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在苏联的影响下起步的。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初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
当时所讲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指()。
[2015年真题]
A.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
B.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
C.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
D.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答案】D
【解析】毛泽东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即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他把重工业、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高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提出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并且明确指出了他所讲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2.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
A.《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B.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D.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答案】A
【解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两篇文章、一次会议”中,即《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中共八大。
《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已经建立,这标志着我国()。
A.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C.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D.已经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答案】D
【解析】在国内,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已经建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标志着我国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BC项,是社会主义改造开始的标志。
4.中共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B.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
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答案】C
【解析】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我们还必须为解放台湾、为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最后消灭剥削制度和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而斗争,但是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5.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中共八大
C.庐山会议
D.《论十大关系》
【答案】D
【解析】《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主要是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A项,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
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B项,《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的,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次提出并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矛盾学说。
毛泽东提出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C项,庐山会议即1959年7月的八届八中全会。
6.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C.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D.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答案】A
【解析】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从1961年起在两三年内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是党在经济工作指导方针上的重大转变。
以此为起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从“大跃进”轨道转入全面调整。
这次调整首先是从整顿人民公社、调整农村政策开始的。
7.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的十大关系围绕的基本方针是()。
A.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D.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
【答案】A
【解析】毛泽东在1956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报告概括提出了十大关系,这十大关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即:“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
8.中国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年发生严重困难,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
B.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撤走全部专家
C.“大跃进”和“反右倾”斗争的错误
D.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
【答案】C
【解析】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斗争的错误,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撤走全部专家,1959年到1961年中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①农业生产急剧下降,粮食极度缺乏;②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③通货膨胀,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极为困难。
D项,由于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但从1958起到1959年7月庐山会议前期,毛泽东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对已经觉察到的错误进行了初步纠正。
9.“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
A.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斗争
B.文化思想领域的一场革命
C.反对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运动
D.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答案】D
【解析】“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大批干部和群众遭受迫害,学术文化事业在许多方面遭到摧残,科技水平在一些领域同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党风和社会风气遭到严重破坏。
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10.从“一五”时期开始到1976年的20多年,最大的建设成就是()。
A.开展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
B.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C.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D.文化、医疗、科技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答案】C
【解析】从“一五”时期开始到1976年的20多年,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打基础的重要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最大的建设成就,是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在()。
A.1949年10月
B.1956年10月。