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制造业企业各部门职能职责分工案例(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一、品质保证部A 、质量体系文件控制1. 体系文件的总控清单;外来技术文件的总控清单。
2. 体系文件的保管和责任3. 体系文件和资料的标识(图号/编号、更改、受控、存档责任件)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 1. 2. 3. 4. 5. 贮存条件(防火、防潮、防霉、防蛀、防损坏、防窃)6. 电子文件的管理规定7. 存档范围/存档期限的规定(一览表)8. 借阅规定9. 失效记录的处理C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1. 一、二方ISO/TS16949审核员的资格2. 内审年度计划和审核实施计划3. 按部门审核检查表4. 审核实施(审核记录表、首末次会议记录等)5. ISO/TS16949体系审核报告6. 不符合项纠正措施计划7. 纠正措施效果的验证C2、产品审核1. 产品审核年度分月计划(覆盖所有产品)2.3.4.5.D1.¨¨2.3.4.□□□□5.E、纠正和预防措施1. 规定解决问题的方法(4D/8D)2. 重复发生不合格的识别和应用8D方法解决3. 所有内外部发生的不合格必须彻底闭环4. 重大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输入管理评审F、管理评审1. 管理评审计划2. 管理评审的输入及职能3. 管理评审准备4. 管理评审的实施5. 管理评审报告6. 导出改进计划7. 改进计划的实施和跟踪8. 保存日常各项会议的会议记录、纪要、以及工作安排意见。
(如生产例会、质量例会、技术发展例会、销售例会等)G、检验和试验状态1.2.3.H1.2.3.4.5.6.7.8.9.10.11.12.I、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1. 计量管理人员的资格2. 委托外部检验和试验机构的资质证明3.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施的管理(包括台账管理)4. 检测设施的周期检定策划5. 周期检定的实施方法6. 使用有效期限的标识管理7.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操作保养规定8. 必要的检定规程及校准记录(针对自检的器具)9. 量值溯源关系10. 量值失效的反应计划11.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12. 测量系统分析和判定13. 必要的纠正措施14. 试验室质量体系管理J、进货检验和试验1.2.3.4.5.6.7.8.9.K1.2.3.4.5.6.7. 让步接收规定(范围、权限、职责、程序)8. 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9. 不合格品控制(标识、隔离)10. 质量统计、缺陷收集卡11. 固定的记录表式L、最终检验和试验1. 不合格品判定的权限2. 成品检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3. 检验试验规范4. 可接受准则(C=O)5. 让步接收规定(顾客同意)6. 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7. 不合格品控制(标识、隔离)8. 质量统计、缺陷收集卡9. 固定的记录表式10. 全尺寸检验和功能试验指导书11.12.13.M1.2.3.4.5.A1.2.3.4.5.6. 不符合项纠正措施计划7. 纠正措施效果的验证B、过程开发和策划1. 从公司产品中选出典型产品模拟开发一套APQP数据和资料2. 从公司产品各系列中分别选取某一型号产品作:¨流程图→FMEA→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对工艺相同的产品在控制计划中附以引用清单¨根据现生产出现的不合格以及缺陷问题进行P-FMEA的动态完善,并不断磨合生产控制计划。
3. 过程能力CPK/PPK分析(针对特殊特性),目标稳定工序CPK≥1.33,不稳定工序PPK≥1.674. 并对计量值安全特性制定升值计划CPK≥1.67。
计数值特殊特性达到“0缺陷”目标。
5. 针对顾客关心的项目、特殊特性制定并实施优先持续改进计划。
C、统计技术应用1. 在过程开发和策划(APQP)阶段确定统计技术的应用需求。
