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案例
五大道和小洋楼是天津的“城中之城”。天津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 置和政治影响,在近代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天津开埠以后,外 国侵略者纷纷在天津建立租界。早期天津洋楼,是学香港和印度的 结构和造型,用中国建筑材料建筑成砌体的。紫竹林教堂、望海楼 教堂、大清邮局等都是这种“洋楼”的代表。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 加剧,英国和各国商人纷纷在当时法国打通的 “中街”和英国的 “维多利亚路”两侧建筑洋行、商店、旅馆及其它公共建筑。因此, 五大道既是“万国建筑博览会”,又是“近代中国历史缩影”,被 统称为“天津小洋楼”。
( ) /view/eddb275789eb172dec63b787.html
天津五大道位于市中心的和平区,面积1.28平方公里,因贯穿东西 的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庆道而得名。
天津五大道历史上曾经是英国租界,至今完整保存有上世纪初设计 建造的欧洲不同建筑风格的小洋楼近2000幢,其中大多由当时在中 国有影响的中外名人居住,如美国前总统胡佛、美国五星上将马歇 尔等。据不完全统计,五大道上的近代历史名人故居多达200余幢, 这是天津一笔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作为海河两岸综合开发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2002年底天津市 政府对意风区进行了保护性开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共整修 了71栋历史风貌建筑,约14.8万平米。自由道是意风区开发的第一条 步行街,沿街两侧主要以餐饮娱乐业态为主。自由道在意租界时间称 为“但丁路”,意风区的街道呈棋盘状建造,楼房的图纸不准重复使 用,保证沿街建筑没有雷同。
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案例
01.杭州五柳巷 02.天津五大道 03.天津新意街
杭州五柳巷—民国时期里弄建筑
杭州市五柳巷南起斗富三桥,北至
道院巷。南宋时在此建五柳园,故
得名。旧时为达 (1907),建火车站于清泰门内,火 车贯城而入,此处日渐热闹。
天津新意街
作为海河两岸综合开发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2002年底天津市政 府对意风区进行了保护性开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共整修了 71栋历史风貌建筑,约14.8万平米。
目前保存完整的欧洲建筑近200余栋,是意大利本土以外最大的意 式风格建筑群。 天津意式风情街以体现浓郁的意大利风情为宗旨, 将风情区建设成为集旅游、商贸、休闲、娱乐和文博为一体的综合性 多功能区。 景区紧挨着海河,有大量意大利风情建筑。
总用地面积约为9.84公顷,重点保 护区总建筑面积约82857m2,街区 内共有住户1176户。街区历史可追
溯到南宋,清末民国年间留下了大
量东河生活遗迹。五柳巷历史文化 街区在实现外部历史风貌提升与内 部设施完善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保 持旧民居的风貌,经重新规划设计,
以巷弄体验式旅游、民居休闲文
天津五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