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收购专题审计项目关注重点
一、审前准备(参照审前底稿获取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基本情况、经营数据、投资评审决策以及收购、交接、过渡、管控是否顺利等)
二、现场审计重点
(一)收购及接收过程审计
1、是否按照收购协议要求如期接收、是否存在滞后情况;
2、核实收购时点资产完整性;
3、核实实际接收过程是否完备;
4、是否存在名义接收但实际游离于集团管理之外的情况及是否产生不利影响,例如:诉讼、纠纷、资产消缺等;
5、对现有管理层履职能力、胜任能力做出综合评价,评价上级主管单位在推动管理融合、文化融合方面的能力。
(二)内控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
1、接收之后,内部管理、财务体系程是否按照北控要求建立,核实执行有效性;
2、岗位设置是否坚持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是否明确人员配备与使用、培训、考核与奖励等内容;
3、生产运营及财务各业务环节是是否明确经办、复核、审批流程,各业务环节风险点是否建立风险控制措施;
4、考核制度是否有利于促进整体效益改进,是否与工资及奖金匹配;
5、集团督办事项是否积极推进。
(三)生产运营审计重点。
1、核实股权收购环节资产是否存在消缺;
2、评价项目运行能耗水平,包括电耗、药耗;是否建立节能降耗措施;
3、是否建立设备保养计划并严格执行,核实水厂运行设备效率;
5、大修重置计划是否纳入事业部管控,同时大修重置申请、验收、付款流程是否有科学、完备的记录;
6、水质是否稳定达标,有无通报或罚款等;
7、危险化学品是否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管理;
8、若收购公司为供水项目,关注供水厂运行产销差率,以及水厂降差措施。
(四)采购环节。
1、合格供应商政策是否得到落实;
2、是否存在盲目采购情况;
3、核实大额支出是否履行三方比价及招标流程;
4、抽取大额采购核实价格是否公允。
(五)财务管理
1、分析收购以后投资评审数据是否满足,集团收益是否得到保障;
2、落实投资评审及尽职调查各项边界条件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
3、有无进行股票、基金、委托理财等高风险投资和运作事项;
4、各项成本及期间费用列支的合规性、真实性;
5、核实资金收付经办、审批过程是否符合内控制度;
6、现金及应收票据的管理是否遵循岗位分离;
7、核实过渡期间财务管理是否实质由北控控制;
8、核实收购后是否存在支付以前期间费用,以及该部分费用是否履行了上报和扣款;
9、核实水费实际收取情况,现金流是否充足;
10、评价项目公司是否存在税务风险以及税务筹划工作效果。
(六)综合管理工作
1、是否存在法律诉讼事项和其他可能给集团带来损失的事项或形成或有负债;
2、公务用车是否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否建立车辆使用登记;油耗是否合理;车辆配置是否符合集团要求;私车公用是否出台明确补贴标准;
3、公司各项重要会议是否有文档记录;
4、差旅、住宿标准及出差补贴是否符合北控要求;
5、印鉴管理是否合规,是否有用印审批登记;
6、办公设备、家具及职场装修是否存在异常大额支出;
7、办公家具采购管理是否合规,办公场所租赁是否报批,办公场所是否存在豪华装修情况。
(七)人力资源管理
1、接收人员薪资及福利水平是否与接收前存在异常增长,执行标准是否超标;
2、薪资调整是否符合集团要求,奖金发放是否按照集团及事业部要求履行备案,执行情况如何;
3、薪资及奖金是否存在二次分配;
3、薪资及奖金是否存在为规避个税进行分摊发放再回流的情况;
4、人员入职审批、人员定岗、定薪是否按照集团及事业部要求进行管理。
对关键岗位是否进行背景调查,是否校验学历及各类证书;
5、绩效考核是否与人员绩效、奖金匹配,考核是否能够支持整体绩效提升;
6、是否存在编外用工的情况,是否存在虚列员工套取工资情况;
7、是否有外派人员及派驻人员,派驻人员管理是否有依据;
8、是否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用工方式是否存在劳动风险;
9、是否通过列支成本费用或其它渠道为职工购买商业保险、支付其他应由职工个人负担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