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信活动营销案例与分析

微信活动营销案例与分析

微信活动营销案例与分析
“肠妹”叫李晶,90后;“蛋姐”叫罗丹,80后。

她们是湖南某公司的创始人。

文艺女孩为何选择做“村姑”忙农活?在山茶花盛开
的季节,三湘都市报《创周刊》记者闻着“记忆中的味道”采访了
两位美女。

A
一见如故,姐妹相遇碰出创业火花
邵东灵官殿镇大云山远近闻名,李晶和罗丹的家就在这里,一个家住民主村,一个家住夫和村。

小时候,最让李晶和妹妹高兴的是家里杀年猪,母亲会做出让人“嘴馋”的香肠。

从小,香肠制作工艺就刻在了李晶记忆的底片。

无独有偶,与李晶相隔不远的夫和村,有一位姑娘叫罗丹。

小时候,放学回家帮妈妈捡土鸡蛋是她童年最快乐的时光。

“将来一定
要办一家好大好大的养鸡场,捡好多好多的土鸡蛋。

”梦想,在少
女的心里扎下了根。

罗丹家里条件苦,初中毕业后就跟着院里的堂哥堂嫂到深圳打工。

两年后,她听说玩具厂毒性大,便回到了家里。

在家乡邵东,罗丹
先后做过茶馆、饭店、面包店等行业的服务员。

“那时候很苦,每
月工资才三四百元。

自己留点零用钱,剩下的寄给爸妈。

”罗丹的
眼里泛着泪花。

2007年是罗丹人生的转折点,她跟着远嫁浙江的表姐一起到浙
江开店做服装生意,表姐出钱开店,罗丹进货卖货,几年下来罗丹
挣得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既然创业就要做自己的品牌。

”2014年冬,罗丹回到家乡重拾儿时的梦想,决心办一家养殖场。

2015年初,李晶和罗丹在一个朋友的聚会上初次见面。

她们聊
儿时的梦想,聊家乡的趣事,当聊到养殖和电子商务时,两人相见
恨晚。

聚会后,两人合计着一起创业。

“既然选择回乡创业,那么项目肯定要和农村、农民、农产品联系起来,高大上的东西我们不去沾,扎扎实实围着土特产做好文章。

”采访中,李晶笑着说,“人们总是怀念记忆深处的那种味道。

其实我们做的事情就是想还原食物的本味,把记忆中的那种味道呈
现出来。

”一拍即合,李晶和罗丹注册了湖南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B
微商代理,产品畅销全国
“现在养鸡都工厂化了,在商场买回的鸡蛋硬是少了点什么味道。

”于是,她们下定决心,产品一定要最正宗的土鸡蛋。

爱吃鸡
蛋的“蛋姐”罗丹就发挥特长,负责土鸡养殖项目。

“现在市场上香肠品种繁多,口味也是千奇百怪,还有些香精味甚至盖过了肉质的味道。

只有农户养殖的猪肉纯手工制作、炭火烤制,顾客才会喜爱。

”“肠妹”李晶对香肠情有独钟,说起香肠滔
滔不绝。

“肠妹”李晶则师承当地一位做了几十年香肠的老师傅,用什么部位的肉,放多少盐,腌渍、熏制多长时间都很讲究,反复试验并
改进后,香肠项目也正式上线,原味、甜味、麻辣等多种口味可满
足不同人群。

