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2课 诗两首(共51张)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2课 诗两首(共51张)
(4)颓圮:坍塌,破败。 ____________
辨词填空
(1)寂寥· 寂寞 单冷清;清静,寂静。多用来形容心情。
二者都有孤寂的意味。寂寥:寂静;空旷。多用来形容环
例句:为了寻找新世纪能源之光,青海煤炭地质105勘探 苦干了5年多,终于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
寂寥 的祁连山高地,苦守________ 寂寞 ,披星戴月,忍 米________
诗形的整齐和韵脚,而以口语和自由的形式表现情绪的节
文美,以意象繁复、内涵丰富、组合奇特著称,形成朦胧
诗作多表现诗人瞬间的情绪和遐想,被称为“意象抒情诗
新月派
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
响。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
始,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
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
《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
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提倡新格律诗
节制情感 ” 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后期新月
康”“尊严”的原则,坚持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
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严谨”
精读研析 —— 读课文题点,析思路
眼前展现……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面对汹涌
天空,徐志摩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三、文化常识
现代诗派
现代诗派是20世纪30年代初出现的诗歌流派,在自由主
下,自觉追求 “纯诗” 艺术美,得名于1932年5月施蛰存
杂志。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施蛰存、何其芳等人
展了象征派的诗歌主张,提倡写作“纯然的现代的诗”,
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 夏虫也
2.课外名句
戴望舒名言 把你微风吹起,我将我残叶的生命还你。
大,我们只是倏忽渺小的夏虫井蛙。 (3)我夜坐听风,昼眠听雨,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
(1)你是叶儿,我是那微风,我曾爱你在枝头,也爱你在街
(2)星来星去,宇宙运行,春秋代序,人死人生,太阳无量
(2)斑斓· 灿烂
二者都有“非常好看”的意思。强调的侧重点不同。“斑 煌、美好。
彩,专指色彩。“灿烂”指明亮华丽的样子,也形容文辞
斑斓 的玛瑙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例句:①这些五彩________
灿烂 辉煌。 ②太阳出来了,天地间一片________
三、名言警句
1.课文名句
《雨 巷》 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教师用书独有
脉络梳理
课
整体感知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A.《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的“我”“雨巷”“姑
B.《雨巷》诗中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 √
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 象和想象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
④悄
②色
⑤载
③散
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溯( 漫溯) 朔( 朔风) (3) 淀(沉淀) 绽(绽放)
(1)
(2)
颓(颓圮 )
杞(杞人忧天 ) (4)
徨( 彷徨) 惶( 惊惶)
二、词语积累
理解运用
伤而含怨恨。 (1)哀怨:悲 ________________ (2)彳亍:走走停停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 ( 声音 ) 悲哀而婉转。 (3)凄婉:哀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颓圮( pǐ )
④河畔( pàn )
⑤青荇( xìnɡ )
⑥长篙( ɡāo )
(2)多音字
①巷 巷道(hànɡ ) 雨巷(xiànɡ ) 彩色( sè ) 色子( shǎi ) 散打( sǎn ) 散步( sàn) 悄悄话( qiāo) 悄声( qiǎo ) 记载( zǎi ) 载重( zài )
内容索引
预读先学 ——读文本内容,学基础知常识
精读研析 ——读课文题点,析思路明答案
多读厚积 ——读素材学基础
语言知识积累
一、音正形准 1.给下列加颜色的字注音 (1)单音字 chù ) ①彳亍( chì u chànɡ ) ②惆怅( chó ⑦漫溯( sù ) ⑧沉淀( diàn) ⑨斑斓( lán ) ⑩笙箫(shēnɡ xiāo) ⑪彷徨( pánɡ huánɡ)
(1)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2)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
(3)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
《再别康桥》
(1)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
(2)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 是今晚的康桥!
投身革命曾被捕的诗人,面对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在
迷惘。他隐居在江苏松江朋友家,孤独中嚼味着“在这
的苦恼”,“夜坐听风,昼眠听雨”,在阴霾中盼望飘
可生活贫乏,整天“窗头明月枕边书”,诗人只能
印”“青春的彩衣”和星光下的盘桓中寻求慰藉。个性 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时代的重压,使《雨巷》成为现实黑暗和理想幻灭在诗
《再别康桥》: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
( 剑桥大学所在地 ) 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正是康河
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1928
游。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
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
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
“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作品主要有小说《债 《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卖艺童子》和《母爱》,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
徐志摩 (1897—1931) ,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 的一夜》。
品主要有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集》《翡冷
二、背景展示
《雨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 一二”
徐志摩名言 (1)如果你想攀登高峰,切莫把彩虹当作梯子。
(2)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看着看着,就累了,
听着听着,就醒了,开始埋怨了;回头发现,你不见了,
文本常识积累
一、作者简介
戴望舒 (1905—1950) ,浙江杭县 ( 今余杭 ) 人。中国现代派
征主义诗人、翻译家。被称为“雨巷诗人”,叶圣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