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ppt教学课件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ppt教学课件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原核生物的种类:
细菌、放线菌、蓝藻、支原 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
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1 2 3 4 5 6
核孔 核膜 核仁 染色质
1.细胞膜
动
2.细胞质
物
3.高尔基体
细 胞
4.核液
亚
5.染色质
显 微
6.核仁
结
7.核膜 8.内质网
构 模 式
什么是种群?
概念:生活在同一地点 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什 么?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
是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种群有哪些特征?
种群密度、出生率 和死亡率、年龄组 成、性别比例
概念
种群密度 出生率 死亡率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类型
———— ————
研究目的 ————
种群密度 出生率 死亡率
种群特征:
1、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小范 围内的水生生物可用单位体积内的数量表示;大范围 及陆生生物一般用单位面积内的数量来表示。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同一环境中,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有 无差异?
同一环境中,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是 固定不变的吗?
图1
图2
图3
甘油
自由扩散
进入红细胞的 (K+) 主动运输
进入红细胞的 (葡萄糖) 协助扩散
内低、外高 内向、外低
内低、外高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不需要 需要
不需要
第八章 生物与环境
第二节种群和生物群落
学习目标
一、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J型曲线 S型曲线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C 〕
(A)蛋白质分子和磷酸分子; (B)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
(C)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 (D)脂类分子和糖分子。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
〔D〕
(A)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
(B)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C)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静止的;
(D)构成细胞膜磷物质是:
〔B 〕
(A)DNA和RNA; (B)蛋白质和DNA;
(C)蛋白质和RNA; (D)DNA和脂类。
三、填表 通过实例,比较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有什么主要区别:
出入细胞的 物质举例
物质出 入细胞 的方式
细胞膜内、 外物质浓度 的高、低
是否需要载 体蛋白质
是否消耗 细胞内 的能量
2、染色质在 细胞分裂间期 成为细长的丝,交织成网状。 在分裂期,细胞核内长丝状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 成染色体形态。在 有丝分裂结束时 ,细胞核中的染色体逐渐 解开螺旋,又恢复到细丝状染色质的形态。因此说,染色质和 染色体是 同一种物质 在 不同时期细胞中 的两种形态。
二、选择题
1、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是: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概念
类型 研究目的
指单位空间 种群中单位 指一个种群 指某一种群 内某种群的 数量的个体 中各年龄期 中雌雄个体 个体数量 单位时间内 个体的数目 数目比
新产生的个 比例 体或死亡的 个体
————
————
增长型、稳 雌多于雄、
定型、衰退 雄多于雌、
型
雌雄相当
————
决定种群大 预测种群数 影响种群密 小和种群密 量变化趋势 度 度
3、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般分为 幼年、成年和老年三个阶段。
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
老年 成年 幼年
⑶衰退型:特点是老年期个
体数目较多而幼年期的个体数目 偏少。新出生的个体不能补偿衰 老死亡的个体数。种群密度越来 越小。
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对于预测 衰退型年龄组成 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
9.线粒体
图
10.核孔
11.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12.游离的核糖体
13.中心体
1.细胞膜
2.细胞壁
植
3.细胞质
物
4.叶绿体
细 胞
5.高尔基体
亚
6.核仁 7.核液
显 微 结
8.核膜
构
9.染色质
模 式
10.核孔
图
11.线粒体
12.内质网
13.游离的核糖体
14.液泡
15.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生存资源的供给能力——生存资源丰富的地方种 群密度高。
周期性变化——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种群密 度周期性变化。如候鸟飞来时密度较高,飞走后密度为 零。蚊子密度夏天高,冬天低……
天敌数量的变化——如猫增多导致鼠密度下降;青 蛙增多导致害虫减少……
相关 生物引起 种群密度 改变
3、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
〔D〕
(A)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有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
(C)一种半透性膜; (D)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4、为动物细胞的生命活动供给能量的细胞器是:〔 D 〕
(A)核糖体;
(B)中心体;
(C)叶绿体
(D)线粒体。
5、在细胞质内,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是: 〔 B 〕 (A)中心体和白色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内质肉和叶绿体; (D)高尔基体和染色体。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 (1μm~10μm)
较大 (10μm~100μ)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组
有成形的、真
细胞核 成核的物质集中在核区。无 正的细胞核。有核
核膜,无核仁。
膜,有核仁。
细胞壁
主要含肽聚糖
含纤维素、果胶
染色体
只是裸露的环状DNA分子
由蛋白质和
DNA分子组成
复习题
一、填充题
1、细胞膜的重要特性是, 水分子 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要 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 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 离子 、 小分子 和 大分子 则不能通过。
义。
4、性别比例: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 的比例。 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
2、出生率和死亡率。通常以a‰表示。 出生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内出
生的新个体数。 死亡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
亡的个体数。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大小 的重要因素。
3、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般分为 幼年、成年和老年三个阶段。
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
老年 成年 幼年
⑴增长型:特点是幼
年个体数目多,老年个体少, 出生的比死亡的多,种群的 密度数越来越大。
增长型年龄组成
3、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般分为 幼年、成年和老年三个阶段。
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
老年 成年 幼年
稳定型年龄组成
⑵稳定型:特点是各年
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在 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新个体数 接近衰老死亡的个体数。种 群中个体数目保持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