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五年级上册修改病句

小学五年级上册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6、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 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__ ;一会儿跑来了__ ; 一会儿 __ 。(排比句)
三、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一到两种。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 潭。(比喻、排比 )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 可爱的吗?( 反问 )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 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 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 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 排比、拟人 )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 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比喻、拟人) 5、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 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 比喻)
12.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和扩大。 改: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 13.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改: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的行为,பைடு நூலகம் 可耻的。 14.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改: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15.报晓的公鸡是起床的信号。 改:公鸡报晓是起床的信号。 16.我们要认真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改:我们要认真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17.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改:多读好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5、重复啰嗦 例:我不禁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不禁”与“忍不住”意思大致 相同,删去其 中一个即可。 6、指代不明 例:小刚和小军约好星期天去他家玩。 句中使用代词或量词如果 指代不明确,就会造 成句意含糊不清。修改的方法是使人或事物具体 化。例句中的“他”不知是指小刚还是小军,应 将“他”改为“小刚”或“小军”。 7、前后矛盾 例:我估计那人一定是坏蛋。 例句中“估计”与“一定”矛盾, 可将“一定”
7.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 去春游的好消息。
改:他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 的好消息。 8.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改:听了这段报告,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9.冬天,寒风呼啸着拂面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 改:冬天,寒风呼啸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 10.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改:即使你是天才,也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 育。 1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改:《草原》的作者是老舍。或者《草原》是老 舍写的。
10、不合情理 例:农民们冒着凛冽的寒风收割稻子。 在一个句子中,如果所要表达的意思有违反常 规或违背客观事实的现象,即为“不合情理”。 例句中“稻子”成熟是秋季,农民不可能“冒着 凛冽的寒风” 收割稻子。 三、改 针对病句的不同“病因”,对症下 药,运用修改符号进行删、补、换、 移。 四、查 把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性质的校 对阅读,看看是否通顺,有无新的语病发生,是 否把说话人原先想说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如果发 现有问题还得重改。
28.我昨天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 改:我昨天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 29.他喊他出去玩。 改:他喊小明出去玩。 30.妈妈买了水果、桃、苹果,还有巧克力。 改:妈妈买了水果,还有巧克力。或者妈妈买了 桃、苹果等水果,还有巧克力。妈妈买了梨、桃、 苹果,还有巧克力。 31.我们要改掉挑食、偏食的坏习气。 改:我们要改掉挑食、偏食的坏习惯。 32.下雨了,我们撑着五颜六色的红伞回家。 改:下雨了,我们撑着五颜六色的伞回家。或者, 下雨了,我们撑着红伞回家。
小学五年级病句修改
步骤:一读二找三改四查
一、读 仔细地阅读句子,读懂句意,揣摩 说话人本来想说的是什么意思,是修改病句的前 提。
二、找 认真分析,寻找“病因”。常见的 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成分残缺 例:看了这部电影,深受教育。 一个完整的句子,至少应包括主 语和谓语两 个部分(非主谓句除外),缺少其中任何一部分, 句子表达的意思就不完整。缺少了主语,是谁 “深受教育”没作交待,如果在“看”或“深” 前加上主语,句子就完整了。
4、夸张 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 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 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 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 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6、反问 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 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考题突破】
1、共产党像太阳。(什么修辞手法) (分析)“共产党”是本体,“太阳”是喻体, “像”是比喻词。这是典型的比喻句,把“共产 党”比作“太阳”。 (答案)比喻。 2、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吗?(什么修辞 手法)
2、搭配不当 例:学校开展了学雷锋的高潮。 例句中“开展”与“高潮”不能搭 配,应将 前者换成“掀起”或将后者改为“活动”。 3、用词不当 例:我们的李老师像狐狸一样聪明。 用“狐狸”形容李老师显然是 不恰当的,可改 为“诸葛亮”。 4、词序颠倒 例:展览馆里展出了两千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展出”的“文物” 是现在出土的,而不是“两 千年前”出土的。所以,这一句应把“两千年前” 与“新出土的”位置对调一下。
18.《小学生语文学习》和《中国少年报》是我最 喜欢读的报纸。
改:我最喜欢读的报纸是《小学生语文学习》和 《中国少年报》。 19.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和公共财物。 改: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或者少先队员要热爱 祖国,保护公共财物。 20.任何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 员。
改:任何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 或者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 21.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改:听了报告,我受到了教育。或者我听了报告, 受到了教育。
22.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地毯。 改: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金黄色的地毯。 23.我忍不住不禁笑了出来。 改:我忍不住笑了出来。或者我不禁笑了出来。 24.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锻炼。 改:我经常看到小明在早锻炼。 25.少先队员要发挥革命传统。 改:少先队员要发扬革命传统。 26.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改:因为老舍爱养花,所以养了许多花。 27.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改:夏天的小兴安岭是个美丽的地方。或者小兴 安岭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修辞
常用修辞方法: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
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 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 动、具体。 2、拟人 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 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
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 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 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四、照样子,写句子。 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 用比喻手法。 2、鸟儿在树枝上跳动。 用拟人手法 3、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用夸 张手法
4、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 腰。 5、鸬鹚像等待命令的士兵,整齐地排列在船舷 上。 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分析)这个句子中连用了三个结构相同、意思密切联系的词组, 并且有一个共同的提示语“互相”,所以是排比句。
(答案)排比
一、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 在括号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夸张) 2、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排比 ) 3、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 反问 ) 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夸张) 二、按要求写句子。 5、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分析)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马 跑得越快离楚国越远。 (答案)反问。
3、是谁准确、及时地按住了大海的脉搏,使它紧随祖国前进的步 伐一齐跳?是他们,战斗在海洋台站的海洋工作者。(什么修辞 手法)
(分析)这句是明知故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紧接着作了回 答,故是设问。另外,大海是没有脉搏的,这儿把大海当作人写, 故又运用了拟人。 (答案)设问、拟人。 4、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什么修辞手法) (分析)这个句子中故意把“五岭”说成是“细浪”、“五岭” 当作“泥丸”,把事物往小处说,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扩 大、缩小、超前) (答案)夸张 5、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 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修改病句的原则(一)对症下药,(二)尽 量保持句子的原意。 (三)要善于运用多种方 法进行修改。
请看练习
1.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 改: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或者解放军叔 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击毁了三艘军舰。 2.骄傲自满是学习上的阻碍。 改:骄傲自满是学习的阻碍。 3.这些是唐朝出土的文物。 改:这些是唐朝的文物。 4.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改:大家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改:公园新设了由英国援建的两个游乐项目。 6.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改: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
6、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对偶 ) 7、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对偶 ) 8、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 拟人)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夸张 ) 10、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对偶 比喻 )
11、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对偶 )
8、分类不当 例: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黄瓜、扁豆、 苹果等蔬菜。 把所 属或种类不同的事物混淆在一起,就造成 了分类不当的毛病。例句中的“西瓜”、“苹果” 是水果,“蔬菜”不能包括他们,应把“西瓜”、 “苹果”删去,或者在“蔬菜”前加上“瓜果”, 或将“蔬菜”删去。 9、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 我们的心中。 例句就错把两个分句之间的转折关系当成了递 进关系。正确的关联词语应该用“...虽然...但 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