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效养兔技术

高效养兔技术

高效养兔技术第一章养兔业概论第一节养兔业的发展意义发展养兔业的重要意义我国土地资源丰富, 但可利用的耕地面积却很少, 约占世界可耕地面积的7%, 人口却占世界总人口的22%, 人均占有量极少。

目前, 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不足400 千克, 到20 世纪末, 虽然人口控制在了12. 5 亿, 但是, 人均拥有粮食也依然没有超过400 千克。

我国粮食人均占有量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

因此, 发展畜牧业成为解决我国粮食不足的好办法。

以单位面积生产力来看, 家兔是生产能力较高的一种动物。

因此, 解决肉食品的一条捷径便是发展养兔业生产。

家兔体型小, 性情温顺, 易于管理, 耳朵比较大并且血管明显,方便观察, 易于血液的采集, 在生理、医药、免疫、繁殖和生物工程等实验中得到广泛应用。

因此, 家兔作为一种理想的实验动物被广泛应用。

马、牛、羊、猪和家禽的养殖业是传统畜牧业。

近年来养兔生产已成为现代畜牧业中不可缺少的行业。

兔毛、兔皮和兔肉有特殊的经济意义, 因此养兔业在国内外越来越受重视, 家兔是食草类动物, 以青粗饲料为主要饲粮, 适当喂食精料就可以。

养兔业既不与人争粮食, 也不与粮食争耕地, 是典型的节粮型养殖业, 容易解决饲料问题, 饲养管理也比较简单方便,一般人群可均饲养。

饲养方式多种多样, 规模可大可小, 可以工厂化、集约化生产, 也可以小规模饲养, 非常适合家庭养殖。

发展养兔业, 投资少, 见效快, 利润高, 对于家庭来讲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养殖生产。

兔肉的营养价值很高, 具有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等营养特点, 营养丰富, 便于消化, 是老人、儿童、年轻妇女和冠心病患者的良好选择。

经济发达的国家, 尤其是西欧的法国、意大利、马耳他、西班牙等国, 人均年消费兔肉达3 ~5 千克。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消费习惯的改变, 对兔肉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

兔毛作为高级毛纺原料, 其织成品具有轻、软、暖、美等特点,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兔皮用途广泛, 可以制裘、制革,尤其是力克斯兔皮制成的裘皮服装、皮帽、皮背心、披肩、皮手套等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在国际市场上非常畅销。

兔胆、肝、脾、脑等经过加工提炼可入药, 是非常好的生物药品原材料。

兔的粪尿是优质的有机肥料, 一只成年兔年积粪便可达100 ~150 千克, 10 只成年兔的积肥量和 1 头猪的积肥量一样多。

兔粪中的氮、磷、钾含量比其他畜禽粪要高得多。

据测算, 100 千克兔粪和10. 84 千克硫酸铵、1. 79 千克硫酸钾的肥效相当, 而且兔肥可以使土壤结构得到改善, 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提高肥力。

试验表明, 施用过兔肥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能提高41. 6%, 含氮量能提高43. 75%,明显改善了土质和土壤结构。

我国养兔业的发展概况我国养兔业发展历史悠久, 据记载, 远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有了养兔业, 至今已经有2000 多年的发展历史了。

当时养兔的目的不是为了发展经济, 而是为了宫廷的观赏。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结束了闭关锁国的时代, 陆续引进了各种品种的家兔。

当时国内饲养的品种主要有中国白兔和喜马拉雅兔等, 后来还引进少量的安哥拉兔、青紫蓝兔和力克斯兔等。

饲养规模是比较小的, 主要是家庭养殖,一些小型养兔场在北京南郊和江、浙、沪等地建立。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和反动统治下, 社会动荡不安, 农民经营的养兔业始终得不到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 养兔业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 修建种兔场、引进兔种, 养兔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我国出口兔毛自1954 年开始, 在1956 年到1985 年间出口约5. 4 万吨, 共为国家换取10 多亿美元的外汇。

由此可见, 兔毛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自20 世纪70 年代起, 养兔学课程在我国各农业大专院校得到开设, 养兔课题也不断被研究部门研究, 各地建立起了各种养兔协会、养兔研究会。

养兔科学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普及与提高, 养兔科学技术研究得到了迅速进展, 使我国育成了哈白兔、塞北兔和粗毛型长毛兔等自己的品种; 长毛兔的杂交改良使兔毛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我国对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 的研究, 在世界排名中地位遥遥领先; 大面积推广家兔生产配套技术。

此外, 冻精技术、胚胎移植、试管兔等相继问世, 生物工程技术在家兔研究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同时, 我国也在不断地完善家兔产品如兔毛、兔肉、兔皮的加工技术和设施。

这一切, 都是我国养兔生产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有利说明。

实践表明, 在我国农村, 尤其是贫困地区, 要做到脱贫致富,大力发展养兔业生产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我国发展家兔商品经济的最好历史时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由于家兔产品得不到合理的价格, 兔产品加工在国内得不到好的消化, 所以, 兔产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市场。

近年来, 生产大起大落、市场购销秩序混乱和某些品种商品率不高、规模效益较低等问题在家兔产品生产经营中不断出现。

据海关总署统计, 2013 年上半年(1 ~6 月份),我国出口肉兔7139. 71 万吨, 创汇901. 74 万美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 出口量下降63. 17%, 创汇金额下降73. 07%。

出口兔毛2394. 35 吨, 创汇2466. 15 万美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 出口量下降9. 64%。

