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三节印度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印度的地形、气候特点;水旱灾害贫乏的原因
教学难点:地形气候对水旱灾害的影响与它们之间的联系
2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幻灯片中放映出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图片。
唐僧师徒四人,不辞千辛万苦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到达取经的地点西天。
这“西天”就是古天竺国,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既是第七章第三节的印度。
二、讲授新知
(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1.教师提问:首先请大家阅读教材文字和“印度在世界的位置”,看看印度在世界上处于什么位置,它在中国的哪个方位?面积跟中国比较怎么样?所面临的海洋和临近国家有哪些?
提示:亚洲;南亚;中国西南方;面积比中国小;面临印度洋、阿拉伯海、孟加拉湾……
2.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印度地形图”,分析归纳印度主要的
地形特点和河流分布特征。
3.教师提问:读“1993年—2011年印度人口数量变化图”,观察印度人口的增长速度的趋势是怎样的?
4.教师过渡:我们都知道印度的面积比中国小,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国家,那么你知道世界上人口第二大国是印度吗?大家讨论猜想一下为什么印度人口会那么多?
提示: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水平提高……
5.教师提问:大家回顾一下历史知识,人类文明起源地有哪几个地方?
6.教师讲述: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是的,其实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
那么我们现在在图上找找看,是什么优越的地理条件促使印度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呢?(提示:印度的主要河流、地形分布的特点)
7.小结:印度的主要地形及地形优势适合人类生存发展,人口众多,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二)水旱灾害频繁
1.教师提问:大家回想我们学过的世界气候类型,结合印度的纬度位置,大家可以看出印度处于什么气候带?是什么气候类型?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夏季降水丰富,冬季降水少,一年明显地分为旱、雨两季。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孟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和“南亚每年1月、7月盛行风向图”,分析理解印度的气候特点
提示:印度的降水主要是受季风影响,旱季盛行东北季风,雨季盛行西南季风。
3.由于受不同风向的影响,印度的降水也由此不一样,在西南风来的早,退的迟的月份,降雨量特别大,而在西南风来的迟退的早月份,陆地干旱少雨,大家想想这会给印度的农业和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提示:洪灾、旱灾。
4.为了预防这些灾害,印度政府每年要建设庞大的防灾减灾工程。
结合印度的水旱灾害,联系我们国家,与之有什么不同?大家课后讨论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