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小学语文《雨点儿》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雨点儿》公开课教案

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第8课
雨点儿(第一课时)
(共2课时)
一、教材分析
《雨点儿》是部编版第一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科学童话。

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讲述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后,大地所发生的变化。

在对话中,小雨点儿说他想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说他想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他们的选择看似矛盾,但都给大地带来了美好的变化——小雨点儿让花更红了,草更绿了;大雨点儿让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花,长出了绿草。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本册中第一次提出分角色朗读的要求,所以需要重点指导。

课文中有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两个角色,它们的对话中既有陈述句,又有问句,主要指导学生读好问句。

同时,朗读时,还可以一些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个性化朗读。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数”等8个生字,会写“问、有”两个生字。

2.读准“雨点儿、地方”等词,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1-4自然段。

3.学会句式:()从()。

初步了解雨点儿。

教学重点:认识“数”等8个生字,会写“问、有”两个生字,读准“雨点儿、地方”等词。

教学难点:
1.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

2.学会句式:()从()。

三、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朗读课文。

教师:PPT课件,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语,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就不见。

(雨)
2.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雨呢?(大雨、小雨、暴雨……)课件出示图片。

3.我们见过的这些雨呀,都是由大大小小的雨点儿组成的。

田野里的禾苗、森林里的花草树木,草原上的小动物都喜欢雨点儿。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雨点儿”。

课件出示课题:雨点儿。

齐读课题,并指导儿化音的朗读。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

本环节以学生喜欢的谜语引入,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印象中的雨,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生活经验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儿化音是我们学普通话的难点,应重点指导。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今天我们就要和雨点儿做朋友。

下面跟着雨点儿走进课文吧。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想想课文讲了谁和谁?
2.之前我们已经在《比尾巴》中标了小节,今天我们要学着标自然段。

老师带着标自然段。

3.指名汇报讲了谁和谁。

(三)品读课文,理解体验
1.学习第一段。

(1)出示句子“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2)指名读。

理解“数不清”,学习生字:数。

a 数不清: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预设:数不清的头发、数不清的小草……
b看图练习说话。

师结:这些东西太多了,数不过来,所以读“数不清”这个词时要读重一些。

再读句子。

(3)理解“飘落”
教师示范餐巾纸和书的下落,说明飘落是轻小的东西慢慢地落。

生活中哪有些东西是飘落的?指名练习说话。

预设:树叶飘落下来、雪花飘落下来、羽毛飘落下来
(4)那数不清的雨点儿是从哪儿飘落下来的呀?学习生字:彩
(5)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6)句式练习:()从()。

a课件出示图片,给予学生帮助。

b想一想,除了图片中的,你还可以说什么?
【设计意图:说话练习中,首先是根据说话出示“小草从土里钻出来。

”这一句式,再指导学生根据图画、根据句式填空,作好指导,然后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同时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