尽管如此, 大力发展养兔生产, 在我国仍是值得鼓励发展的一项事业。

随着养兔生产对人类的重要性深入人心, 人们对养兔业的了解越来越多, 我国养兔生产肯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第二节养兔业高效持续发展要解决的问题注重规模化与产业化开发问题与其他畜禽相比养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要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就应有适度的养殖规模, 以弥补家兔的单位效益有限的情况,经营者根据具体条件来定规模的大小。

不同品种, 规模是不一样的,例如毛兔, 基础母兔应在50 只以上, 而獭兔在100 只以上, 肉兔在300 只以上, 要使兔产品有市场保障, 这些中小规模与公司(合作社) 要形成伙伴关系。

近年来, 随着养兔业的不断发展, 基础母兔达到数千只的规模兔场非常常见, 上万只的基础母兔的兔场也屡见不鲜。

兔场不论规模大小, 相应的配套设施、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实行规模化养殖应具备以下条件:场舍建设: 地势高燥、向阳背风、排水容易的地方是兔舍建设的较好选择; 场舍内应将生活管理区、生产区、防疫隔离区严格区分开; 兔舍建筑要符合建筑基本参数, 使粪污清扫、冲洗、消毒和无害化处理能方便进行, 并使舍内既有利于气体交换又防暑防寒。

同时合理布局场内设施, 要根据当地主风向, 将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排列好。

环境控制: 养兔业的环境包括外环境和内环境, 外环境就是兔场建设的选址, 兔场应该建在无污染特别是无化学污染和无有机污染的地方(屠宰场、人口密集地区、畜禽加工厂、交通要道); 内环境就是能有效控制兔舍内湿度、温度、通风、光照、有害气体、噪音和致病微生物等。

种兔质量: 规模化养兔成功的关键是种兔质量。

应选用优良品种作为种兔品种, 规模化养兔的大忌是不注意种兔质量的做法。

饲料质量: 应做到青粗饲料的自产自供, 避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使用的有机肥要经过无害化处理。

应保证对精料、饲料添加剂预混料的质量, 绝对不能用霉烂变质的饲料来喂兔。

违禁药物不要使用。

技术力量: 规模化养殖要求有一批训练有素的饲养员、技术员乃至管理人员, 他们要精通技术, 善于管理, 要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制订技术措施的具体执行者应是有文化的饲养人员。

对家兔的毛、皮、肉等产品, 中国人消费很少, 因此, 我国是养兔大国却不是兔产品消费大国, 这些兔产品主要用于出口。

国内养兔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际市场的变化, 另外, 我国在“生产(养殖) ———加工———消费冶链条中的重要环节是加工。

我国长期以来的兔产品主要是原料出口, 不仅经济效益低下, 而且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很低。

我国对兔产品加工工艺和关键技术至今还没有突破, 因此, 我们要搞产业化开发, 使我国兔业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而且还要突破兔产品的加工技术, 实现“小兔子, 大产业冶。

要做到这些, 政府要做到政策、资金方面的扶持工作, 科技人员要做好技术方面的攻关协同工作, 广大媒体要进行全面的宣传和引导。

绿色养殖, 注重养殖保健问题家兔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有环境(空气、土壤)、饲料、饮水等, 因此家兔的生活环境应该是无污染的; 饮用水应是符合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或井水, 使用的饲料添加剂中也禁止有违禁药品、激素和超标重金属等。

因此建议养兔业主自己种植饲草, 要生产出没有高毒、高残留农药(有机氯、有机磷) 和有毒元素制剂的饲草。

要全面掌握采购饲料的信息, 买信誉好的企业生产出来的精料。

家兔对疾病具有较差的抵抗能力, 兔病会对发展养兔业造成很坏的影响。

“防重于治冶是一直要遵守的真理, 对发展养兔业来说更是如此。

因此, 要做好以下几点: 在规模化养殖情况下, 要严格要求对环境的控制, 如通风、湿度、温度、噪音、光照、有害气体和致病微生物等; 要重视家兔的营养水平、饲料品质和饮水卫生, 这是家兔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第二章家兔的不同种类及特点第一节家兔的品种分类方法家兔在动物学上的分类科学家根据家兔的起源、生物学特性与头骨的解剖特征等, 把饲养的家兔从动物分类学上分类为: 动物界、兔形目、脊索动物门、哺乳纲、脊椎动物亚门、兔亚科、穴兔种、穴兔属、兔科、家兔变种。

现在人们饲养的各种家兔, 都是野兔经过驯化和培育得来的。

在分类学上, 野兔被人们分为两类: 一类被称为穴兔类, 另一类被称为旷兔或兔类。

据考证, 分布在我国各地的9 种野兔都是旷兔类。

按培育过程分类依据培育过程, 家兔可分为育成品种、地方品种和过渡品种。

按照培育过程给家兔划分品种类型, 是为了强调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不同作用。

育成品种可以说明人工选择的作用比自然选择的作用要大, 地方品种在培育的过程中, 自然选择所起的作用比人工选择的作用更大。

不管哪一品种的培育都离不开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共同作用, 都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培育出来的。

不同品种的优点或缺点, 也都是相对存在的。

按经济用途分类根据经济用途分类, 家兔可分为皮用、毛用、观赏用、实验用、肉用和兼用型6 种类型。

按照经济用途给家兔分类只是相对的。

每种家兔都是以其中一种用途为主, 多种用途并存的。

当它们的某一种作用(如肉用) 被充分地开发利用, 而其他性状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时, 我们把它称为某种(如肉用) 兔, 当它的其他的性状(如药用价值) 得到开发利用, 并且其经济价值超过了原来的价值(如肉用) 时, 我们可能又将其划分为另一种类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