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世界的物质性一、选择题1、我国各地的山水地貌不同,城镇建设必须因山就势,建筑与谐于自然,与山水、花木等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建筑美与自然美协调与谐。
其哲学依据就是( )①自然界就是客观的,要尊重自然②实践决定认识,要坚持理论第一③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④认识与改造自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出发点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选A。
本题考查自然界的客观性、一切从实际出发等知识。
自然界就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各地山水地貌不同,因此城镇建设必须因山就势;建筑与谐于自然,体现了应尊重自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①③正确;②观点错误;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④错误,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而不就是为“根本出发点”。
2、造林绿化被视为保护与修复生态环境的首要手段,因此受到高度重视并得以快速推进。
然而,有的地方为了追求美观,将适宜本地栽种的乡土树种视为上不了台面的“土豹子”,却热衷于调运跨纬度且价格高的“洋树种”。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哲学原理就是( )A、自然资源就是有限的,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B、自然界就是客观的,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C、意识就是对物质的反映,要坚持客观与主观的统一D、认识与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析]选B。
题目要求选出哲学原理,据此排除A;C对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的表述就是错误的,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排除;题干中有些地方的做法明显违背了自然界的客观性,B 符合题意;题干中有些地方的做法不就是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就是错误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故D不符合题意。
3、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联系表现在( )A、没有物质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B、没有物质,就没有物质具体形态C、物质就是永恒的,物质具体形态就是暂时的D、物质概括的就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属性,而物质具体形态除了有这种共同属性,还有自己的个别属性[解析]选A。
物质就是共性,物质的具体形态就是个性,事物的共性存在于个性当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因此,A项正确,B项错误,它把意思说颠倒了,C、D两项说的都就是区别不就是联系,不选。
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
这里的“客观实在性”就是指( )A、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B、人们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特质C、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D、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解析]选C。
“客观实在性”就是指从万事万物中探究出的共同的属性与本质特征,就是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
5、物质概念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
下列对物质认识正确的有( )①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②物质就是对一切现象共性的反映③物质就是万事万物的总与④物质就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C。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与现象的共同本质,就是对万事万物的概括与总结,②③项错误。
故选C。
6、目前人们已经知道,太阳约在50亿年前形成,地球的诞生距今也有46亿年之久,由此可见,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与诸神居住的天国,所有天体都就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与发展的。
可见( )A、生物产生与进化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B、自然界就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C、人类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D、意识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解析]选B。
材料涉及自然界的客观性。
A、C、D三项均不符合题目要求。
7、某校中学生开展了“珍惜水、保护水、实现人与自然与谐相处”签名活动。
实现人与自然与谐相处就是因为( )A、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就是客观的B、人类的破坏活动使自然界失去了客观性C、人类的产生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就是有规律的[解析]选A。
B项说法错误,自然界就是客观的,就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
自然界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与谐相处。
C、D两项与题干的要求无关。
故选A。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就是物质的。
”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就是(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与现象B、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C、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与D、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解析]选B。
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与现象就是物质的具体形态。
物质的具体形态就是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与。
人脑也就是客观存在的。
故ACD项错误。
故选B。
9、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伟大设计》中表示:宇宙并非上帝所造,现代科学可以解释宇宙的起源。
这段话的哲学寓意就是( )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社会就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③客观实在就是物质的根本属性④人类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选C。
正确解释宇宙的起源,非意识决定。
体现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故①正确;现代科学可以解释世界的起源说明了人类能够认识世界,故④正确。
