赛,然后教师启发学生给生字宝宝找朋友。
三、精读领悟
(一)小组合作学习要求(7)
1.同桌有感情地表演朗读课文。
2.你读懂了课文,收获了什么?同桌先说出来,接着教师请学生上台说出阅读收获。
(二)教师提问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1、我们学完了生字,老师这儿有几个词,你能读出来吗?(8)(教师出示课件:数不清云彩飘落)你能在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些词的句子读一读吗?(第一自然段: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
2、教师提问:你从课件红色字体中读出什么?学生想象理解。
课文里说什么数不清?(雨点儿)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数不清的?(头发、沙子、星星……)
3、只要你细心观察,生活中数不清的东西还有很多。
看,老师这儿有一根羽毛多好玩。
这根大羽毛就是由数不清的小绒毛组成的。
现在,请小朋友们注
意观察,想想你能用哪个词来说出我做的动作。
(把羽毛高高地举起,然后轻轻放下,羽毛轻轻落在地上。
)对了,这个词就是“飘落”。
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飘落的意思吗?(轻轻落下)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上“飘落”这个词?(纸张、树叶……)
4、读对话。
(9)
(1)找出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的对话,自己读一读。
(2)谁来扮演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把他们的对话读一读。
(分角色朗读)(3)全班男女学生分角色读。
(男生扮演大雨点儿,女生扮演小雨点儿)(10)
5、教师指导学生思考: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去过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11)
6、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后朗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想一想: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为什么会开出花,长出草?(学生回答:因为有了“小雨点”的滋润,所以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会开出花,长出草。
)(12)
7、教师启发学生想一想: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那是怎样一幅画面?请你展开想象,然后说出来!(13)
8、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假如你是雨点儿,你想做大雨点儿,还是做小雨点儿呢?为什么?(14)
9、教师引导学生情景表演朗读,并比赛后想象说一说:假如你是小花小草你会对雨点儿说什么?(15)
10、教师指导学生展开对比,读书中的文字,说出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洒在不同的地方,花儿、草儿发生了哪些变化?(16)
11、教师板书。
小雨点儿大雨点儿
有花有草无花无草
有了小雨点的滋润花更红草更绿有了大雨点的灌溉才长出红花绿草
四、总结拓展
1、教师指导学生回顾课文,再次分角色朗读后课堂小结:(17)本文是一篇科学童话。
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有了雨点儿的灌溉,才有草长花开的美丽景象。
本课语言优美,内容浅显生动,情节性强,富有童趣。
2、课堂作业指导。
(18)
(1)在正确的读音后打√。
cǎi( √ ) shǔ(√) fān()彩数方
chǎi( ) sǔ() fāng(√)(2)想一想,猜一猜。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雨点儿)
五、课堂小结(19)
小雨点儿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大雨点儿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那儿就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雨点儿真是可爱极了,它给大地穿上了漂亮的衣裳;但在老师的眼里,你们才是最可爱的,因为有了你们,有了你们那美好的向往和心愿,世界将变得更美,人间将变得更美!请你背诵小诗,或者说几句小诗展示一下!你能行!
六、布置作业(20)
课余时间,请你们在家里的小花盆里栽花种草,观察下雨或浇水后,花草有什么变化?请你们把观察到的情景写在小本子上!
七、教学反思
《雨点儿》这篇课文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自由、充满趣味的课堂氛围,将生活与识字有机结合。
一、趣味盎然,让学生爱上语文。
教师激趣引入,让小朋友们非常想知道“雨点儿”落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什么不同的变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创设加上教师生动的语言,更使整节课都沉浸在一种快乐的学习氛围之中!
二、教师教学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
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本
节课注重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识字,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为学生今后自主识字,学好语文打下了基础。
三、注重朗读,读中感悟。
本节课教师让学生在充分体验情感的基础上,自由地朗读,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朗读演绎得十分精彩:有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情景表演朗读;有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有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朗读。
总之,本课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是这节课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