2. 按照VDA6.1提问22所列的5个应用环节规定应用范围。
3. 制定统计技术的应用指导书(重点是TQM的7种工具和方法以及QS9000的SPC参考手册)。
4. 对使用者进行统计技术的培训和指导(掌握基础统计概念,如变差、能力、过渡调整等)。
5.6.D1.2. 153.4.5.E1.4.5.6.7.8. 预防性维护保养的实施(V14.4、QS90004.9)9. 偶发性事故应急计划(V19.6、QS90004.9)供应中断、劳动力短缺、关键设备故障等10. 过程更改的控制要求(V14.2、QS90004.9)11. 外观项目的控制(V09.2、QS90004.9)F、技术文件控制1. 技术文件的总控清单;外来技术文件的总控清单。
2. 技术文件的保管和责任3. 技术文件和资料的标识(图号/编号、更改、受控、存档责任件)4. 技术复制/分发/回收和借阅规定5. 技术文件的更改(更改权限、更改标识、相关文件的同步更改、版本状态一览表)6. 生产现场体系、技术文件的使用和管理7. 技术文件的存档管理8. 贮存条件(防火、防潮、防霉、防蛀、防损坏、防窃)9. 电子文件的管理规定10. 存档范围/存档期限的规定(一览表)11.12.13.14.15.A1.2.3.4.B1.2.3.4.5. 实施培训资料汇总6. 实施培训有效性评价7. 未达到培训效果的处理8. 新员工/转岗员工培训资料9. 新产品/新工艺的投产前培训10. 特殊过程人员清单→资格证明11. 特殊人员的顶岗计划12. 个人培训档案B、内部、员工满意度、激励机制1. 员工激励政策的策划2. 形成员工激励政策方案3. 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4. 员工满意度分析报告5. 员工满意的改进措施6. 内部(工序间)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改进措施。
A1.2.3.4.¨¨5.6.7.8.9.10.11.12.13. 对分承包方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14. 对不合适的分承包方的处置规定15. 定期召开协作配套会议,并保留会议资料。
B、采购实施1. 采购物资重要度分类清单(ABC三类)2. 采购物资月份平衡(采购周期)3. 采购文件(采购订单、技术标准、交付进度要求等)的发放记录4. 分承包方交付进度的跟催5. 进货物资的报验通知6. 实施进货检验(见进货检验和试验)7. 按《质量协议》处理不合格采购物料8. 采购人员的授权证明C、采购物资收发存1. 库存量最低设定、库存量优化目标、库存周转率月报2. 库存品状况检查3. 库房帐、卡、物一致4.5.6.DA1.2.3.4.5.6.B1.2.3.4.5. 质量成本的分析和报告6. 质量成本控制和考核(按产品、工序、发生时间进行分析,并由质量保证部采取纠正预防措施)7. 质量成本报告C、产品报价管理1. 参与合同评审2. 产品报价单(价目表)3. 产品成本比例构成(报价的灵活性)4. 制造成本测算(产品开发部)5. 劳动定额清单(人事部)六、营销部A、营销质量1. 市场调查表2. 新产品市场调研报告3. 新产品市场营销计划4. 企业总体市场调研报告5.B1.2.3.4.C1.2.3.4.5.6.7.8.9.10. 发货审核11. 年度、月份销售计划的传递12. 顾客档案的建立13. 销售人员/合同评审人员授权书14. 新产品投标、报价管理15. 收发存的交接手续16. 包装损坏统计、纠正措施D、售后服务1. 顾客访问计划2. 顾客访问单3. 年度服务报告4. 顾客质量信息反馈途径、处理方法、闭环。
七、机动部1. 设备管理台帐2. 设备保养维护要求和内容3. 设备保养维护计划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八、生产保证部A、生产管理1. 生产能力调查资料2. 生产作业计划(年、半年、季度、月份)3. 生产计划更改资料4. 生产进度监控(日监控、周分析、月总结)5. 不足件控制6. 新产品生产计划的实施与监控。
7. 在制品、成品储备定额,优化目标8. 在制品、成品贮存状况检查9. 在制品、成品库房帐、卡、物一致10. 作业现场5S管理11. 工位器具管理12. 批次管理,产品可追溯性控制13. 生产区域设定(定置区域、定置图、颜色管理)14.15.B5S5SC1.2.3.4.5.6.7.8.D、工装管理1. 入库前的检验2. 工装的仓库管理3. 工装的日常保养4. 工装的未件比较5. 工装的预防性维修6. 工装委托制造的分承包方质量、成本和交付进度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