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过程中常见的错
误
思维过程中常见的错误
姓名:共项日期:2016年月日
下面列举了人们思维过程中最常见的十二项错误。
想办法把你可能在犯的错误找出来,这往往会很有益处,因为能让你更好地对思维作出反应。
试试看能不能给你最近阶段的思维错误找出几项符合的来。
□ 1、非此即彼,又称黑白分明,极端化或对立分割性思维:用两分法看待事物而不是将事物看作一个连续体。
例如:没有全面成功就意味着失败。
□ 2、灾难化,又称算命:消极地预测未来而不考虑其他的可能结局。
例如:我会心神不安的,我会彻底没用的。
□ 3、使不合格或打折扣:毫无理由地否认自己的积极经历、事迹或素质。
例如:那项计划我完成得不错,但那并不意味着我很有能力,我只是运气好而已。
□ 4、情绪推理:因为感觉很强烈(实际上是相信)就认为某件事合乎现实,无视或轻视反面证据。
例如:尽管我工作中很出色,但我仍然觉得自己失败。
□ 5、贴标签:给自己或别人贴上固定的大标签,不顾实际情况下结论。
例如:我是一个失败者,他一无是处。
□ 6、最大化/最小化:在评价自身、他人或一件事时不合理地夸大消极面和/或缩小积极面。
例如:得了个中等说明我多么不足,得了高分并不说明我聪明。
□ 7、精神过滤:不看整体,仅将注意力集中于消极的细节上。
例如:因为考试中得了一个低分(也有好几个高分),这就说明我干的糟透了。
□ 8、度人之心:坚信自己懂得别人的心思,而不考虑其他可能性。
例如:他在想我不懂这项计划中的重点。
□ 9、以偏概全:远远超出现有处境得出一个更大范围的消极结论。
例如:(因为在会上不舒服)我不具备交友的本钱。
□ 10、个性化:相信别人都是因为自己才消极行动,而不考虑其他更有可能的解释。
例如:修理工对我粗暴无礼都是因为我做错了事。
□ 11、“应该”和“必须”陈述:有一个精确固定的观念认为自己和别人应该怎么做,高估了不这样做的严重后果。
例如:要出错的话就太可怕了,我应该时时尽力。
□ 12、管状视力:只见事物的消极方面。
例如:孩子的老师什么事也做不好,他教学工作迟钝而且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