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概述76题1、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控制危害和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及其他损失。
A.事故B.危险C.管理不善D.隐患2、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在安全生产中,引入了“()”的管理理念,建立了系统化、科学化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A.以人为本,持续改进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C.事故预防与控制D.系统管理3、危险是指系统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
A.安全性要求B.可预防的范围C.制定的规章制度D.人们的承受程度4、从安全生产来看,危险源是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
A.本质B.重点C.根源D.关键5、按照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安全是指系统中人员免遭()的伤害。
A.事故B.不可承受危险C.有害因素D.意外6、事故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我国在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将工伤事故分为()类。
A.20 B.21 C.30 D.157、可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称为()。
A.事故B.不安全C.危险源D.事故隐患8、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A.经过评估B.存在C.可导致事故发生D.不容忽视9、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即属于()。
A.本质安全化原则B.因果关系原则C.3E原则D.偶然损失原则10、()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A.职业安全B.劳动保护C.劳动安全D.安全生产11、在管理中心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人本原理,不属于以人为本的含义是()。
A.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B.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统各环节,都需要人掌管、运作、推行和实施C.人是管理的主体,并不是管理的客体D.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面上,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12、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有关()等活动。
A.计划、组织、控制和反馈B.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C.决策、计划、实施和改进D.计划、实施、评价和改进13、人本原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包括3个原则,下列不包括在人本原理中的原则是()。
A.安全第一原则B.动力原则C.能级原则D.激励原则14、预防原理的含义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A.以人为本B.安全第一C.预防为主D.安全优先15、从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到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
这一观点是包括在()理论中的。
A.系统安全理论B.事故频发倾向理论C.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D.能量意外释放理论16、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对策着重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安全教育对策和()对策则主要着眼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问题。
A.安全规则/安全技术B.安全管理/安全技术C.安全管理/安全规则D.安全技术/安全管理17、()是指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不发生。
()是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后果或使后果尽可能减少。
A.事故预防/劳动保护B.事故预防/事故控制C.安全生产/事故控制D.安全生产/劳动保护18、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程度。
A.危险B.承受C.想象D.感知19、()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这种功能是本质安全中的()。
A.失误--安全功能B.故障--安全功能C.安全--故障功能D.事后补偿20、所谓(),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处理保证安全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上,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
A.“安全第一”B.“预防为主”C.“措施得当”D.“监督管理”21、一般用()来表示危险的程度。
A.危险度B.危险状态C.危险等级D.危险因素22、当单元中有多种物质时,如果各类物质的量满足式(),就是重大危险源。
A. >1 B. <1 C.≥1D.≤123、在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中,作为举例给出了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等共()种物质生产场所和贮存区的临界量。
A.139 B.140 C.142 D.14524、事故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我国在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将工伤事故分为()类。
A.15 B.17 C.19 D.2025、到公元()世纪,英国颁布了《防火法令》,()世纪颁布了《人身保护法》,安全管理有了自己的内容。
A.17,12 B.12,17 C.15,17 D.12,1526、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方法和模式是()进入我国的。
A.19世80年代B.20世纪80年代C.19世纪50年代D.20世纪50年代27、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因各类事故死亡人数都在()万人左右,发生各类事故()多万起。
A.8,80 B.10,80 C.8,100 D.10,10028、危险度是由()决定的。
A.事故发生的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B.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可控制程度C.事故发生的广度和严重性D.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29、()在总结我国安全生产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规定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
A.《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D.《安全生产法》30、()是指:对安全生产管理,要以预防事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为重点,而不是以处理事故为重点。
A.预防为主B.安全优先C.安全第一D.事故预防31、()作为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一些基本概念。
A.安全B.生产管理C.安全生产管理D.安全生产32、从()可以看出,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对象。
A.危险的性质B.危险的概念C.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D.危险程度33、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即()。
A.R=fFC B.R=f(F,C) C.R=FC D.R=Ff34、从()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A.系统安全B.安全生产C.危险状态D.危险因素35、()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
A.安全性质B.本质安全C.安全程度D.安全状态36、()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科学的一个分支。
A.安全生产管理B.资源管理C.人员管理D.环境管理37、安全生产原则是指在()的基础上,指导生产管理活动的通用规则。
A.生产过程原理B.生产资源的原理C.生产管理原理D.人员管理原理38、(),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是党和政府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又一重大举措,是指导安全生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A.2004年1月B.2004年2月C.2003年1月D.2003年2月39、“安全第一”就是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安全,实行“()”的原则。
A.安全第一B.预防为主C.谁主管谁负责D.安全优先40、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是()。
A.安全生产重于泰山B.安全第一,以人为本C.安全第一,重在预防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41、在()情况下,能够体现预防原理。
A.人身伤害B.设备和设施的损坏C.环境的破坏D.资源的破坏E.人力资源的短缺42、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包括()。
A.安全第一原则B.动力原则C.封闭原则D.监督原则E.偶然损失原则43、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可归结为()方面。
A.技术原因B.教育原因C.身体和状态原因D.管理原因E.环境原因44、事故致因理论包括()。
A.偶然损失理论B.事故频发倾向理论C.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D.能量意外释放理论E.系统安全理论45、对于事故的预防和控制,应从()方面人手,采取相应措施。
A.安全技术B.安全教育C.安全操作D.安全管理E.安全场所46、从危险的概念可以看出,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对象。
其中具体对象包括()。
A.危险环境B.危险状态C.危险物质D.危险性质E.危险场所47、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
A.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B.减少和控制危害C.减少和控制事故D.使生产顺利进行E.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环境污染48、()成为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A.资源成本B.环境成本C.安全生产成本D.经济成本E.人力资源成本49、原理与原则之间的关系为()。
A.对应关系B.内在的关系C.逻辑对应关系D.没有关系E.相互致约的关系50、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包括()。
A.动力原则B.动态相关性原则C.整分合原则D.反馈原则E.封闭原则51、属于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有()。
A.《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52、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
A.人的不安全行为B.自然灾害C.管理上的缺陷D.物的不安全状态E.人的不安全状态53、安全生产管理内容包括()。
A.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B.安全生产责任制C.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D.安全生产策划、安全生产档案等E.安全监测54、劳动保护是要消除生产过程中的()。
A.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环境B.不安全设备和设施C.不安全环境、不安全场所D.不安全行为E.不良行为55、系统原理的各个原则包括()。
A.动态相关性原则B.反馈原则C.整分合原则D.封闭原则E.一致性原则56、预防原理的原则包括()。
A.偶然损失原则B.因果关系原则C.3E原则D.本质安全化原则E.动态相关性原则57、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开始吸收并研究()。
A.事故致因理论B.事故预防理论C.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思想D.安全生产风险评价E.危险源辩识58、安全生产是指为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A.人身B.设备事故C.形成良好劳动环境D.形成良好工作秩序E.安全和健康59、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具体对象包括()。
A.危险环境B.危险条件C.危险状态D.危险场所E.危险源60、安全生产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