“绝对不加防腐剂等添加剂,仓库也没有一根事先做
好的香肠,都是按订单现做现卖。

下一步我们要推出香肠熟食,打
开包装直接可以吃到屋里的味道。

”李晶一脸严肃。

“你看,又有一位广州的客人发微信要订20斤香肠。

”这是李
晶当天的第16单生意。

现在,公司已在全国各地有158个微商代理,也为其他电商平台和线下供货,并建有网站、公众号微信商城和淘宝店铺。

C
坚守传统,做中国第一生态农产品
“山村林地好风光,阿妹来把土鸡养,生态养殖鸡儿欢,土鸡蛋啊不愁销。

”5月3日,在邵东魏家桥镇包留村一组的土鸡养殖场里,李晶和罗丹提着篮子,哼着自己编写的歌谣捡拾土鸡蛋,欢快的歌声在养鸡场回荡。

鸡蛋真不真,一扫便知晓。

员工在每个绿壳土鸡蛋包装盒上贴上二维码标签,只要拿手机扫一扫,就可在视频上看到土鸡养殖的整个场景。

“传统推广太贵也不够精准,我们会深耕微信,做一对一的交互平台。

”李晶说,当第一批贴上二维码标签的绿壳土鸡蛋发到微信上时,没花一分钱的推广费竟获得了数千浏览量,一时订单不断。

“农村有很多的好农产品,这些东西又是城里人梦寐以求的,我们通过‘互联网+农业’平台,实现田间到餐桌的无缝对接。

”对创业鱼(微信号:cyy2022)说起规划,李晶思路非常清晰,要以“发现乡间美味”为宗旨,提供“妈妈手艺和儿时味道”,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只要我们不改初心,用心经营,相信‘土里生金’绝对不会是一句空话,我们用行动证明,生养我们的这片土地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实现梦想!”对未来,她们信心百倍。

如今,李晶和罗丹在当地已小有名气,经常会有创业青年上门取经。

李晶和罗丹说,公司将迁往新邵县电商产业园,结合当地特色农产品开发新品,年底之前想推出黑猪香肠。

“我们的目标就是做中国第一原生态放心绿色农产品,让您感受纯正的传统美味。


创客说
“不改初心,生养我们的这片土地依然可以实现梦想。

”——李晶
“创业花朵,只有奋力拼搏全心浇灌才能绚丽地绽放。

”——罗丹(三湘都市报文/图尹建国陈志强陆益平)
10岁女娃开微店“羊妹家ArtHouse”
“羊妹家的艺术品均出自羊妹的纤纤肉手,件件孤品!”这段吆
喝出自一家店名为“羊妹家ArtHouse”的“微店”,老板是一个今
年10岁的五年级小学生,名叫桑妮,“羊妹”是她的小名。

这家“微店”通过微信朋友圈传播,卖的是桑妮的画作和自己做的手工艺品,而桑妮的妈妈王珏则出任代理店长,20几天内,就卖
出近1000元商品。

一年级起受熏陶
已有上百件艺术作品
4月22日下午,在这间美术室里,记者看到十余幅桑妮的精美
布面画作,有的是用马克笔画的,而有的则是用丙烯颜料画的。

“每个作品都只有一个哦!”桑妮用肉嘟嘟的小手拉着记者说。

王珏告诉记者,她也是一名美术爱好者,从桑妮一年级起,她就经常带桑妮去看一些艺术展,现在女儿的艺术作品已经有大大小小
上百件。

开“微店”卖作品
拍照上传花了两晚
王珏琢磨着想找一个平台展示女儿的创意,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了解到一款名叫“微店”的APP,于是就萌生了想要给女儿开家网
络商店的想法。

“当时我一说,女儿立刻激动地点头答应。

”王珏说,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她则当起了代理店长,负责产品销售,而桑妮则制
作产品,“但是产品的价格,都是我们母女俩商量着定的”。

“开设微店的操作流程并不算复杂。

”王珏拿出手机给记者展示,下载好APP后,通过平台上传产品图,再配上相应的描述就行了,
下单、付款都能在朋友圈里完成。

桑妮告诉记者,因为作品太多,不能每一件都摆上“货架”,于是便挑选出了其中的40多件。

王珏笑着说,最麻烦的就是给作品拍照,整理上传图片,光是这个程序她就花了整整两个晚上。

开店20几天
收入近1000元
王珏说,因为是通过朋友圈来进行传播,所以买家大部分都是自己的朋友,从3月27日上线到现在,短短的20几天里,收入已经接近1000元了,其中最贵的一件是一幅100元的画作。

桑妮回忆说,卖出去的第一件作品是个马克杯,价格是30元,“我现在每天在家完成作业后,除了创作新的作品,还要定期更新‘微店’的动态”。

王珏说,自从开了“微店”,桑妮也成了学校里的小名人,还有小伙伴想找她加盟,“我希望女儿快快成长,以后成为真正的店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