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免疫实验报告1

免疫实验报告1

玻片凝集实验报告
(一)实验原理:
颗粒性抗原(如完整的细菌或细胞)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在适量电解质(通常是0.85%NaCl)存在的条件下出现凝集现象,称为凝集反应。

凝集反应的方法有两种:①直接法;②间接法。

颗粒性抗原(如完整的细菌或细胞)与相应抗体在体外直接结合而出现的凝集反应,称为直接凝集反应。

如玻片凝集反应和试管凝集反应。

将可溶性抗原预先吸附于一种与免疫无关的颗粒性载体表面,然后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出现凝集现象,称为间接凝集反应。

如RF因子检测
玻片凝集试验是使用已知抗体与未知颗粒性抗原在玻片上直接结合而出现的凝集反应。

此类反应较简单迅速,常用于抗原或抗体的定性检测。

本次实验使用玻片凝集试验的原理进行人类ABO血型的鉴定。

ABO血型系统是按照血液中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分子来命名的。

人类ABO血型抗原有两种:A抗原和B抗原。

A型血红细胞表面具有A型抗原,血液中具有抗B抗体;B型血红细胞表面具有B型抗原,血液中具有抗A抗体;AB型血红细胞表面具有A抗原和B抗原,血液中不具有抗A、B抗体;O型血红细胞表面不具有A、B抗体,但血液中含有抗A、B抗体。

若用已知的抗A血清和抗B血清与受试者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结合,即可引起红细胞凝集,根据凝集反应结果便可判断出受试者的血型。

血型的判断
A B AB O
抗A 血清 抗B 血清
+ - + -
- + + -
(二)实验方法:
(1)取洁净载玻片一张,用Mark 笔分为两格并注明A 、B 分区。

(2)倒置标准抗血清试剂瓶,悬空轻挤出抗A 血清一滴,滴在A 区内;同法在B 区内滴加抗B 血清一滴。

(3)使用消毒液对左手无名指进行消毒,待消毒液自然干燥后,使用无菌三棱采血针快速刺破手指。

(4)用医用棉签木棒的两端取血,分别在抗A 血清和抗B 血清中搅拌均匀。

(5)用无菌棉棒压迫手指止血。

(6)静置玻片数分钟后,在白色背景下观察红细胞凝集反应结果
抗血清
预期结果。

(三)实验结果:
B

所做实验结果如上图所示,静置数分钟,混合液仍均匀,未有任何凝集,判断我的血型为O型。

(四)结果分析:
O型血红细胞表面不具有A、B抗体,不会和抗A和抗B血清发生凝集反应,混合液均匀,不发生凝集,实验结果符合我以往血型鉴定的结果,故该实验应该较成功。

【实验注意事项】
❶载玻片表明A,B,不要让两种抗血清混合。

❷采血前要消毒手指,在乙醇干燥前不要采血,以免乙醇破坏红细胞。

❸木棒两端不可混用。

❹及时观察实验结果。

❺对被血液污染的用品在废弃前,要定点放置,集中进行严格的消毒,防止传播疾病
试管凝集实验
(一)实验原理:
试管凝集反应是在试管内将待检血清对倍稀释后,加入等量的已知颗粒性抗原与待检血清混合,然后观察试管内有无凝集快出现。

如出现凝集块者为阳性反应。

混合后仍均匀浑浊,无凝集块出现者为阴性反应。

根据血清凝集效价判定待检血清中相应抗体的含量。

即在试管内用已知颗粒性抗原检测未知抗体的相对含量的半定量试验。

本次实验是以定量的伤寒杆菌为抗原,根据是否发生凝集反应,来检测血清中是否含有相应的抗体,并根据抗体的凝集程度的不同来判断抗体的效价。

应用此原理可帮助临床诊断和判断患者的病程,预后等。

(二)实验方法:
(1)取试管6支,用Mark笔进行标记,依次放入试管架中。

(2)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生理盐水0.9ml,其余各管加生理盐水0.5ml。

然后在第一只试管中加入伤寒免疫血清0.1ml,用吸管将它与生理盐水吹打混匀后,取出0.5ml加入第二支试管中;再将第二只试管的液体吹打混匀,取出0.5ml加入到第三支试管中,其余各管依次按照上述步骤将血清对倍稀释。

至第五支试管时,将试剂混匀后,取出0.5ml弃之不用。

是第六支试管不含伤寒免疫血清,作为实验的阴性对照管。

最后在各管中都加入0.5ml伤寒杆菌菌液。

(3)轻摇试管架,混匀试管内液体,56℃水浴1~2h,观察实验结果。

试管凝集实验的加样表
试管号 1 2 3 4 5 6
生理盐
0.9 0.5 0.5 0.5 0.5 0.5 水
伤寒免
0.1 0.5 0.5 0.5 0.5 0.5 疫血清
伤寒血清0.5 0.5 0.5 0.5 0.5 0.5 1:20 1:40 1:80 1:160 1:320 对照血清最终
稀释度
(三)实验结果:
++++++++++-
❶对照管:即第六支试管,上清液浑浊,管底可有沉淀的细菌,轻摇后分散呈均匀浑浊。

❷实验管:按1-5管依次观察。

阳性者管底出现不规则凝集物,较松散。

阴性者与对照组相同。

❸凝集程度:
++++:液体澄清透明,细菌全部凝集于管底,轻摇可见大的凝集块。

+++:液体稍浑,细菌大多数凝集于管底,摇动后凝块较前者小。

++:液体中等混浊,液体中有明显的凝集物,凝集块较小。

+:液体混浊,仔细观察可以看见液体中有很小的凝集颗粒。

-:与对照管相同。

❹凝集效价:出现明显可见凝集物(++)时的血清最高稀释度为血清效价。

(四)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中,1~5号试管管底皆出现少许凝聚物,对照组的1~5号试管最终的血清稀释度逐渐降低,管底的不规则凝聚物越来越少,凝集程度逐渐降低。

然实验现象只是隐约可见,不够明显,实属实验的一大遗憾。

可能是取试管后未能足够小心致使凝聚物部分分散,应引以为戒。

【实验注意事项】
❶试管要做标记,不同试剂的吸管勿交叉使用。

❷在对倍稀释伤寒免疫血清时,要混匀后再加入下一试管。

❸加样要准确,避免有气泡干扰。

❹加样后要轻摇混匀,在进行水浴。

❺水浴时避免水滴落入试管内,影响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