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故③不正确,③不就是材料所表明的。
故选C。
10、下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范畴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物质就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集合②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③物质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与现象的共同本质④物质撇开了事物的具体形态,就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解析]选B。
①项错误,物质属于共性,并不就是物质具体形态的集合;④项错误,物质能被意识所反映。
物质就是一种客观实在,就是一切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本质的概括,故选B。
11、近年来,随着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天文学家发现宇宙间许多的物质新形态,如暗物质、暗能量,但没有发现宇宙间存在所谓的“上帝”与诸神的活动。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①世界的本质就是物质②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③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进一步得到科学的证明④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解析]选D。
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就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④错误。
故选D。
12、有关研究显示,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十分紧密。
一个物种的消失,一般可影响5至20个物种的功能与生存。
每一种鸟类的消失,都将有大约90种昆虫、35种植物、2到3种鱼类随之灭绝。
每两种鸟类消失,则必然会有一种哺乳动物随之灭绝。
这说明( )A、自然界的事物都就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与发展的B、自然界的事物都就是客观存在的,与人类的活动无关C、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D、自然界的事物变化万千,人们不可捉摸[解析]选A。
自然界就是物质的,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界的事物的变化发展有自身的规律,不就是不可捉摸的,A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自然界的事物就是客观存在的,但人类的活动会影响自然界,B说法错误;C不合题意。
故选A。
13、当布鲁诺因传播“日心说”而被处死的时候,熊熊烈火中的她仍不停地高呼:“就在这一刻,地球还在转动啊!”地球还在转动,这说明( )①世界的本质就是物质②自然界就是客观存在的③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就是客观的④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选C。
地球还在转动,这说明地球的转动就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由此可以得出①②④应选。
地球的转动就是自然现象,不属于人类社会的范畴,故③与材料无关。
故选C。
14、甲、乙两位同学就物质概念进行了辩论。
甲说:“物质就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
”乙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与灭亡的过程。
”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说法,在您瞧来评价正确的就是( )A、前者正确,后者错误B、前者错误,后者正确C、两者各自片面地强调了一个方面,都就是不正确的D、两者都就是正确的,前者就是就物质的概念而讲的,后者就是就具体物质而言的[解析]选D。
甲乙两位同学从不同的角度谈了对物质概念的认识,甲就是就物质的概念而讲的,乙就是就具体物质而言的。
故选D。
二、非选择题15、材料一由于连年超载放牧,我国草原草本植物由上世纪80年代前的130多种减少到30种;草场植被覆盖率30年间降低了50%~80%;每亩平均生物量不足20公斤,草场载畜量下降了46%。
材料二面对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内蒙古自治区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现面积已达2、55亿亩。
退牧还草工程实施以来,内蒙古天然草原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工程区植被状况明显好于非工程区,进一步证实退牧还草工程就是恢复草原生态功能、提高草原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运用所学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回答:(1)上述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2)材料一与材料二有何联系?[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过去一个时期我国牧区存在着无视自然界客观性的现象。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取得了巨大成效。
(2)材料一中的现象就是材料二中的现象的原因。
正就是由于材料一中人们无视自然界客观性才给自己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才有材料二中人们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做法。
材料二中人们的正确做法有助于改变材料一中的现象,使人们免受其害。
16、壁虎属于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科研价值与对环境有益的“三有”动物。
2014年9月10日,家住河南周口扶沟县的田某等6人,自制捕捉工具,到河南许昌鄢陵县捕捉壁虎1600余只。
因涉嫌非法狩猎犯罪,田某等6人被鄢陵警方刑拘。
据悉,我国驻马店市的9县3区全部被划为禁猎区,“三有名录”中的麻雀、青蛙、壁虎、蟾蜍等1700多种动物都不能捕捉了。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的物质性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禁止捕捉壁虎、麻雀等动物的合理性。
[解析] 本题知识限定明确,世界的物质性,题目类型原因类,问题指向我国禁止捕捉壁虎、麻雀等动物的合理性。
解读设问与材料,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原理,教材有明确表述,具体即自然界中的事物就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与发展的,都就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这要求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与谐相处,对应上述理论,回扣设问与材料,组织语言,具体即国家禁止捕捉壁虎麻雀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与谐发展。
[答案] 自然界中的事物就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与发展的,都就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这要求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与谐相处。
国家禁止捕捉壁虎麻雀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与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