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五单元第59-61页,练习十四第1题。

(二)教学理念:秒的认识的教学联系了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但它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所以,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秒的含义,初步发展时间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设计了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观察分析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3、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1分=60秒。

(五)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六)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作业卡片、教具时钟,电子表。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课件出示火箭发射前的场景)这场景你们熟悉吗?是什么呢?
这是去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发射前的场景,神舟九号发射成功,使我们祖国感到非常自豪,让我们再次感受到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好不好?(课件播放火箭发射)我们跟着一起倒计时。

师生一起倒计时:10,9,8,7,6,5,4,3,2,1。

(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是相连相通的,火箭发射,利用这些熟悉的情境,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兴奋起来,也让他们在不经意中调集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 ······
师: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时、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

(板书:秒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探索计量“秒”的工具。

(生活中那些地方有秒呢?)
2、认识各种钟表上的秒。

(1)认读电子表上的时间,指名读,全班读。

(2)观察时钟,认识时钟上的秒针,说说秒针有什么特点。

(“秒”这个时间单位学生早有认知,几乎所有的大挂钟都有秒针,只是从前让学生有意去忽略它,但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不可能不注意到那个形状特殊的“高个子”。

所以由学生自己引出课题,由自己传授知识。

教师在这里扮演疑惑、验证的角色,吸引学生“帮助”教师解惑。


(3)秒针走1小格是多长时间?(板书: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走一大格是多少秒?
3、体验1秒钟。

(1)学生静听秒针走动的声音,然后跟着秒针的节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受1秒。

(倾听秒针声音,模仿秒针走动节奏,建立对秒的表象认识。


(2)用数数的方法再一次感受一秒钟的长短。

说一说火箭、飞机、汽车、步行等等在一秒钟内能行多远。

4、认识几秒并感受10秒的长短和估算10秒。

(1)先从认识5秒引入,让学生知道秒针走1大格是5小格就是5秒。

(2)练习巩固10秒、15秒等等。

(3)利用小闹钟游戏让学生感受10秒的长短和估算10秒。

(在这堂课中,把学生对秒的体验预设为重点,新课程着力强调“经历”,对于抽象的、非物化的“时间”,通过学生自己用声音和动作等来配音、配动作,使学生有了具体的、物化的感受。

三年级的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生活经验已经足够丰富,学生自由发挥,增加感性认识。

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与能力,能在实际动作中体验“1秒、10秒等”的长短。


5、教学1分=60秒。

(1)让学生完成下面三题来引入学习1分=60秒。

①、秒针从数3到数7,经过()秒。

②、秒针从数()到数(),经过15秒。

③、秒针从数()到数(),经过()秒。

(第③小题让学生上台拨钟面上的秒针,其余同学回答是经过几秒。

)
(2)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经过了多少秒?分针发生了什么变化?(播放动画秒针走一圈,分针走1小格)
思考:秒与分有什么关系?(要求学生看着屏幕上的钟面,用耳朵听秒针走动的声音,用心记秒针走了多少秒,用眼睛看分针有什么变化?直观认识分秒之间的关系。


(3)学生观察后,小组交流反馈。

小结:秒针走一圈是60秒,同时,分针走了1小格是1分,所以1分=60秒。

板书(1分=60秒)
(1分=60秒是本课的难点。

但由于有1时=60分的知识基础,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不会感到非常困难。

在教学设计中考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交流而得出结论,老师给予适当指导。

要让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看看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是不是正确的结论,这样结论的得出水到渠成。

小组汇报时候注意培养学生活动意识和交流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能力和习惯,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应当把学习方法的指导放在重要位置上。


6、体验1分钟有多长。

(1)、建立1分钟的观念。

让学生用一分钟的时间来做些事,如:算口算、数数、抄写汉字、画画等等。

(要求跟着屏幕上的钟面和音乐来完成。


7、体验1秒钟的价值。

师:1分钟我们完成了这些任务,如果老师只给你们1秒钟,你们能完成吗?1秒钟很短,我们只要拍一下手,做个小动作就是1秒钟了。

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能做很多事情呢。

(多媒体播放图片)
师:怎么样?时间很珍贵,连1秒钟都不能小看,对吗?(播放刘翔跨栏图片)
师:在微不足道的还不足13秒钟时间里,刘翔成了闻名世界的飞人,为我们祖国争了光,如果他慢上1秒,站在领奖台上获得金牌的就不是他了。

如果你去问他,他一定会告诉你:1秒,对他来说无比重要。

(通过介绍,学生明确1秒虽然短暂但是用处也非常大,正是由那么多的“秒”才构成时间长河,使学生自己意识到要珍惜时间,并借机渗透做比较短的事情就可以用“秒”来记时。

教师饱含激情的语气和刘翔闯过终点的精彩瞬间让学生也激情澎湃,为他取得的成绩而骄傲,也为祖国而骄傲。


教师小结:时间正是由1秒1秒堆积起来的,有句形容时间宝贵的话是这么说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既然知道了时间的宝贵,我们应该学会珍惜时间,不要浪费每一分,每一秒。

(借此来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三、巩固新知,加深印象。

第一题:填写适当的时间单位。

①小华大约每天睡9()。

②小芳系红领巾大约需要20()。

③煮饭大约要25()。

第二题:一人唱一首歌要3分钟,5人合唱这首歌要几分钟?那全班合唱呢?(反馈练习,联系生活实际,深化时间观念。


四、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师:同学们,时间一分一秒的悄悄溜走,一去不再回。

愿我们能够做时间的主人,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好不好?
五、课后消化,及时练习。

完成跑步比赛的排名。

几位学生跑100米短跑,小华用了15秒,小强用了14秒,小东用了16秒,从快到慢排一排。

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秒钟走一小格是1秒分针走一小格,秒钟走一

1分= 60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